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大家談得很好,其實在這兒還用到一種修辭手法,對排出示
“一朵花敗了,又開出一朵,
一嘟;S了,又長出一嘟嚕!
生:用了對偶。
師:讀讀看。
生:自由朗讀句子。
師:比較范讀,做手勢,這就叫聲音的回環(huán)美(舉音樂為例)。我們從句話中體會到什么?
生:夾竹桃始終如一,每天開放;它的花期之長,沒有哪一種季節(jié)性的花朵可以與之相比,所以說夾竹桃的“這一點韌性”顯得非?少F。
師:你們在課文種找找,看看還有沒有什么句子值得你賞析的。
生:讀課文,勾畫出自己喜歡的句字。并作交流。
……
師:今天這節(jié)課,我們通過品讀四字短語、句子,又一次深刻地感受了祖國語言文字的優(yōu)美。由于時間關(guān)系,我們只討論了部分內(nèi)容,回去請同學們進一步思考領(lǐng)會我們已賞析的內(nèi)容,同時將未講出的也找出來,寫寫你的想法。
【案例分析】
本教案設(shè)計的課是一堂賞析課,顧名思義,賞析課就是欣賞分析課文的語言文字,這點針對當前非語文化、泛化語文的傾向而來的。正如《課標》提出的:“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感悟、積累和運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訓練,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chǔ)”。又如周一貫所說,語文學科的本質(zhì)特征就是“學語學文”。亦如張慶說:“在語文教學中,只有觸摸語言,才能加強對文本的理解與感悟……從而使人文性突顯出來。”還像楊再隋先生說:“語文學科是基礎(chǔ)工具性學科。”
要真正上出語文學科的本色,語文課不能脫離語言文字,就不能不強調(diào)語言文字,那么怎樣緊扣語言文字,怎樣強調(diào)語言文字,那就要像周一貫先生所說,在閱讀教學中,不僅要搞清課文說了什么,更要搞清課文是怎么說的,課文為什么這樣說。這就是“觸摸語言文字”。
賞析課上我?guī)ьI(lǐng)學生在搞清課文說了什么的基礎(chǔ)上,搞清課文為什么這樣說,而不那樣說,這樣說有什么好處。從中感悟漢語言文字在準確表情達意的基礎(chǔ)上,如何有創(chuàng)造了詞語句式的結(jié)構(gòu)美(整齊、對仗等),聲韻美(抑揚頓挫,音韻回環(huán),節(jié)奏感強等)。
就本課而言,我抓住了課文四字短語特多的特點,讓學生找出來,為了理解課文表達準確、精練、而又結(jié)構(gòu)整齊,讀起來瑯瑯上口的特點,我讓學生直接去讀它,悟它,還讓學生學會將它譯成散文句式,對比著讀,從而讓他們通過自己的語感來體會到這種語言形式的妙處。同時,從文本的字里行間去揣摩作者對夾竹桃的韌性的贊美這一顯得非?少F的未盡之言、未了之情。
同樣,我又在課文中選取了幾個特別優(yōu)美的句子來讓學生賞析,使他們從中悟到整齊對仗的句式與一般散文句式在效果上的不同,使他們悟到語言文字的形式結(jié)構(gòu)美和聲韻回環(huán)美。
在這個過程中,由于學生經(jīng)歷了真實的學習過程,他們通過觸摸語言,加深了對季羨林先生所要表達的夾竹桃的形象美與精神美的理解與感悟,受到了情感的熏陶,獲得了思想的啟迪,享受到了審美的樂趣——亦即使人文性突顯出來。而學生通過觸摸語言,這種人文的東西,也都具體化了,它的教育方式也不再是灌輸注入,而是一種自然的熏陶感染了。
可見語言文字的賞析課并不是單純的工具性教育,而是把工具性和人文性自然地結(jié)合起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