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賞讀有關(guān)《出師表》的樂道之文

    新學網(wǎng) > 語文 > 人教課標本九年級上冊 > 出師表 > 賞讀有關(guān)《出師表》的樂道之文

    漢魏時期,天下三分。蜀相諸葛亮念念不忘的是恢復漢室,魏明帝太和元年(公元227年),諸葛亮率大軍進駐漢中,由此揭開了北伐的序幕。

    臨行前,諸葛亮給當時的皇帝劉禪寫了一封信,這就是《前出師表》。這篇表文致誠感人。從文中可以看出,諸葛亮在寫作此文時,心潮澎湃,所慮艱深。他先是闡明了北伐的原因和決心。他知道此去曠日彌久,路途艱危,成敗垂成,是以對劉禪進行諄諄的叮囑“親賢臣,遠小人,此先漢所以興隆也;親小人,遠賢臣,此后漢所以傾頹也!眲渌罆r,曾有遺言給劉禪:汝與丞相從事,事之如父。出師表中諸葛孔明,不僅有臣子的忠心耿耿、大將的智慮深遠,更充滿著父輩的嚴厲與慈愛。這篇《出師表》,更多地被后人看為“戒子書”,稱之“真情激蕩,苦心孤詣”。千百年來,許多文人志士對這篇表文或贊或嘆,樂道不絕。

    在此,筆者就有關(guān)《出師表》的詩文作簡要賞讀,以利于大家更好的從側(cè)面品味和體會這篇千古美文的價值及孔明的忠肝義膽。

    一、數(shù)字秒聯(lián)悼孔明

    諸葛亮死后,后人為了緬懷他的功績,曾在他居住過的地方建造了一座武侯祠堂,以示追念。自西晉以來,歷代的文人墨客絡(luò)繹不絕來此憑吊,留下了一副副膾炙人口的名楹佳聯(lián)。在這些楹聯(lián)中有一些對聯(lián)巧妙地將數(shù)字嵌入其中,別出心裁,獨具匠心。

    位于河南南陽市的臥龍崗相傳是諸葛亮當年躬耕之地,這里景色幽雅,建筑別致。武侯祠內(nèi)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收二川,擺八陣,七擒六出,五丈原設(shè)四十九盞明燈,一心只為酬三顧;取西蜀,定南蠻,東和北拒,中軍帳按金土木爻之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睆倪@副楹聯(lián)中不難看出,上聯(lián)嵌入了數(shù)字一至十,下聯(lián)嵌入了“五方”和“五行”,對諸葛孔明的一生作出了高度概括。

    四川成都市南郊的武侯祠,是西晉末年十六國李雄為紀念蜀漢丞相諸葛亮而建的。祠內(nèi)古柏蒼郁,殿宇雄偉,這里也有一副對聯(lián),是贊頌諸葛亮在蜀川的功德的:“一生惟謹慎,七擒南渡,六出北征,何期五丈崩摧,九伐志能尊教受;十倍荷褒榮,八陣名成,兩川福被,所合四方精銳,三分功定屬元勛!贝送,“兩表酬三顧,一對足千秋!边@副對聯(lián)僅用了短短的十個字,贊頌了諸葛亮才高睿智,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一生功績。所謂“兩表”是指諸葛亮入川后為蜀漢大業(yè)所作的前、后兩個《出師表》;還“一對”是指當年劉備三顧茅廬時所作的《隆中對》,在文中諸葛亮有“三分天下”的精辟分析。

    陜西省勉縣定軍山有“武鄉(xiāng)侯”諸葛亮的陵墓,當年諸葛亮出川伐魏病死五丈原后就埋葬于此,這里的武侯祠有這樣一副對聯(lián),可謂對諸葛亮一生蓋棺論定了。該聯(lián)曰:“義膽忠肝,六經(jīng)以來二表;托孤寄命,三代而后一人。”

    二、陵豪詩律作《蜀相

    公元二二一年,劉備在成都稱帝,國號蜀,任命諸葛亮為丞相,詩題《蜀相》,寫的就是諸葛亮。詩文如下:

    蜀相

    杜甫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映階碧草自春色,隔葉黃鸝空好音。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和軍事家。他曾經(jīng)為劉備制定了一系列統(tǒng)一天下的方針、策略,輔佐劉備振興漢室,建立了蜀漢政權(quán),形成了與曹魏、孫吳三足鼎立的局面。劉備去世后,諸葛亮又輔佐他的兒子劉禪,多次出師北伐中原,因身心交瘁,積勞成疾,最后死于軍中,實現(xiàn)了他“鞠躬盡瘁,死而后已”的鏗鏘誓言,贏得了后世人們的景仰和推崇。

    杜甫雖然懷有“致君堯舜”的政治理想,但他仕途坎坷,抱負無法施展。他寫《蜀相》這首詩時,安史之亂還沒有平息。目睹國勢艱危,生民涂炭,而自身又請纓無路,報國無門,因此對開創(chuàng)基業(yè)、挽救時局的諸葛亮,無限仰慕,備加敬重。

    唐肅宗乾元二年(公元七五九年)十二月,杜甫結(jié)束了為時四年的寓居秦州、同谷(今甘肅省成縣)的顛沛流離的生活,到了成都,在朋友的資助下,定居在浣花溪畔。第二年(唐肅宗上元元年,公元七六O年)的春天,他探訪了諸葛武侯祠,寫下了這首感人肺腑的千古絕唱。

    首聯(lián)及頷聯(lián)成功地寫出了丞相祠堂的特定情境,準確地攝取了森森的古柏、映階的春草和隔葉的黃鸝這些最能表現(xiàn)典型環(huán)境特征的景物,用來烘托一種寂靜、肅穆的氛圍,借以表達在這種氛圍中詩人所產(chǎn)生的憑吊古人的特定心境。此外,詩句還具有非凡的概括力,這突出地表現(xiàn)在第五、六句對諸葛亮的為人和一生功業(yè)的表述上。

    三顧頻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

    “三顧”,這里指諸葛亮在南陽隱居是,劉備三次登門拜訪的事。諸葛亮《出師表》上說:“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顧臣于草廬之中!薄邦l煩”,多次地煩勞。另一說見清代汪師韓的《詩學纂聞》,汪師韓認為“頻煩”是唐代俗語,意思與“鄭重”差不多!疤煜掠嫛保侵附y(tǒng)一天下的謀略。具體地說,這里指諸葛亮所制定的以荊州、益州為基地,整飭內(nèi)政,東聯(lián)孫權(quán),北搞曹操,而后統(tǒng)一天下的策略!皟沙,指蜀先主劉備和后主劉禪兩代!伴_濟”,“開”指幫助劉備開創(chuàng)基業(yè);“濟”是指輔佐劉禪匡濟艱危!皾,有完成的意思,也可以解釋為守成、成了事業(yè)!袄铣夹摹,指諸葛亮盡忠蜀國,不遺余力,死而后已的精神。

    這頸聯(lián)兩句寫得格外厚重,含義十分豐富,既生動地表達出諸葛武侯的雄才大略、報國苦衷和生平業(yè)績,也生動地表現(xiàn)出他忠貞不渝、堅毅不拔的精神品格。同時還鄭重地道出詩人所以景仰諸葛武侯的緣由。因為這一聯(lián)是全首詩的重點和核心,所以詩人從開篇起便暗運斧斤,不斷蓄勢,一路盤旋,到此才著力點明,并用了濃重的筆墨。這也正合乎律詩中間二聯(lián)“宜乎一濃一淡”的寫作法則。這一聯(lián)同時還是杜甫以議論入詩的范例。本來,以抒情為主是詩歌的顯著特征,一般并不夾有議論。但是杜甫在這方面卻打破了常規(guī),而常以議論入詩,這不僅使他的詩歌內(nèi)容有了特色,還體現(xiàn)了杜詩的一種技巧。清代沈德潛曾經(jīng)說過:“人謂詩主性情,不主議論。似也,而亦不盡然!h論須帶情韻以行!倍旁姷淖h論正由于有情韻,不僅沒有沖淡詩的氣氛和完整形象,反而使詩的抒情氣氛更為濃重,形象更為豐滿。仇兆鰲說這兩句詩寫得“沉摯悲壯”;浦起龍認為這個聯(lián)語“句法如兼金鑄成,其貼切開侯;亦如鎔金渾化。”都是很有見地的。

    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澿。

    “出師”句指的是諸葛亮為了伐魏,曾經(jīng)六出祁山的事。蜀漢后主建興十二年(公元二三四年),他統(tǒng)率大軍,后出斜谷,占據(jù)了五丈原(今陜西省?d縣西南),與司馬懿隔著渭水相持了一百多天。八月,病死在軍中。“英雄”,這里泛指,包括詩人自己在內(nèi)的追懷諸葛亮的有志之士。

    這尾聯(lián)兩句承接著五、六句,表現(xiàn)出詩人對諸葛亮獻身精神的崇高景仰和對他事業(yè)未竟的痛惜心情。這兩句詩是敘事兼抒情人的力量;再加上前面六句有力鋪墊,使讀者感到收束得既有精神,又有余味。

    在我國古典詩歌中,憑吊古跡的作品非常多,有的人到一處名勝古跡,照例做一首詩,里面有沒有感情呢?多少有一點,但談不上深厚。我們說杜甫是抒情的對手,在憑吊古跡的詩中,雖然說的是古代的事,但也抒發(fā)了他內(nèi)心的情感。《蜀相》就是很典型的例子。這首詩前半首寫景,后半首抒情。前后兩個部分以一個“自”字,一個“空”字為紐帶。詩人看到這樣一個值得紀念的偉人的祠廟竟變得如此破落,荒涼,從而引起種種感慨。些詩看似抒的吊古之情,實際上也是作者抒發(fā)自己內(nèi)心的感慨。

    三、《出師》一表通古

    陸游是南宋著名的愛國詩人,他十分贊賞諸葛亮“被定中原”的氣概。陸游報國有心,僵臥孤村,歲月空流,因成詩作:

    書憤

    陸游

    早歲那知世事艱,中原北望氣如山。樓船夜雪瓜洲渡,鐵馬秋風大散關(guān)。

    塞上長城空自許,鏡中衰鬢已先斑!冻鰩煛芬槐碚婷,千載誰堪伯仲間。

    首聯(lián)詩人從千回百折中得出的人生領(lǐng)悟,其中有自己半生的失望、坎坷,也包含著一切愛國志士的不幸遭遇。尾聯(lián)則跳出自我,回溯九百年前諸葛亮北伐中原的事情上去!罢l堪伯仲”,就是無人可比擬。這既是詩人對諸葛亮慷慨北伐的贊嘆,也是對南宋現(xiàn)實的批判。

    陸游曾在他的詩中多次提及《出師表》,如:

    七十二歲吟

    陸游

    七十人言自古稀,我今過二未全衰。讀書似走名場日,許國如騎戰(zhàn)馬時。

    秋晚雁來空自感,夜闌酒盡不勝悲。渭濱星霣逾千載,一表何人繼出師!

    “《出師》一表通古今,夜半挑燈更細看!保ā恫∑鹗銘选罚

    “凜然《出師表》,一字不可刪!保ā陡袪睢罚

    不僅如此,另有:白居易詩

    先生晦跡臥山林,三顧那逢圣主尋。

    魚到南陽方得水,龍飛天漢便為霖。

    托孤既盡殷勤禮,報國還傾忠義心。

    前后出師遺表在,令人一覽淚沾襟。

    詠懷古跡五首之五

    杜甫

    諸葛大名垂宇宙,宗臣遺像塑清高。

    三分割據(jù)紆籌策,萬古云霄一羽毛。

    伯仲之間見伊呂,指揮若定失蕭曹。

    運移漢祚終難復,志決身殲軍務(wù)勞。

    懷孔明

    文天祥

    斜谷事不濟,將星殞營中。

    至今《出師表》,讀之淚沾胸。

    漢賊明大義,赤心貫蒼穹。

    世以成敗論,操懿真英雄。

    可見,愛國志士古今一樣,報國之心同出一轍,表里表外,前人出師后人唱?v使時隔近兩千年,每讀出師表,字里行間,仍能感受出武侯之情,“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之情,千古之情。在回首“出師”,北伐實則不是輕易,而是充滿風險。對于諸葛亮而言,在后方安安穩(wěn)穩(wěn)做太平丞相,把握大權(quán),當然比風餐露宿,出生入死,決戰(zhàn)沙場更符合其利益。然而諸葛亮卻為自己選擇了最崎嶇的路。平生之愿?報先帝之恩遇?還是為了天下人......

    六出祁山歷時七年,星殞五丈原。誠如杜工部言: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相滿襟。公元234年八月,諸葛亮病死五丈原軍中,年54歲。

    歷史的車輪,繼續(xù)向前行進……

    “及其受六尺之孤,攝一國之政,事凡庸之君,專權(quán)而不失禮,行君事而國人不疑,如此即以為君臣百姓之心欣戴之矣。行法嚴而國人悅服,用民盡其力而下不怨。及其兵出入如賓,行不寇,芻蕘者不獵,如在國中。其用兵也,止如山,進退如風,兵出之日,天下震動,而人心不憂。亮死至今數(shù)十年,國人歌思,如周人之思召公也,孔子曰‘雍也可使南面’,諸葛亮有焉!边@也是仁人志士永遠歌頌《出師表》,永遠歌頌諸葛亮的原因。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