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禹錫(772~842)是 中唐杰出的詩人之一,他長于近體詩,而尤以七絕和七律寫得好。另外,他吸收民歌題材和風格,創(chuàng)造的著名《竹枝詞》在唐代文人詩中又別領(lǐng)風騷。
翁方綱曾把他的七絕和李益的七絕稱為“堪與盛唐方駕者”。他的詩或抒發(fā)對自己身世遭遇的不滿,或諷刺當朝權(quán)貴,或?qū)v史的慨嘆。如他的《戲贈看花諸君子》“紫陌紅塵拂面來,無人不道看花回。玄都觀里桃千樹,盡是劉郎去后栽”,借桃樹影射當朝新得勢的權(quán)貴。又如《金陵五題》更是著名的懷古詠史詩。其中“山圍故國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石頭城》)和舊時王謝堂前燕,飛人尋常百姓家”(《烏衣巷》)則是千古名句。他的詩多借物抒情,雖“感慨無窮”而“用筆極曲”,于感慨之中表現(xiàn)出一種豪爽之情。他的七律寫得也十分精彩,如《西塞山懷古》“王濬樓船下益州,金陵王氣黯然收。千尋鐵鎖沉江底,一片降幡出石頭。人生幾回傷往事,山形依舊枕寒流。從今四海為家日,故壘蕭蕭蘆荻秋”。他把特定的史跡和山川景物和諧地組合在一起,形成一種含蓄悲壯的藝術(shù)境界,壯闊的自然景色之中摻雜著傷感的意味,使人體味到一種悲愴豪邁的韻味,并寄寓了一種“興廢由人事,山川空地形”(《金陵懷古》)的思想。
劉禹錫的詩,不過分追求詞藻的華美,于平淡之中寄托無限的感思,于細膩之中,又顯開闊豁大的心胸,故被白居易稱為“詩豪”。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