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荊州市監(jiān)利縣實驗中學 何相成
【活動目標】
1、了解孔子孟子的生平,思想主張及其在世界思想文化史上的地位。
2、學會查找資料,培養(yǎng)收集、篩選、整合信息的能力。
3、通過豐富多彩的綜合性口語活動,鍛煉學生的口頭表達能力。
4、能夠結合社會背景評價人物,客觀的認識儒家思想在我國歷史時期的巨大影響。
【課前準備】
1、學生閱讀課本上關于這次活動的說明,明確活動的主題和內容。
2、收集有關《論語》、《孟子》的重要篇目,力求比較全面了解人物。
3、分類整理好孔子與孟子的有關材料。
【活動過程】
1、走近名人:
說說孔子與孟子的人物生平。
2、點擊名言:
背誦孔子與孟子的名言。
3、名人軼事:
講述人物的故事、軼聞、趣事;
如“孟母三遷”;王顧左右而言他;出爾反乎;孔子孟子周游列國,孔子弟子介紹。
4、欣賞名篇:
⑴選取熟知的孔子孟子文章進行欣賞
⑵辯論時,提醒學生結合史實、辨證地評價人物,教師相機點示。
5、比讀名人:
⑴《論語》、《孟子》比讀。
《論語》、《孟子》都是以記言為主的語錄體散文,后者較前者又有明顯的發(fā)展!墩撜Z》的文字簡約、含蓄,《孟子》卻有許多長篇大論,氣勢磅礴,議論尖銳、機智而雄辯。如果說《論語》給人的感覺是仁者的諄諄告誡,那么《孟子》給人的感覺就是侃侃而談,對后世的散文寫作產(chǎn)生了深刻的影響。
⑵孔子、孟子比較:
可以從生活時代、政治主張、文章特點風格等方面比較。
例如:孔孟思想比究。
結合收集的資料,就下面選題進行專題發(fā)言:
孔子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孔子談孝道、孔子對富貴的態(tài)度、孔子怎樣評價自己、孟子心目中的理想君主、孟子談治理百姓、孟子對當時統(tǒng)治者的態(tài)度、……
孟子的性善論、“仁”──孔子思想的核心、“禮”──孔子思想的保守方面、“知”──孔子思想的精華、……
【活動評價】
1、自我評價:結合自己在活動過程中的心得體會,以“我眼中的孔子(孟子)”為題寫一篇人物介紹。
2、小組評價:結合個人表現(xiàn)和自我評價,寫一份小組活動的過程描述。
3、教師評價:在自我評價和小組評價的基礎上,對個人和小組多作鼓勵性評價。
4、總結評價:教師組織學生進行活動總結,將終極成果展示,給予表彰。
更多本課教學資料 返回口語交際·綜合性學習:我所了解的孔子和孟子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