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淮南市二十六中 王寶虎
【教學目標】
1、知識與技能:
⑴了解朗讀詩歌的基本要求,做到讀音準確,停頓恰當,能初步讀出語氣。
⑵初步了解詩歌的常識,理解詩歌蘊含的哲理。
⑶理解詩歌的形象所具有的象征意義。
2、過程與方法:
⑴學生通過多種誦讀方式,培養(yǎng)朗讀詩歌的能力,品味語言。
⑵通過討論、點撥的方式來理解詩歌蘊含的哲理。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樹立理想,并培養(yǎng)為實現(xiàn)理想而不懈奮斗的精神。
【教學重點難點】
1、重點:
理解海及無數(shù)座山的象征意義,進一步拓展延伸。
2、難點:
在朗讀訓練中品味揣摩語言。
【課時安排】
1課時。
【授課時間】
2007年11月23日下午第二節(jié)。
【授課地點】
淮南實驗中學七年級一班。
【教與學互動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二、朗讀感知 整體把握
1、走近王家新:
王家新,出生于1957年,湖北人,詩人。著有詩集《紀念》《游動懸崖》,詩論集《人與世界的相遇》《夜鶯在它自己的時代》,文學隨筆集《對隱秘的熱情》等。
2、指導學生積累字詞:
⑴字音:
癡想隱秘鐵青凝成
誘惑喧騰扎下一瞬間
⑵詞義:
隱秘:隱藏,不對外表露。
誘惑:吸引、招引。
喧騰:喧鬧沸騰。
一瞬間:一眨眼的時間,形容非常短暫。
學生活動:點名朗讀全詩,學生反復誦讀,齊讀。
朗讀指導:欣賞詩歌一定要放聲朗讀,而朗讀不僅要正確流利,關鍵還要有感情,只有投入了自己的感情去讀,才能和詩人的思想感情形成共鳴,才能得到美的享受和有益的人生啟示。當然,感情是否真正投入,關鍵還是要看對詩的內(nèi)容的理解是否深刻。
3、整體感知:
教師范讀詩句。引發(fā)學生思考:
⑴詩中所說的“!笔鞘裁茨,詩人怎么說的?“海”指的是什么?
⑵詩中的“山”含義是否相同?請指出“山”的含義。
三、師生互動解讀探究
1、在反復誦讀和討論中理解課文內(nèi)容:
⑴“小時侯,我常伏在窗口癡想
──山那邊是什么呢?
媽媽給我說過;海
哦,山那邊是海嗎?”
這節(jié)詩中的“我”是一個怎樣的人?
⑵為什么“我曾一次又一次地失望過”卻“又一次次鼓起信心”?
⑶這首詩表達了怎樣的一種思想感情?
2、詩句賞析:
⑴“山那邊的山啊,鐵青著臉/給我的幻想打了一個零分!”
⑵“一顆從小飄來的種子/卻在我的心中扎下了深根”
⑶“因為我聽到海依然在遠方為我喧騰/──那雪白的海潮啊,夜夜奔來/一次次漫濕了我枯干的心靈……”
四、總結反思拓展延伸
1、總結反思:
《在山的那邊》是一首充滿了人生哲理的好詩,寓意深長。詩中“我”對大海的向往和有關海的信念表現(xiàn)得非常強烈,詩人告訴我們,為了實現(xiàn)理想,要不畏懼一切困難。在你的生活中,一定也有無數(shù)座山,或已被你征服,或等著你征服。
2、拓展延伸:
目標在遠方
第一次看見鐵路是在家鄉(xiāng)的一個小山頭上,那年我13歲,上初二。我早就聽說大山的那一邊有鐵路和火車,我卻一直沒有見到,從我生下來一直到13歲那年,我就沒有出過大山。
13歲的那年暑假,我心情突然變得不好起來,主要是開始思考人生和未來,思考的結果是產(chǎn)生了很多死結,對人生和前途充滿了過多的困惑。為了緩解我的憋悶心情,我就準備去看看那對山里人來說還很陌生的鐵路,母親也鼓勵我去看看。我?guī)е黄克腿龔堬,一個人穿過了許多高高低低的大山,從夜里三點一直走到早上六點半,才到了有鐵路的山頭。透過黎明的曙光,看見鐵路在兩個山頭之間延伸著,像一節(jié)一節(jié)的臺階,通向遙遠的地方,又像一根一根的琴鍵,彈奏著生命的樂章。那時太陽還沒有升起來,躲在另一個山下面,映出一片紅光,染紅了那一半天空。天地處于一片肅靜和寧靜之間,那具有象征意味的鐵路就躺在天底下,默默地丈量著大地的胸懷。鐵路并沒有我想像中的那么美麗,那么富有詩意,路基行鋪滿了零亂的石子,黑黝黝的鋼軌用平常的木頭連接著,鐵路兩旁充滿著形形色色的垃圾,但我還是一下就喜歡上它了,喜歡它那種遙遙無邊的神秘韻味。
站著欣賞了一會兒,我坐了下來,疲倦和孤獨一下涌上心頭,我就著青草躺了下來,感受那黎明的安寧帶來我的沉寂享受,那樣的舒適讓我迷糊起來,不知不覺地就睡著了。正當我在夢中憧憬美好未來的時候,一聲長長的汽笛聲驚醒了我的美夢,我睜開眼來,眼前一片明亮,太陽已經(jīng)升得老高了。一列火車呼嘯著從遠遠的一個山洞里鉆出來,“嘀噠嘀噠”的聲音一下洪亮起來,我感到山在輕輕地顫動,那火車從我的腳下疾馳著過去了,我還是能夠模模糊糊地看見火車里面坐著各種各樣的人,他們從很遠的地方來,到很遠的地方去,他們肯定到過許多地方,見過不少事情。不多一會兒,火車就從我的視野里消失了,遠遠地通過鐵軌傳來列車行進的聲音,那聲音越來越小了,最后大山又是一片寂靜。
火車遠去了,大山平靜了,我的心卻不能平靜下來,腳下的路如鐵路一樣是枯燥的、平淡的,但我們生活的目標不是腳下的路,而是完成這段路之后達到的遠方,遠方有許多異樣的風景和美麗的故事,等待我們?nèi)バ蕾p。那天從鐵路那邊回來之后,我就開始用功學習起來,我知道雖然在大山里,但我生活的目標應該在遠方。
1、作者看到的鐵路僅僅是我們平常所看見的鐵路嗎?想一想,它有什么含義?
2、“火車遠去了,大山平靜了”,為什么“我的心卻不能平靜下來”?
3、作者說“我生活的目標應該在遠方”,想想看,應該是怎樣的目標?
【板書設計】
1、在山的那邊王家新
在山的那邊--------------------大海
(小時候)(群山)(長大后)
癡想──沮喪誘惑──堅信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