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諸暨市江藻鎮(zhèn)小學 傅益女
【教材分析】
這是一只多么好學的小燕子!它在媽媽的耐心的啟發(fā)下,它觀察得一次比一次認真。最后終于明白了冬瓜和茄子的區(qū)別在于:冬瓜大,顏色是綠的,皮上有細毛,它是躺在地上的;茄子小,顏色是紫的,柄上有小刺,它是掛在枝上的。
課文語言簡練,內(nèi)容淺顯易懂,采用了童話故事的形式,把“只有認真仔細的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點”的道理滲透在課文的字里行間。全文又采用學生喜愛的對話形式展開情節(jié),充滿童趣,有利于學生對語言的感悟。便于教師在豐富的對話練習和分角色朗讀的訓練中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感受能力。
【學習目標】
1、認識13個生字。會寫“回、片、皮”3個字。認識新筆畫“乛”,認識新的偏旁“”。
2、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懂得只有認真仔細地觀察,才能了解事物的特征。
【教學重點】
識字、認字和朗讀課文。
【教學難點】
要讓學生通過讀課文,明白自己為什么喜歡燕子。
【教學準備】
1、多媒體課件,歌曲《小燕子》。
2、動物頭飾。
3、準備兩種水果或蔬菜。
【教學時間】
2課時。
第一課時
一、復習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1、看圖片,說出蔬菜名稱
生邊看邊大聲說自己認識的蔬菜名,并說說它們的樣子。
2、這么多的蔬菜長在哪里呢?誰還記得《菜園里》這首兒歌?讓我們一起來背誦。
3、是啊,秋天的菜園是多么美呀!你聽,誰也來參觀這美麗的菜園?(配上樂曲《小燕子》)師:菜園的外邊有一座房子,可愛的燕子和媽媽就住在這屋檐下,聽,故事就這樣開始了──
二、初讀課文,感知大意
教師范讀課文,學生邊聽邊欣賞畫面。
1、師:故事好聽嗎?我們來給它加個題目。
生:《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師:哦,對了,老師今天早上已經(jīng)叫大家去預習課文了。那你自己也想加個題目嗎?
生:《燕子媽媽和小燕子》等。(出示課題)讀課題。
2、學習生字“次”。
⑴這里有個生字寶寶(指“次”字)讀時要注意什么?(這是個整體認讀音節(jié),讀平舌音。)
⑵誰能帶著小朋友們讀一讀。
⑶全班齊讀課題。
三、嘗試識字
1、朗讀課文,識字:
(出示本課生字)可愛的小燕子把生字寶寶藏在課文中了,請小朋友們讀課文,把生字寶寶用小圓圈圈出來,再多讀幾次。
2、出現(xiàn)全部生字(帶拼音),把你認識的字讀出來,不認識的再看著拼音讀,男女生分行讀。注意重點。
導:“次、再、仔”的聲母是平舌音,“什”的聲母是翹舌音,“燕”是整體認讀音節(jié),“什”的韻母是前鼻音,“樣、興”的韻母是后鼻音,“么”和“得”都讀輕聲。要指導學生把這些生字的字音讀準。如果有的學生讀錯字音,要啟發(fā)他自己糾正讀音。
哪些字你以前就認識了?剩下的字,你有什么好辦法記住它?(啟發(fā)學生多動腦,用自己認為容易記憶的方法來認記生字。如,“仔、樣”可以用偏旁加上熟字來記憶。)“再”與“在”是同音字,要指導學生從字形和字義兩方面來區(qū)別。
3、(出示不帶拼音的生字卡片)誰愿來當一回小老師,教大家讀這些生字?
4、拓展詞句
⑴創(chuàng)設情境,游戲識字。
秋天到了菜園里的蔬菜成熟了,讓我們一起去幫農(nóng)民伯伯收蔬菜去。把下列帶有生字的詞語寫在蔬菜形的卡片上,讓學生上臺來采摘,摘一個,讀一個,讀對了給予熱烈的掌聲。學生齊讀卡片。(生字注音)
再接再厲 瓜熟蒂落 再次數(shù) 這么 細小
興致勃發(fā) 可能 現(xiàn)在 細心 興奮 現(xiàn)象
四、指導寫字
1、要求學生仔細觀察田字格里的范字后再寫,并養(yǎng)成邊寫邊對照的習慣,這樣可以一次比一次有進步,逐步提高寫字能力。
2、指導學生寫字時,提醒學生注意:
“回”要先寫里面的小口,后關門;
“片”的豎撇要由重到輕,末端輕快撇出;
“乛”是新學的筆畫,書寫時左低右高,鉤短小有力,指向“皮”字的中心。
3、學生書寫,教師作巡視。
五、拓展閱讀(全文注音)
第二課時
一、復習導入,創(chuàng)設情境
老師今天早上剛接到燕子媽媽打來的電話,說自從昨天小朋友到它家做客后,小燕子一直吵著嚷著希望我們再去做客。你們想去嗎?老師也很想去,那我們就一起乘車出發(fā)吧──
師:不好,小燕子家的門鈴壞了。不過沒關系,燕子媽媽已經(jīng)告訴我辦法了:就是找到門口的一棵聰明樹,摘下樹上的果子,門就會自己開了。(復習生字)
二、范讀課文,初步感知
師:啊,門真的開了,秋天的菜園多美呀!冬瓜躺在地上,茄子掛在枝上?蓯鄣男⊙嘧釉谀膬耗?(聆聽小燕子的叫聲)我們順著聲音去找找看,原來燕子媽媽和小燕子在屋檐下呢。噓──它們好像在說什么?
師演一演不同版本的燕子媽媽。
1、屋檐下,燕子媽媽對小燕子說:“你到菜園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小燕子說:“媽媽媽媽,你一起去嗎?”燕子媽媽說:“你自己去吧,你會發(fā)現(xiàn)很多東西!”“不嗎,不嗎,我就要跟你一起去!”燕子媽媽沒辦法,就帶著小燕子飛向菜園。
2、屋檐下……
說一說你喜歡哪個媽媽呢?為什么?
三、品讀感悟,積累內(nèi)化
1、大家打開課本,找一找燕子媽媽說的話。用自己喜歡的線條劃一劃。
出示:
燕子媽媽對小燕子說:“你到菜園去,看看冬瓜和茄子有什么不一樣?”
燕子媽媽說:“你說得對。你能不能再去看看,還有什么不一樣?”
燕子媽媽點點頭,說:“很好?墒,你能不能再去仔細看看,它們還有什么不一樣?”
燕子媽媽笑了,說:“你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⑴自己輕輕地讀一讀。誰能讀好這幾句話?請一二名同學讀一讀,讀好重音。
⑵從燕子媽媽的話中,你覺得這是個怎樣的媽媽?(耐心、親切、會鼓勵人等)
⑶從哪些地方看出燕子媽媽很耐心?(看看、再去看看、再去仔細看看)
⑷從哪里看出燕子媽媽很會鼓勵小燕子?(說得對、很好、你一次比一次有進步)
⑸全班分組比較讀燕子媽媽的話。
2、引:小燕子在媽媽一次又一次耐心的鼓勵下,趕快飛去菜園看了,F(xiàn)在我們的小朋友就是小燕子,我們跟著音樂飛吧!到菜園看看,你發(fā)現(xiàn)什么了?
課中律動:配《小燕子》音樂,做飛翔動作,飛去菜園。(出示課件)
(意圖:關注學生的角色體驗,時刻注意披情入境,使學生對角色的情感有更深的體驗。)
⑴說話訓練:小燕子發(fā)現(xiàn)了:
冬瓜大,茄子小。
冬瓜是綠的,茄子是紫的。
冬瓜的皮上有細毛,茄子的柄上有小刺。
(從圖入手,幫助閱讀。培養(yǎng)良好的口語習慣,說完整的話。)
⑵小燕子去了菜園三次,每次的發(fā)現(xiàn)都不一樣,如果你是小燕子,你的心情會是怎樣的?(快樂的、高興的、興奮的……)你能快樂地、高興地、興奮地、自豪地讀出小燕子的話嗎?愿意讀的請站起來讀。
⑶老師聽到小燕子們急切的呼喚,我也禁不住想當燕子媽媽了。那誰來當小燕子?我想我們得先找個舞臺。(課件出示舞臺)師生共同進行角色表演。
(意圖:打破傳統(tǒng)的串講方式,先精讀燕子媽媽的話,多用比讀,凸現(xiàn)難點,再品讀小燕子的話,采用分句品讀后三句連讀的形式,充分體會感情的變化。最后通過分角色師生直接感情對讀,加以整合,升華情感。)
四、文本對話,體驗升華
1、你們喜歡小燕子嗎?為什么?(因為小燕子一次比一次有進步)你想對小燕子說什么?
小燕子我想對你說──
如果你是小燕子,你想說──
2、小燕子真聰明,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老師真希望我們小朋友也能一次比一次有進步,讓我們一起飛向菜園,再去仔細觀察一下,冬瓜和茄子還有哪里不一樣?
(這是對課文內(nèi)容的擴展。在表演完課文內(nèi)容后,為了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讓學生仿照課文對話的形式,想象燕子媽媽再次讓小燕子去觀察,還會發(fā)現(xiàn)冬瓜與茄子有什么不一樣?如通過觀察觸摸,還會發(fā)現(xiàn)“冬瓜硬、茄子軟,”“冬瓜重,茄子輕,”“冬瓜長在藤上,茄子長在枝上,”“冬瓜的花兒黃,茄子的花兒紫!薄岸侠锩嬗邪鬃,茄子沒有籽。”通過訓練,加深對課文的理解,促進認識和體驗的升華。)
五、延伸拓展,實踐運用
回家選擇兩種熟知的水果,觀察一下它們相同和不相同的地方,說給爸爸媽媽聽。
(開發(fā)適宜的課程資源,培養(yǎng)學生仔細觀察的習慣,將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融匯發(fā)展,學做生活的有心人。)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