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義烏市私立群星學校小學部 劉慧麗
【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感受索溪峪天然野性的自然風光。
【教學重點】
通過體悟關鍵句段,讓學生感受索溪峪的“野”,從而激發(fā)學生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課時安排】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師:同學們,上課前我們先到一處有名的旅游勝地去觀光欣賞一番。
(出示張家界索溪峪的迷人風光。)
師:看了這么優(yōu)美的景色,你有何感想?
生1:太美了。
生2:張家界索溪峪的山都很有個性。
師:今天我們就跟著作者到張家界索溪峪旅游去。
(板書課題:4、索溪峪的“野”)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師:索溪峪美不美呢,這還要我們到課文中去發(fā)現。請同學們打開課本,自讀課文,注意讀課文的方法,邊讀邊畫。
師:這篇課文老師讀了好幾遍,但我還是讀不厭,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種感覺?
生1:有,主要是作者的描寫太逼真了。
師:“逼真”,讓你身臨其境。
生2:作者的用詞、造句都給人一種美的感受。
師:是啊,只讀了一遍課文你們就有這么深的感受,可見,你們的閱讀能力在逐步提高。
師:在你們對課文的掌握上思考:課文從哪幾方面寫出索溪峪的野?
學生匯報,師板書:山野、水野,動物野、人“野”。
師:在文中找到答案,畫一畫、讀一讀。想想這些句子有什么特點?(總起句)再看一看,開頭和結尾,你發(fā)現了什么?(總—分—總結構)
初讀課文,理清文章的脈絡,領悟作者的布局謀篇的寫法特點,初步體會索溪峪的野。
三、交流體會、合作探究
1、師:同學們,你們真了不起,作者的思路被你們摸透了,文章的結構被你們理清了。那么通過預習。你們也一定對索溪峪的“野”有自己的體會,現在就請你把你的讀書體會和不懂的問題與你的同桌交流探討。
(交流收獲,探究作者是怎樣寫出索溪峪的野的?)
2、以第二自然段為主要段落,思考:課文是怎樣寫出索溪峪山的那種野性的美的,表達了作者怎樣的心情?
學生匯報學習收獲,老師相機點撥、指導朗讀,主要從作者的寫作語言、遣詞造句、寫作結構等方面來賞析野性的美。
小組合作學習,主要是讓學生能進入到課文中去領悟表達方法,感受作者的心情以及對大自然的熱愛。
四、圖文結合,感受心情
1、師:人們遠離了城市的喧鬧,人工的粉飾,返璞歸真。此時的山水已是一個充滿靈氣的孩童,充滿朝氣的青年,那樣率真,自然用自己純真蕩滌著游人的情懷。請同學們看幾張真實的圖片,(出示自己在旅游中過小溪的圖片和猴子不同姿態(tài)的圖片。)找相關的段落讀一讀。
2、師:人們,在這山水中返璞歸真了。課文中怎樣寫游人的“返璞歸真”?在寫景中作者也借此表達了自己暢游其中的愉快心情。
3、師:在這樣的山水間行走,游人們返璞歸真,就連我們這些讀者也快返璞歸真了,讀讀吧,讀出滿溪的喜悅來。
圖文結合,學生會更真切的感受“野”。
五、拓展總結
作者用文字不僅贊美了索溪峪,更表達了自己的心情,透過字里行間,我們也深有感受,這是我們學習這篇課文的收獲,但最大的收獲是學會了怎樣抓重點段來體會作者的表達方法,相信同學們會把這種方法靈活運用的。
【板書設計】
山水
索溪峪的“野”
動物
游人
【教后反思】
這篇課文雖然是一篇略讀課文,但索溪峪那奇麗的風光,那天然野性的美,以及作者那暢游時的滿心喜悅,都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對這樣優(yōu)美的文章,剛開始真有點不知從何入手。在認真?zhèn)湔n下,我強化朗讀,重在感悟,采取圖文結合,合作式學習。播放張家界索溪峪的錄像、猴子的圖片和自己的照片等,引導學生看一看,聽一聽,初步感受索溪峪的“野”,再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感受。這樣有選擇地運用媒體,在學生品詞品句、揣摩表達方法的學習過程中,為突破理解上的難點,奠定了基調。學生在觀看的過程中興趣盎然,議論紛紛,課堂氣氛活躍。
在合作學習中,讓學生緊緊圍繞“野”這一主線展開,讓學生在自主學習中,選擇自己感興趣的問題開展討論學習,再讓學生在質疑和釋疑中深入地理解課文,并有感情朗讀。讓學生在欣賞品味、揣摩作者遣詞造句的精妙的同時,又能在反復誦讀中體會作者的情感。
在本節(jié)課的教學中,也留下了很多遺憾,這也是我對寫景文章一直都把握不好的問題,如:學習游人的野這一部分時,我只通過圖片給學生展示了我的形象,學生說的最多的也是游人的返璞歸真,其實應該讓學生設身處地的說說,假如自己來到這樣的靈山秀水中,該怎么做,怎么想。而我只讓學生體會了游人的情感,不免有些遺憾。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