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征
江山勝境所以引人入勝,有兩個因素:一是賞心悅目的自然風(fēng)光,一是韻味深長的文化內(nèi)涵。二者有其一已美不勝收,兼而有之,要讓人如癡如醉了。岳陽樓就是兼而有之的。
今年秋天,應(yīng)岳陽詩社之約,得以登斯樓以四望,圓了多年的夢。仰三楚長天,攬洞庭秋濤,吊汨羅騷魂,撫湘祠斑竹,已令人低回忘返;披覽有關(guān)岳陽樓的歷代詩文,更是至高的享受。管理處贈我一本介紹岳陽樓的書,書中收錄了自北宋迄今的文章(包括記、序、賦、散文等)三十多篇,以及南朝迄清末的詩詞六十多首,雖不能算全,已使我免于翻檢之勞而有縱覽千秋之便。
閱讀吟味這些詩文,仿佛重踏歷史的足跡,仿佛諦聽人間的風(fēng)雨,仿佛看見一代代大文學(xué)家或喜或憂或醉或醒,面對湖山吐露心聲。仿佛我置身其間,為他們烹茶磨墨捧硯展紙。這許多詩文中,歷古常新、至今廣泛傳誦的首推杜甫的五律《登岳陽樓》和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所謂“杜詩范記高千古,山色湖光共一樓”。
杜詩寫道:“昔聞洞庭水,今上岳陽樓。吳楚東南坼,乾坤日夜浮。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馬關(guān)山北,憑軒涕泗流!逼翖壯矍熬拔锏木⒖坍嫞瑥拇筇幹P,吐納天地,心系國家安危,悲壯蒼涼,催人淚下,評者以為“壯偉前人所無”。但,理解至此還不夠。
杜老棄官入蜀,飄泊西南的十個年頭里,寄食故人,窮愁潦倒,已無回朝為官的希望,成了“棄物”。但他仍以熾烈的熱情關(guān)心國家大事。他在夔州(奉節(jié))寫下的《秋興》《諸將》《詠懷古跡》《登高》等,是他七律創(chuàng)作的新的高峰,也是唐代律詩最輝煌的杰制。大歷三年(公元768年),他放舟下峽入洞庭泊岳陽城下,已經(jīng)五十七歲,距生命的終結(jié)僅有兩年。他患半身麻痹和老年氣管炎,視力也減退,靠飲藥維持生命。他心愛的小女在半路上夭折了,只好草草在岸邊埋葬。散了架的烏皮幾用繩子捆著,一身破舊的衣服寸寸皆是補(bǔ)丁。住不起旅館,只能以船當(dāng)作“浮家”。但此老沒有消極,反而愛國之情更加強(qiáng)烈,吟詠之聲更加雄強(qiáng)。這就是我們的大詩人杜甫!他還寫了一首《泊岳陽城下》:“江國逾千里,山城僅(讀去聲,不只)百層。岸風(fēng)翻夕浪,舟雪灑寒燈。留滯才難盡,艱危氣益增。圖南不可料,變化有鯤鵬!贝髿獍蹴,高唱入云,何曾有半點傷感和頹唐?天真的詩人,還夢想此度南征會有鯤鵬巨變,真是可愛得緊!
《登岳陽樓》是熱情的迸發(fā),范仲淹的《岳陽樓記》則是理性的思考!跋葢n后樂”不僅是封建士大夫立身的規(guī)范,而且超越時代,也是現(xiàn)代公仆理應(yīng)做到的?上,而今這樣的公仆固然不少,但是先樂后憂、樂而不憂,甚至因求自樂而貪墨、而枉法、而殘民、而禍國的不是并未絕跡嗎?這篇記一直像火炬一樣點亮億萬人心中的希望,至今不衰。
范仲淹不是潦倒的詩人,是有建樹的、杰出的政治改革家和軍事家。他身居高官而持家儉素,樂善好施。他不畏權(quán)貴,力主改革,關(guān)心民間疾苦,興修水利,減輕賦稅,得到老百姓的敬愛!跋葢n后樂”,他是言行一致的,這更增加了《岳陽樓記》在人們心中的分量。
范公不曾親登岳陽樓,文章是應(yīng)謫守巴陵的好友滕子京之請,在他謫居鄧州(今河南鄧州市)時寫的。而今鄧州就在范公的故居建立了紀(jì)念館。去年是《岳陽樓記》寫作九百五十周年,春天曾舉行盛大的紀(jì)念活動。秋,我過鄧州,特地去訪紀(jì)念館。那天大雨如注,杳無一人。我立在沒腳深的泥水中,擎著一柄破傘,在傳為范公作記之處的春風(fēng)堂前默默致敬。有詩道:“千秋一記寓高情,此老胸涵幾洞庭?九百五十年過去,清堂依舊滿春風(fēng)。”
而今岳陽樓二樓正中立著一塊詩碑,鐫刻著毛澤東同志手書的杜老登岳陽樓詩,黑色大理石襯托著龍騰蛇走的草書金字。樓側(cè)建有懷甫亭,匾額是朱德同志的手筆。一樓正中,滿壁是清張照書《岳陽樓記》石刻。書寫范記,還有宋米芾、明董其昌和祝枝山等大書家的手跡,有的已刻在詩廊。米芾的手跡寫在元豐年間,距慶歷僅三十多年,可見此記一出就名滿天下了。
岳陽樓的詩文是一部文學(xué)史。歷代作者,如李白、孟浩然、白居易、李商隱、歐陽修、黃庭堅,不乏震古爍今的大家,可是他們作品的影響遠(yuǎn)不如杜詩范記來得大。這個現(xiàn)象頗堪玩味。當(dāng)今各種流派的文學(xué)理論家、文學(xué)家,特別是詩人,何不留意一二。
(《人民日報》1997年12月11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