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杭州市長壽橋小學 傅學蘭
【教學目標】
1、復習鞏固生字、新詞,進一步加深印象。
2、通過教學,讓學生了解秋天豐收的景象和人們豐收后的喜悅。體會對勤勞的人們的贊美之情。
3、激發(fā)學生喜愛秋天,喜愛大自然的情感。
【教學過程】
一、鞏固生字新詞,導入新課
上節(jié)課,我們共同學習了《秋天的圖畫》,初讀了課文,還認讀了生字,新詞,你還認識它們嗎?
1、認讀詞語:
圖畫、山野、梨樹、燈籠、波浪、臉頰、高粱、燃燒、勤勞。
2、指導朗讀第一句:
小朋友們讀得很準確,你們瞧,落葉為我們帶來了好消息。
“秋天來啦,秋天來啦,山野就是美麗的圖畫!饼R讀,指名讀。
二、精讀第二句
是啊,秋天來了,山野就是美麗的圖畫,那究竟是怎樣的一幅圖畫呢?
請小朋友翻開書本P4,自己讀讀第2~4句,然后,把自己最喜歡的一句讀給同桌聽。
(生自己讀)
你最喜歡哪句?
(第二句,讀。)我們就先來學習第二句。
(課件出示第二句。)
1、課件出示,梨樹:
⑴你們瞧,梨樹上長滿了許多金黃色的梨,遠遠看去,好象許多小燈籠掛在枝頭。
板書:
梨──燈籠
⑵誰能把梨樹這半句美美地來讀一讀?
(指名讀)
你們聽,他哪個詞語讀得特別好?
(金黃)
我好象真地看見小燈籠了,誰再來讀讀看?
2、課件出示,蘋果:
⑴蘋果這句誰來讀?
(請一生讀)
板書:
蘋果──臉頰
臉頰在哪里?摸摸自己的臉頰。蘋果又沒有臉頰,為什么說“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
⑵是啊,讓我們帶著微笑,一起來讀一讀。齊讀。
3、課件出示,稻海:
⑴你們看,這是什么?稻海?為什么說稻子是稻海呢?
(說明稻子很多很多。)
⑵是啊,稻子像大海一樣,無邊無際,很多很多。誰能讀出來的多?
(一生讀。)
板書:
稻海──波浪
⑶稻海為什么說是翻起波浪?
(風吹過。)
展現(xiàn)在你眼前的這一片稻田是怎么樣的?
(展開想象。)
⑷是啊,一陣秋風吹過,一望無際的稻田被風吹彎了腰,翻起了金色的波浪。誰能用朗讀來告訴大家?
4、課件出示,高粱:
⑴為什么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
(高粱是紅色的,像火把。)
⑵是啊,高粱是多么熱情,多么激動。∥覀円黄饋碜x一讀。
(齊讀)
5、朗讀、背誦第二句:
小組競賽,讀第二句。
6、你也能像書本上這樣來說一說嗎?討論一下:
梨樹掛起()的燈籠。
蘋果露出()的臉頰。
稻海翻起()的波浪。
路邊開著()的菊花。
森林()。
請小朋友翻開課堂作業(yè)本,寫一寫。
三、講讀3、4句
⑴到底是誰使秋天這樣美麗?請小朋友看看第3、4句:
(勤勞的人們。)
⑵誰告訴你的?
(大雁)
⑶大雁是怎么告訴你的?
(排成一個大大的人字。)
⑷師問,生答,讀第4句。
四、朗讀,背誦
1、配樂朗讀。
2、配樂背誦。
五、拓展作業(yè)用“秋天來了”為開頭,寫一兩句話
【教學反思】
《秋天的圖畫》是一組以“秋天”為主題的新選編課文,圖文并茂,語句短小凝練,寥寥數(shù)筆就為讀者呈現(xiàn)出了豐收的景象和人們的喜悅心情。文章不僅表現(xiàn)秋天豐收之美,更贊美創(chuàng)造這一美景的勞動人民。在本文的教學中,我以理解感悟為突破口,讓學生通過看圖理解──想象、體會──有感情朗讀這樣一種方法,讓學生學會用朗讀展示自己的感情。
《語文課程標準》把“喜歡閱讀”作為低年級閱讀教學的目標,教學中我采用多種手段鼓勵學生自主地讀書,讓學生在讀中積累,讀中感悟,感悟秋天的美好與帶給人們的喜悅。聽了音樂,欣賞了優(yōu)美的圖片,更讓學生從心底里感受到,秋天不僅僅是金色的,她更是五顏六色,五彩繽紛的。我班學生在一種歡快激昂的氣氛中結束了上課,并把這種情緒延伸到了課外,自己選讀了一些有關秋天的文章,更有小朋友自發(fā)寫了有關秋天的日記。在這堂課上,我有以下體會:
1、重點培養(yǎng)朗讀,以讀促感悟,以讀促理解:
低段兒童由于抽象邏輯思維尚未發(fā)展,因此,在學習語文課文時,就更要注意朗讀的培養(yǎng)。通過朗讀來幫助孩子理解句子的含義,理解課文的中心,同時培養(yǎng)他們發(fā)現(xiàn)美,感受美。在《秋天的圖畫》一文中,我重點抓住了“梨樹掛起了金黃的燈籠,蘋果露出紅紅的臉頰,稻海翻起金色的波浪,高粱舉起燃燒的火把。”這一句話,重點讓學生感悟每一句話中所傳達出來的美感,讓他們能想象陽光照射下,水靈靈而又金光閃閃的梨,可愛的紅得像小朋友臉頰的蘋果,一陣秋風吹來,稻田里掀起了陣陣稻浪,高粱激動地舉起了熊熊燃燒的火把,一切都是那么光亮,美不勝收。然后,再請學生有感情地朗讀句子,在朗讀中進一步體會秋天是豐收的季節(jié),秋天是那么的美麗。
2、既要讓學生體會到不同詞語帶給文章不同的審美感受,培養(yǎng)學生的語感,也要注意不要分析得過多過細,物極而反,反而破壞了學生以建立起來的對文章的整體感受:
在課上,我為了讓學生能更好地體會文中一些用得較好較形象的詞語,分析得很細,并讓學生說說這個詞語用在這里為什么好。對于二年級學生來說可能有一定的難度。低段兒童可能會說出這個詞語用得美用得好,但卻不一定能說出好的原因。因此,在分析課文時應把大量的時間留出來讓學生進行分層朗讀,從朗讀中自己體會感悟,在適當?shù)臅r候教師進行一下點撥,幫助學生的認知更上一層樓。但具體如果操作,如果引導學生進行分層而有效的朗讀,如果使他們的認知有切實的提高卻是一個值得我認真思考和研究的問題。
3、要注意低段學生的寫字姿勢以及寫字的規(guī)范性:
平時我把寫字單獨教授,但這樣總顯得有點枯燥和機械,應該把寫字教學有機地糅合到閱讀教學中,讓學生在文中學習認字寫字。在備課環(huán)節(jié)上,如何深入分析課文,又如何淺出教學,在上課過程中,如何能使教學的各個環(huán)節(jié)能自然無痕地交匯在一起,這些都是需要我思考的,也希望各位老師能賜教。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