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市萬州區(qū)國本小學 譚貴芳
【教材簡說】
本課有三幅圖。第一幅,小兔站在南瓜地邊望著大南瓜想:怎么運走呢?第三幅,南瓜已經(jīng)運到了家,兔媽媽奇怪地問小兔是怎么運回來的,小兔平靜地告訴了媽媽。小兔究竟怎樣運南瓜,這幅圖空缺,留給學生想象。
說出小兔運南瓜的辦法,知道什么辦法好,好在哪里,是本課的教學重點。
【學習目標】
1、動腦筋想出小兔把南瓜運回家的辦法,培養(yǎng)學生豐富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新意識。
2、積極參與討論,能把自己想到的辦法說清楚,并能對別人說的辦法進行評論。
【教學流程】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引入
1、講故事:
從前,在一座大森林里,住著小兔子一家。春天的時候,兔媽媽帶著小兔在一塊空地上種下了南瓜。到了秋天,果實成熟了,兔媽媽想熬些南瓜粥喝,就讓小兔去地里摘南瓜。(貼圖:小兔)小兔蹦蹦跳跳地去了,來到南瓜地里一看,哇,高興地跳了起來。(貼圖:大南瓜)
2、提問:
你們瞧,這是一只怎樣的大南瓜,小兔的心里會想些什么呢?
(出示課文插圖一,引導學生用“又___又___”形容南瓜。)
3、分組交流,小兔看著這大南瓜,著急得會說些什么,做些什么動作。大家一起說說,演演,推選講得最生動的人做小組代表。
4、精彩演繹:
各小組代表扮演小兔,把焦急的心情用語言和動作表達出來。教師捕捉他們的閃光點,給予畫龍點睛試的評價,尤其把一些好詞佳句摘錄下來,全班教學。
二、了解結果,增強學生探究過沉痛感的愿望
1、(出示第三幅圖)小兔把這么大的南瓜運回了家,兔媽媽的眼睛都瞪大,她會怎么說?小白兔又會怎么回答呢?同桌分角色練說。
2、同桌表演。
在這里,學生可能說得不是那么具體,教師應根據(jù)學生說的適時進行指導。側重指導學生觀察小兔的動作、神態(tài)以及兔媽媽的神態(tài),為學生進一步想象兩個人物的語言作鋪墊。最后同桌對話表演,進行互相補充。
3、表演結束后,引導學生評一評小兔和兔媽媽之間口語交際的過程?梢栽u語言表達,也可以評神態(tài)、動作,說說他倆的表演哪些方面值得你學習。
三、想象過程,并說具體
1、四人小組討論:
大南瓜終于被運回家了,小兔到底是用什么辦法運的呢?我們開動腦筋,大膽想象,看誰想出的辦法最合理。要求小組內(nèi)每人講一種方法,并且要表達清楚。能說清楚的小朋友都能獲得“聰明兔”的稱號。
2、全班交流。教師板書:
方法一般有如下幾種:
⑴把南瓜當輪子滾動。
⑵請小動物幫忙抬。
⑶用繩子栓住拖。
⑷用蹺蹺板把南瓜拋回家。
⑸找車子運。
⑹請大象用鼻子運。
⑺把南瓜當作船,劃回家。
⑻拿刀子切開,再運回家。
3、學生根據(jù)板書的方法質疑,并由提出該方法的同學負責解疑。
4、學生評點:
哪些運南瓜的辦法比較好?為什么?請同桌同學先交流自己的看法。評點的好的同學可以得到“大南瓜”,說明你把南瓜運回家了。
四、課后拓展:編故事
選擇一種自己認為好的方法,聯(lián)系和,編一個完整的故事。
1、選擇一種自己喜歡的方法,把它畫在課本的留白處。
2、找一個好朋友,把你編的故事講給他聽,也聽聽他講的故事。
3、推薦兩三名講得好的學生,把故事講給全班聽。
五、課后作業(yè)
把自己編好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