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遠程教育網(wǎng)
蟈蟈與蛐蛐
《蟈蟈與蛐蛐》是一首優(yōu)美的抒情詩,也是一首大自然的歡歌。它描寫了盛夏“蟈蟈的樂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兒”,贊美了大自然的美妙無比,歌頌了大自然的勃勃生機,表達了作者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1、這首詩可以分為兩節(jié):
第1~8行詩為第一節(jié)。用“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領(lǐng)以下7行詩,主要寫了“蟈蟈的樂音”。還寫了“陰涼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可喜的草叢”等富有盛夏特色的景物,寫出了一個充滿生機、充滿喜悅的世界,并以此烘托了“蟈蟈的樂音”的美妙動聽。
第9~14行詩為第2節(jié)。用“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領(lǐng)起以下5行詩,主要寫了冬日的“蛐蛐的歌兒”!凹拍亩煲雇怼薄爱攪浪梢黄瑢庫o”等語句寫出了冬天嚴酷冷清的景象,“逐漸升高的暖氣”“昏昏欲睡中”等語句表現(xiàn)了家中的溫馨氣氛,并以此襯托了“蛐蛐的歌兒”的悅耳動聽。結(jié)尾兩行詩通過聯(lián)想將“蛐蛐的歌兒”與“蟈蟈的樂音”巧妙地聯(lián)系起來,生動地表現(xiàn)了“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的主題。
2、這首詩有如下美點:
一是美在構(gòu)思精巧:這首詩雖然十分短小,但構(gòu)思卻頗為講究。先用“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點明主旨,引出了關(guān)于“蟈蟈的樂音”的描寫;再用“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點明主旨,引出了關(guān)于“蛐蛐的歌兒”的描寫;最后通過聯(lián)想將上面的兩幅畫面疊印在一起,生動地表現(xiàn)了大自然的美好如詩,歌聲不斷。整首詩層次井然,渾然一體,別具匠心。
二是美在以少勝多:這首詩僅僅勾勒了夏、冬兩幅小景,而沒有描繪春秋兩季的景象;僅僅描寫了蟈蟈、蛐蛐這兩種昆蟲的鳴唱,而沒有去寫大地上其它百鳥千蟲的歌唱。但讀者完全可以想像到大自然一年四季“歌聲”不斷的景象。全詩贊美大自然的美好和生機,著墨不多卻內(nèi)涵豐富,有字惟其少、意惟其多的效果。
三是美在情趣盎然:這首小詩很富有田園詩的情趣。著墨不多,冬夏兩幅小景宛然在目。夏日的草地、籬笆和濃陰,冬夜令人昏昏欲睡的溫暖的爐邊,把大自然引入靜謐安詳?shù)木辰。這時傳來的蟈蟈和蟋蟀的聲音,更襯托出環(huán)境的幽靜,能喚起人一種親切的回憶!氨闶孢m地棲息在可喜的草叢中間”“從爐邊就彈起蛐蛐的歌兒”等擬人化的詩句也平添了詩的情趣。
夜
《夜》這首詩盡情描寫了夜的靜謐、美麗,傳達出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和他柔適、寧靜的心境。
1、全詩分為四節(jié):
第一節(jié)用白天的喧響反襯了夜的靜謐;第二節(jié)用“溪水輕輕的歌唱”寫夜的寧靜,用明月的銀輝寫夜的美好;第三節(jié)描寫了月光下大自然的美麗;第四節(jié)總寫了夜晚的寂靜和月色的美麗。
2、這首詩有如下美點:
一是意境美:詩中描寫了銀星萬點的大河、輕輕歌唱的小溪、浸水的原野、幽暗的松林、皎潔的明月、閃著銀色光芒的青草,這些景物有動有靜、有明有暗,有視覺的、有聽覺的,意境是那么靜謐,那么美好,像迷人的夢境,如優(yōu)美的圖畫,似輕柔的樂曲,讓人沉浸其中而產(chǎn)生無限的遐想。
二是構(gòu)思美:這首詩篇幅很短,構(gòu)思卻頗具匠心。一是運用對比!坝陌档乃闪质バ憽薄耙国L的歌聲沉寂了”“長腳秧雞不再歡嚷”等詩句將白天的喧鬧與夜晚的靜謐作對比、能給讀者不盡的聯(lián)想。二是巧用襯托!爸宦牭孟p輕地歌唱”一句以動寫靜,更見其靜。三是妙用反復(fù)。最后一節(jié)詩與第一、二節(jié)詩構(gòu)成反復(fù),營造了一種無比寧靜、優(yōu)美的意境,使全詩具有一種回環(huán)復(fù)沓的旋律之美。
三是語言美:詩中的語言雖不能說是字字珠璣,但的確很美,很有表現(xiàn)力!扒那摹薄拜p輕”兩個音韻和諧的疊詞都透視出夜的寧靜;“歌唱”一詞表達了溪水的歡悅;“披上銀裝”中的“披”折射了月亮的多情;“沉浸”在夢中的“沉浸”寫出了大自然的靜謐;“銀星萬點”寫出了波光粼粼的情狀,這些詞語有形象,有情感,有韻味,讀來滿口生香,令人回味。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