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東省從化市第七中學 陳君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
理解寓言的含義,感受優(yōu)美的語言,學習精美的表達。
2、能力目標:
解讀寓意,掌握閱讀寓讀的方法,培養(yǎng)語言表達能力。
3、情感目標:
引導學生正確地把握人生態(tài)度,對待人生際遇。
【教學重點】
了解寓言的寓意,理解運用文中的精美語言。
【教學難點】
寓言的啟示。
【教學方式】
創(chuàng)設情境,合作探究,交流實踐。
【教學過程】
一、導入
學習課前演講寓言故事。
明確什么是寓言?
寓言是文學作品的一種體裁!霸ⅰ笔羌耐械囊馑,把深刻的道理寄托在簡單的故事了,帶有勸寓或諷刺意味,讓人們從中領悟。寓言篇幅大多簡短,文字有趣。主人公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生物或非生物;主題都是借此喻彼,借遠喻近,借古喻今。它常用比喻,擬人夸張手法,含義深刻,引人思索。
二、整體感知
1、自由朗讀寓言。
2、口頭復述寓言故事。
3、問題設計:
⑴白兔賞月的心態(tài)前后有什么不同?為什么會有這種變化?
(設計目的:了解身份的改變對于心態(tài)的影響,要求學生緊扣課文內(nèi)容。)
⑵這寓言給了我們一個什么啟示?
(設計目的:理解擁有巨大的利益會勾起無窮的得失之患。)
三、合作探究
白兔最終要求諸神之王撤消決定說明了什么?
(結合現(xiàn)實生活中人民在獲得利益之后的想法和做法。)
(設計目的:讓學生理解白兔慧心未泯。)
四、辯證思維
是否擁有財產(chǎn)和幸福生活就一定會患得患失?而一無所有才心安理得嗎?
(設計目的:培養(yǎng)學生辯證思維。)
五、反思體驗
小組合作討論并交流:
你在學習和日常生活怎樣對待成功與失敗,榮譽和挫折?我們應怎樣把握自己的人生態(tài)度?
六、實踐鞏固
1、仿寫:(感悟語言的優(yōu)美,摘抄,劃出優(yōu)美語句。)
例句:
⑴每天夜晚,她都來到林中草地,或是無憂無慮地喜戲,或是心曠神怡地賞月。
⑵烏云蔽月,她便緊張不安,惟恐寶藏丟失:滿月缺損,她便心痛如割,仿佛遭了搶劫。
2、續(xù)寫:
有一天帶面具的美和丑在海邊邂逅,她們互相說:“咱們到海里去游泳吧!庇谑撬齻兠撓铝嗣婢,在海里游泳。
過了一會兒,丑會到了岸上,帶上了本來屬于美的面具,徑直走她的路。
接著美也上岸了,找不到自己的面具,只好戴上了丑的面具,徑直走她的路。
所以,直到今天,。
七、總結
學習寓言,我們要理解寓言的寓意,感悟人生道理。感悟寓言精美的語言。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