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見魯迅先生的人,人人覺得他端莊嚴肅,似乎不易親近。1927年10月,魯迅從廣州來上海定居,剛剛安頓好住處,即去北四川路底經營日文書籍的內山書店買書。店主內山完造這樣描寫他最初的印象:“一個……穿藍長衫的、身材小而走著一種非常有特長的腳步,鼻下蓄著濃黑的短胡須,有清澄得水晶似的眼睛的,有威嚴的,那怕個子小都有一種浩然之氣的人,映在我們的眼簾!比欢攦壬较壬鲃由锨敖哟,彼此交談之后,魯迅的和藹與平易,立刻消除了他的疑慮。他在《魯迅先生》一文中接著寫道:“先生真是一位豪爽坦白的人。他一天天地和我們親密起來,幾天之間,我們的心里已沒有了所謂客人的意識!庇捎隰斞刚f得一口漂亮的日本語,有時他在內山書店看書或坐著休息,常常被一些讀者錯認作店主而招呼著,這時魯迅先生像孩子似地大笑起來,用日語對內山完造說:“老板,他們把我當作掌柜的了。”
魯迅先生有著鮮明的愛憎,對于反動勢力丑惡現(xiàn)象,他橫眉冷對、疾惡如仇;對于朋友特別是青年,他則坦誠相見、愛才若渴。有一位青年,因為譯稿的事與魯迅相見,事后他認為自己話多,而魯迅話少,又冷,好像受了一種威壓似的。魯迅馬上回信安慰:“初次相會,說話不多,也是人之常情!币幻嬗职炎约旱膬杀镜挛牟貢噘,希望他再譯些。這之后,他們再次相見,就談得多些了。而且,這位青年被反動政府拘捕后釋放,生活上遇到極大困難時,他首先想到是馬上去尋找魯迅先生。魯迅不但親切地撫慰了他,還在經濟上及時予以幫助。
對于青年,魯迅先生真正做到了“俯首甘為孺子!。不少青年作家寄來函稿,要求魯迅為之修改文稿校小樣,或是選定作品編集,魯迅總是戴上老花鏡為之工作到深夜。還有許多相識與不識的青年,時時寫信來向他請教什么,魯迅無不給以詳詳細細地回復。據(jù)許廣平先生說:“他每星期的光陰,用在寫回信大約有兩天。”更有甚者,有一個小魯迅十多歲的學生,后來因為工作關系,曾與魯迅一同前往陜西、廈門、廣州,而在出門的時候,他的鋪蓋常常是魯迅替他理好的。多少年后,他在回憶文章中寫到這些事時,深情地說:“耶穌常為門徒洗腳,我總要記起這個故事。”
對于少年兒童,魯迅先生尤其喜歡。他幼年時最早讀的是一本叫《鑒略》的歷史讀本,四言韻語,老師只讀不講,年幼的他根本無法理解。后來他在《五猖會》的回憶中,對這種教育方法表示了很大的疑惑;他唯一心愛的一部古書《山海經》,還是他那不識字的保姆為他買來。為此,他在46歲那年,還特地寫了《阿長與山海經》一文,記敘了他對這位勞動婦女的深切懷念與祝愿。
為了后輩能有更好的生活,魯迅總是時刻關懷孩子的健康成長。比如對于兒童讀物,他一面對那些反動腐朽的、粗制濫造的讀物進行口誅筆伐,一面則介紹和引進外國的優(yōu)秀作品。他先后翻譯出版了《愛羅先珂童話集》、《桃色的云》、《小約翰》、《小彼得》、《表》等。在《表·譯者的話》里,魯迅談了進行這一工作的目的:“第一,是要將這樣的嶄新的童話,介紹一點進中國來,以供孩子們的父母、師長,以及教育家、童話作家來參考;第二,想不用什么難字,給10歲上下的孩子們也可以看。”
魯迅49歲那年,與許廣平有一個男孩,他當然很愛自己的孩子,有人譏笑他,他寫了一首詩作回答:“無情未必真豪杰,憐子如何不丈夫。知否興風狂嘯者,回眸時看小於菟(老虎的別稱)。”孩子是人類的未來,魯迅把他博大的愛心,給予了所有的幼者。1936年春天,56歲的魯迅積勞成疾,體重僅37公斤,10月19日不幸病逝上海寓所。當出殯那天,在送葬的行列中,就有許許多多孩子,他們悲痛地唱著挽歌,哀悼著關愛他們的老人。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中國人失掉自信力了嗎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