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龍江省阿城市繼電初中 李晶
【課型】
自讀課。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⑴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感知課文內容,了解作者所訪之“友”。
⑵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
2、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目標:
培養(yǎng)學生熱愛自然,熱愛生活。
3、能力目標:
培養(yǎng)學生有感情朗讀課文的能力。
【教學重點】
1、理清思路,感知內容。
2、反復誦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難點】
1、理清思路,感知內容。
2、反復誦讀,體會作者的感情。
【教學方法】
讓學生在學習的過程中展開豐富的想象,感受作者的心境,體會作者所表達的感情。在分析課文時要抓住重點詞語,理清思路,理解本文新奇的構思,感知內容。
【媒體選用】
多媒體課件。
【課時】
一課時。
【板書設計】
山中訪友
李漢榮
一、朋友
二、作者得到的啟示:
三、作者表達出的感情:
【教學流程設計】
環(huán)節(jié)教師活動學生活動導入設置情境,導入新課。根據(jù)情境,進入本課學習。過程一檢查預習,學習生字詞:1、需要掌握字音字形的字。
2、需掌握字意的詞。1、同學討論交流字音。
2、解釋字意。過程二整體感知課文:
1、朗讀課文,思考:作者在山中拜訪了哪些“朋友”?
2、這些朋友,分別有哪些特點?作者分別從山中的朋友身上感悟到什么?
3、作者從這些朋友身上得到了怎樣的啟示?表現(xiàn)了作者什么樣的感情?
1、朗讀課文,作好筆記,和同學討論后得出作者要訪的自然景物。
2、認真思考和同學討論,歸納。
3、得到出這樣的啟示:做人要有持久而不變的堅韌的靈魂;要扎根于人民大眾當中;要愛護大自然,保護人類的朋友;要淳樸善良用愛心待人,不搬弄是非;愉快的投身于工作和生活。表達了作者與山中朋友之間親切的感情和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過程三深入研讀課文:
作者為什么把進山看景說成“山中訪友”?豐富新奇的想象,充滿童心童趣,構思新奇。感到親切,容易被打動。小結作業(yè)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