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麗水市遂昌縣第二中學(xué) 楊建新
醲肥辛甘非真味,真味只是淡;神奇卓異非至人,至人只是常。
──《菜根譚》
在我的藏書中有一本我最珍愛的書──《傅雷家書》,最近,我把它送給了我的兒子。
第一次讀它時,已是二十年前的事了,當時我還是個血氣方剛的大學(xué)生,見高一級的一位師兄看得那么投入,便忍不住借來一閱,誰知一讀而不忍放手,讀完時,已是淚流滿面。
書中字里行間所透出的作者對待國家、藝術(shù)、人生以及子女的態(tài)度深深地震撼著我的心靈,特別是那深沉的父愛,感人至深。
在我看來,這絕不是普通的家書,它是一部最好的藝術(shù)修養(yǎng)讀物,也是一部充滿著父愛的苦心孤詣,嘔心瀝血的教子篇。
只是當時此書難購,苦尋不著……
一晃十年光陰過去,1997年,為了生存,不得不回母校去“專升本”,閑來偶逛書店,欣喜地發(fā)現(xiàn)書架上赫然放著一本新版的《傅雷家書》,如獲至寶。已為人父的我,重讀此書,不由平添了幾分感慨,閑遐之余,時不時地翻看,每每總有所獲。
如此,又過了十年,校長要老師們做作業(yè),寫讀書感,并有字數(shù)規(guī)定,麻煩的是我是個愛讀書卻不愛動筆的人,但嚴重的是這個作業(yè)關(guān)系到那個 money,我想,還是再讀讀《傅雷家書》吧。
但當要寫讀后感時,我覺得很不容易。因為全書收錄的這些家書,可謂篇篇精彩,字字珠璣,寫感受或任何總結(jié)、概括都有可能損害這部經(jīng)典。所以,我很擔心我的這些文字會蒼白得無地自容。
《傅雷家書》的出版者三聯(lián)書店,從未做任何的宣傳與促銷?蛇@樣一部家書賣了20余年,卻仍暢銷不衰;一部家書發(fā)行量達100余萬,仍在不斷修訂重印,這實是一個奇跡。
可能許多人只知道傅雷先生是個著名的翻譯家,殊不知,傅雷先生更是一個偉大的父親。
傅雷(1908~1966),我國著名文學(xué)翻譯家、文藝評論家。一生譯著宏富,譯文以傳神為特色,更兼行文流暢、用字豐富、工于色彩變化。翻譯作品共三十四部,譯作約五百萬言,全部收錄于《傅雷譯文集》。他的遺著《世界美術(shù)名作二十講》、《傅雷家書》等也深受讀者喜愛,多次再版。傅雷先生為人坦蕩,稟性剛毅,“文革”之初即受迫害,于一九六六年九月三日凌晨,與夫人朱梅馥雙雙憤而棄世,悲壯的走完了一生。
人愛其子,自是一種自然規(guī)律。人的生命總是有局限的,而人的事業(yè)卻永遠無盡頭。通過親生的兒女,延續(xù)自己的生命,也延續(xù)與發(fā)展一個人為社會,為祖國,為人類所能盡的力量。因此,培育兒女也正是對社會,對祖國,對人類世界應(yīng)該的盡的一項神圣的義務(wù)與責任。
一本家書,他與鋼琴家傅聰不僅僅談的只是藝術(shù)、學(xué)習(xí),還談生活、戀愛,談做人,談修養(yǎng),甚至于兒子寫錯字,用錯詞,甚至一個簽名,父親也會“鄭重其事”地指出并耐心分析、糾正。也正是這種方式而不是其他方式(如論文,譯作),使得我們可以直截地清楚地感受到,著名文藝評論家、文學(xué)翻譯家傅雷先生做人、做學(xué)問的細致、嚴謹、認真的態(tài)度和作風。
我們看傅雷怎樣培育他的孩子,他在給兒子傅聰?shù)男爬镎f:“長篇累牘地給你寫信,不是空嘮叨,不是莫名其妙的,而是有好幾種作用的。第一,我的確把你當作一個討論藝術(shù),討論音樂的對手;第二,極想激出你一些年輕人的感想,讓我做父親的得些新鮮養(yǎng)料。同時也可以傳布給別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訓(xùn)練你的不但是文筆,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時時刻刻隨處給你做個警鐘,不論在做人方面還是其他各方面!必灤┲考視那檎x,是要兒子知道國家的榮辱,藝術(shù)的尊嚴,能夠用嚴肅的態(tài)度對待一切。做一個“德藝具備,人格卓越的藝術(shù)家”。
我對書中這樣一段話感慨良深:“說到不完整……你提到的 perfection(完美),其實 perfection(完美)根本不存在的,整個人生,世界,宇宙,都談不上 perfection!覀円惠呑拥淖非,有史以來多少世代人的追求,無非是 perfection,但永遠是是追求不到的,因為人的理想、幻想,永無止境,……。”
傅聰在異國漂流的生活中,從父親的這些書信中汲取了多么豐富的精神養(yǎng)料。時時給他指導(dǎo),鼓勵與鞭策。使他有勇氣與力量,去戰(zhàn)勝各式各樣的魔障。踏上自己正當?shù)某砷L道路。傅聰這種熱愛祖國,信賴祖國的精神,與傅雷在數(shù)萬里之外對他殷切的教育,是不能分開的。
再看看這些書信的背景,傅雷是在怎樣的政治處境中寫出來的。有多少人在那場“黑暗的災(zāi)禍”中受到傷害,傅雷卻在其中顯出了他不變的本色,甚至不惜用生命的代價,來做注解。
一個杰出的父親,一個優(yōu)秀的兒子,一本不平凡的家書。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