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千古名文費思量──讀《岳陽樓記》

    石延順

    新學網(wǎng) > 語文 > 人教課標本八年級下冊 > 岳陽樓記 > 千古名文費思量──讀《岳陽樓記》

    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堪稱為千古名文。每次誦讀,不但被那“先天下之憂而憂,后天下之樂而樂”的精神所感動,而且也深為作者那非凡的藝術天才所折服。贊賞之余,靜心想來,作者能寫出如此萬口傳誦、動人心魄的佳作來,委實要煞費苦心、慘淡經(jīng)營。因為寫作這篇文章,作者面前的一些困難,決不是輕易就可以處理恰當?shù)摹?/p>

    作者遇到的第一個大難題,是如何寫出前無古人的文章來。大家知道,岳陽樓始建于唐朝,到滕子京“重修岳陽樓”,其間又幾經(jīng)擴修,規(guī)模宏闊,氣勢壯觀,而且它又地處“銜遠山,吞長江”的洞庭湖濱,王象之《輿地紀勝·岳州》引《岳陽風土記》說:“岳陽樓,城西門樓也。下瞰洞庭,景物寬廣!弊蕴瞥詠恚统闪俗u滿天下的名勝古跡了。岳陽又為通往西南的必經(jīng)要沖。唐、宋時代,朝廷貶官,大多遠謫西南。這樣,久負盛名的岳陽,又有樓觀勝景,便成了歷代失意的官吏與詩人游會、登臨之所了。正如文中所說:“遷客騷人,多會于此。”這些文人才士,到此一游,觸景生情,能不援筆振辭、潑墨為文嗎?故爾,以岳陽樓為題材的優(yōu)秀詩文,當然是琳瑯滿目、美不勝收的。單是在唐代,自張說謫守岳州、建樓與賓朋酬唱以后,詩人李白、杜甫、孟浩然、韓愈、劉禹錫、白居易、李商隱等等大家名流,就都曾到此,留下過題詠的名篇。

    如今,范仲淹受友人拜托,為岳陽樓作記,前有佳作熠熠,要想不為敗筆,范仲淹還要有相當?shù)挠職饽!李白就遇到過類似的情況,當他登到黃鶴樓上,美景喚起了他的詩興,使他又要吟出詩來。然而,他抬頭望到了崔顥的《登黃鶴樓》,便慨然唱道:“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顥題詩在上頭。”只好斂手嘆之而去。象李白那樣的文學巨匠,對崔顥尚且退避三舍,而今范仲淹在“前人之述備矣”的景況下,來寫《岳陽樓記》,的確不是一件輕而易舉的事情。然而,他居然寫出來了,而且文章無論思想內容,還是藝術造詣,都能在千百篇寫岳陽樓的詩文中,首屈一指。他怎么有這樣的神來之筆呢?原來,他不蹈前人窠臼,不拾他人牙慧,而是別開生面,另辟新境。

    我們知道,范仲淹少時有大志,雖吃粥度日,仍苦讀不倦,慨然“以天下為己任”。舉進士后,曾帶兵邊塞,屢建大功,西夏稱他“胸中有數(shù)萬甲兵”,相戒不敢犯邊。在朝廷中,他積極主張改革朝改,為當時著名的政治家。宋仁宗慶歷五年(一○四五),因提倡改革被貶知鄧州。他的朋友滕子京,也是一個銳意革新的有才能的人物,被人誣告“前在涇州費公錢十六萬貫”(《宋史》卷三百三),于慶歷四年(一○四四)春天,降官知岳州。作為一個封建文人,遭到貶謫,不能不產生“去國懷鄉(xiāng),憂讒畏譏”的憤懣、頹喪情緒。宋人周輝在《清波雜志》中曾說:“放臣逐客,一旦棄置遠外,其憂悲憔悴之嘆,發(fā)于詩作,特為酸楚。滕子京守巴陵,修岳陽樓,或贊其落成,答以落甚成,只待憑欄大慟數(shù)場!”等樓修好后,他要痛哭幾場哪!范仲淹深知這位平素“尚氣,倜儻自任”(《宋史》卷三百三)的朋友的思想和性格,因此,擔心他鬧出事來,經(jīng)常想勸慰他,卻一直無有機會,F(xiàn)在,滕子京知岳州,兩年時間,政績卓著,“乃重修岳陽樓”,便馳書前往鄧州請范代笑,屬文以記勝。這樣一來,范仲淹受朋友委托為岳陽樓作記,就成了規(guī)箴知己的絕好機會,同時,自己也在遭貶中,亦有抒發(fā)自己的理想之必要。于是范仲淹便把這篇文章的主題定為抒發(fā)自己的胸襟懷抱,達到規(guī)勸朋友的目的。范仲淹從這么一個角度去給岳陽樓寫記,內容超脫,立意新穎。主題是文章的靈魂,離開它文章就黯然失神,有了它文章才神彩流動,何況范仲淹又找到了一個嶄新的主題。古人云:“立意貴新”。這就為這篇文章的成功,打下了一個良好的基礎。

    第一個重大難題解決了,然而接踵而來的是另一個難題,那就是如何熔冶題材的問題。上文談及,抒發(fā)懷抱、規(guī)箴知友,是作者要達到的最終目的。那么,這篇文章就得寫上對朋友的褒揚、鼓勵,對知己的批評、規(guī)勸。然而這篇文章畢竟是“記”,是為岳陽樓作記。既然是寫記,就得把修岳陽樓的時間、修岳陽樓的原因、岳陽樓的規(guī)模、岳陽樓上看到的景物等等寫上。如此看來,前后有了兩個中心,而且乍一看去,兩者好象風馬牛不相及。意多亂文,這是作家們的常識。如何把二者熔冶于一爐,這不能不說是個難事。

    然而作者真不愧為大手筆,竟然把兩方面的內容吻合得天衣無縫、水乳交融,使之卓然成章,渾然一體,成為一幅透剔、完美的千古藝術珍品。

    范仲淹采取的辦法是:把抒發(fā)懷抱、規(guī)箴知友和為岳陽樓作記,作為兩條線索,并且巧妙地把兩條線索,象兩股繩一樣地擰合在一起。請看:

    文章的第一大段,寫修建岳陽樓的經(jīng)過以及作記的緣由,這是明線,而褒揚滕子京的政績則是暗線。例如“政通人和,百廢具興”,這句話正面表達的意思是:“重修岳陽樓”的原因,但是這八個字畢竟也顯示了滕子京的政績。僅僅兩年的時間,就把個岳州治理得如此之好,這不能不令人贊美。

    第二大段,表面上看是寫景,寫岳陽樓上看到的陰天、晴天的景象,暗地里卻是在寫景的過程中,逐漸突出在兩種景物前遷客騷人產生的感情。目的也就是對滕子京的批評,批評他不應有因物喜、因己悲的陜隘、自私心理。這樣一來,第一段的明線,發(fā)展到這里逐漸轉暗,而暗線則在人不知不覺之中逐漸明顯。

    第三大段,直接用古仁人的憂樂觀規(guī)勸、鼓勵滕子京。到此,第一段的暗線,正式成了明線;第一段的明線,則降為了暗線。然而,這條暗線并未消失,聽“時六年九月十五日”。這是作記的時間,這不顯示出作記這條線索依然存在嗎?

    作者運用了移步換形的手法,使兩條線索,一會兒你成了明線,一會兒他又成了暗線,如此象繩子一樣,相互交替著向前發(fā)展。真是自然婉轉、悠然契合。作者就是抓住這樣變化著的兩條線索,去組織材料、去遣辭造句的。

    駢散結合,自成一格,這又是作者在語言藝術上的獨創(chuàng)。從內容方面看,本文有敘事、有議論、有寫景、有抒情。形式是為內容服務的。語言如何很好地為敘事、議論、寫景、抒情服務呢?這同樣是一大難題,因為這四者性質不同,若用同一個語言格式去寫,藝術魅力是不會很強的。作者匠心獨運,把駢文句式和散文句式結合在一起,使文體暢達,各盡其致。

    從上一個問題的分析里,我們可以看出,文章開頭一部分是敘事,結尾一部分是議論,需要用散文句式去把事情說清楚,把道理講明白。作者為了適應敘事、議論的需要,就在文章開頭和結尾兩部分用了散文的句式。假如用駢體文的句式,語言跳躍性較大,述說不穩(wěn)妥,恐怕要事倍功半。文章中間一部分,是寫景和抒情。如果再用散文句式去表達,那將使語言呆板,寫景不鮮明、抒情不濃烈。作者在中間這一部分里,不用散文句式,而是改用了對仗和韻律。例如:“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耀,山岳潛形”!吧舷聼o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象這樣對仗、對偶的句子,全篇就有五十二個四字結構。有些句子的末尾,還用了“明”“驚”“頃”、“里”“璧”“極”等來協(xié)韻。讀起來抑揚頓挫,鏗鏘有力,大大增強了文章的氣勢,有力地幫助了寫景抒情的表達。

    敘事、議論用散體,寫景抒情用駢體,內容和形式多么協(xié)調啊!

    “自成一家則,未闕只字警!边@是杜甫對張九齡詩作的評價。我們又何嘗不能用這句詩來贊美《岳陽樓記》呢?你看那篇中的字句,既精煉,又鮮明。誦讀之際,光澤、色彩、聲音、氣味、花草、蟲魚、動態(tài)、靜體,無一不呈現(xiàn)出來。關于這方面,評論家們多所剖析,不必贅述。

    綜上分析,我們不難想見,范仲淹在寫作《岳陽樓記》的過程中,不經(jīng)千思百慮、苦心經(jīng)營,焉能有千古佳作問世?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