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南京市溧水縣東廬中學 徐暉
【教學目標】
1、學會復述故事,了解記敘文的有關(guān)知識,并培養(yǎng)口語表達能力。
2、學會多種閱讀方式,感知文章內(nèi)容與主旨,并從中獲取有益的人生啟示。
3、展開多角度閱讀,培養(yǎng)探究性閱讀和創(chuàng)造性的能力。
【學習重點】
目標1、2。
【學習難點】
目標3。
【學習安排】
兩課時。
【學習指導】
本文是篇敘議結(jié)合的文章,宜從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局等方面去把握文章的故事,并結(jié)合議論的內(nèi)容把握文章的主旨。另外,“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文章提倡多角度閱讀,同學們可以從父親、“我”、“杰利”等角度去想一想他們的做法能給我們什么啟示。
【學習過程】
一、預習·導學
1、讀一讀,寫一寫,掌握下列詞語:
⑴查字典,給下列加粗的字注上音,并把整個詞語讀幾遍。
迂()回啜()泣納罕()
瘦骨嶙峋()()頭暈目眩()
⑵用楷書把下列的詞語工整,規(guī)范的寫一遍,力求美觀。
訓誡聳立迂回凝視納罕
瘦骨嶙峋心驚肉跳頭暈目眩小心翼翼
⑶結(jié)合文下注釋或查字典,弄清上述詞語的意思,并至少選擇其中五個來造句或?qū)懚卧挕?/p>
2、認真閱讀課文,嘗試著用自己的話把“我”童年時一次脫險的經(jīng)歷敘述出來。要求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正確無誤。同時想一想,作者想通過這次經(jīng)歷告訴我們什么呢?
二、學習·研討
1、導入。
2、默讀課文,用自己的語言復述故事情節(jié):
⑴默讀要求:提高速度、把握要點、五分鐘左右完成。
⑵復述要抓住故事的時間、地點、人物、起因、經(jīng)過、結(jié)果,要求表述連貫。
⑶用一句話概括本文敘述的內(nèi)容。
3、朗讀訓練,進一步感知文章內(nèi)容。朗讀要求:用普通話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注意發(fā)音、停頓、重音、語調(diào)、速度。
4、探究文章主旨:
⑴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說說標題“走一走,再走一走”是什么意思?
⑵當“我”畏懼、不敢下崖的時候,父親鼓勵“我”說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為什么不要想著距離有多遠?
⑶作者在這次難忘的經(jīng)歷后,有什么深刻的感悟?這當中有什么生活哲理?
5、多角度閱讀:
提示:一篇文章,除了探究主旨外,還可以多角度閱讀,這樣讀就不至于往一個方向去想,能讀的有創(chuàng)意,能提高閱讀的質(zhì)量。多角度閱讀,首先要確立角度。如何確立角度呢?可以著眼于某一人物,也可以著眼于某一情節(jié),提出問題,思考問題。請從父親、“我”、“杰利”、“四個孩子”,某一情節(jié),某一句話等方面各擺出一個問題,思考并合作解答。
示例:
⑴石架約七米高,扛梯子把孩子抱下來要保險的多、簡單的多,父親為什么不這樣做?
⑵在父親的指導、鼓勵下,“我”終于成功的脫離了“險境”,這給你什么啟發(fā)呢?
⑶請結(jié)合文章內(nèi)容評價一下“杰利”和其他“四個孩子”。
⑷為什么五個孩子都能爬上崖頂,而“我”只能爬到三分之一高度的巖石架,而且上不去、下不來,嚇的要死呢?
⑸末段說“看到前途茫茫而灰心喪氣”,又說“直到我要到達的地方”,既然要到的地方“很明確”,為什么又說“前途茫!蹦?
⑹賞讀課文:
選擇文中最喜歡、最欣賞的一段或幾處文字,多讀幾遍,想一想,悟一悟。
三、鞏固·練習
1、檢查“讀一讀,寫一寫”的內(nèi)容。
2、在下列的情境中,你將如何做呢?請大膽的說出來。
⑴假如“我”的父親沒有來,你作為“我”的同學,將怎么辦?
⑵假如你是“我”孤身一人在懸崖上,將怎么辦?
3、讀一讀自讀課本《翻過那座山》的第二課《詩兩首》,想一想作者的人生感悟?qū)δ阌惺裁磫l(fā)?還可以選擇詩中的一些經(jīng)典句記一記。
4、生活中難免遇到困難。你在生活中、學習中遇到過什么困難?是怎樣處理的?有什么經(jīng)驗教訓?請寫一個片段或一篇短文,要敘議結(jié)合。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