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預習課文。自學認識生字,積累“通曉、翩翩飛翔、倍感親切、搏擊風雨”等詞語。理解“通曉、犒賞、矯健、疏忽、怠慢”等詞語的意思。
2.默讀課文,理解課文內容;聯(lián)系上下文和查找資料等方法,試著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了解引號的作用。
3.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重點讀好“鳥語”和人鳥對話。
4.根據(jù)課文語言材料,展開想像,編寫與鳥兒之間有趣的對話。
5.培養(yǎng)愛鳥、愛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教學重點和難點:
1.理解課文內容;聯(lián)系上下文和查找資料等方法,試著解決閱讀中的問題。了解引號的作用。
2.根據(jù)課文語言材料,展開想像,編寫與鳥兒之間有趣的對話。
3.培養(yǎng)愛鳥、愛大自然的生活情趣。
課前學生準備:
1. 預習課文。
2. 查找課文中的鳥的資料。
教學流程:
一、啟發(fā)談話,導入新課。
1.板書課題:鳥語 齊讀課題
2.播放媒體:(樹林間各種鳥兒,配上各種鳥兒的叫聲)。說說看鳥兒,聽鳥叫的感受。
了解課題的意思,鳥語——鳥兒的“語言”。
3. 出示第一節(jié) 指名讀
理解:矯健
齊讀
4.今天,我們跟隨小作者一起去聽聽“鳥語”,和鳥兒對話。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輕聲讀課文,注意讀準字音,讀通句子。邊讀邊思:我怎么會對“鳥語”發(fā)生興趣?我猜想了哪些鳥兒的語言?
2.預習情況反饋:
(1)出示詞語:矯健 通曉 犒賞 呢喃 疏忽 怠慢 翩翩飛翔 倍感親切 搏擊風雨
讀音:犒賞 呢喃
字形:區(qū)分“犒——稿”,理解:犒賞
(2)交流:我怎么會對“鳥語”發(fā)生興趣?
a.介紹公治長:他是春秋時期的魯國人,是孔子的學生,傳說他懂得鳥語,能和各種鳥兒對話。
b.齊讀公治長的故事。
理解:犒賞 呢喃
c.聽了這個有趣的傳說,我心中也埋藏了一個美好的愿望。引讀第3節(jié):我也多么想做一回“公治長”!……
理解:快意
(3)我猜想了哪些鳥兒的語言?
a.交流板書:布谷鳥 畫眉
喜鵲 黃鶯
百靈
……
b.為什么這樣板書?(詳寫和略寫)省略號是什么意思?
c.簡單交流這幾種鳥。
三、學習課文,理解內容。
1.學習4——9節(jié),和布谷鳥對話。
(1)朗讀“人鳥對話”(5——9節(jié)):自己練讀 師生對讀 指名學生對讀
(2)師引讀:這樣無拘無束地一問一答,有趣極了……爺爺見我呆愣愣地跟樹上的鳥兒說傻話,便在一旁提醒我……我聽了……
(3)布谷鳥對我有什么幫助?
出示句子: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
說話練習: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聲催促,仿佛在說:“____________!
理解:疏忽 怠慢
板書:催人奮進
2.學習第10節(jié),和喜鵲對話。
(1)自讀第10節(jié),找出喜鵲的話。
出示:“喳喳喳喳,喳喳喳喳”,那不是分明在說:“喜事到家,喜事到家”嗎?
將句子改成陳述句
(2)師生問答,想像對話:你叫些什么?……你報啥喜訊?我報__________
(引導學生用生活中的或身邊的喜事來報喜。)
(3)出示句子:雖然它的“話”常常不能應驗,但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給生活增添不少樂趣。
說說你的理解。(理解:應驗。為什么話不能應驗,卻總能給人以希望和安慰并帶來樂趣?)
板書:給人希望安慰 增添樂趣
3.學習第11節(jié),和各種鳥兒對話。
(1)自讀11節(jié),想像說話:此時此刻,作者已經成為鳥兒的知音,我們也像作者一樣與鳥兒對話,做做猜想。
出示說話練習:
你聽_________“___________”地叫著,好像在說:“___________________!
你聽,__________叫個不停,好像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
(2)小組討論,全班交流
4.學習第12節(jié),感受和鳥兒的深情感情。
(1)雖然我沒學到公治長的本領,卻和鳥兒建立了深厚的感情,我從鳥兒身上學到了些什么?劃出有關的句子,自己讀讀。
(2)交流
(3)仿照句式,學習寫話。
從聲聲啼叫的布谷那里,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從______________那里,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總結全文,明白道理。
1.根據(jù)課文內容,交流感受:喜歡鳥兒嗎?為什么?
2.齊讀13節(jié),發(fā)出由衷的感嘆: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
3.想想:我們可以為愛護鳥兒做些什么?
五、布置作業(yè)
1.完成課后練習2、3
2.編寫一段你與畫眉(或黃鶯、百靈等小鳥)的有趣對話。
板書:
7 鳥語
(詳寫)(略寫)
布谷鳥 畫眉
(催人奮進)黃鶯
喜鵲 百靈
(給人以希望安慰)……
(增添樂趣)
鳥兒是我們的好朋友
教學效果反饋:
教學中,我緊扣住主線——“朋友”
文中小作者和鳥兒成了朋友,他是怎樣喜歡鳥,接近鳥的?怎樣和鳥兒交流的?從鳥兒身上得到什么啟發(fā)?讓學生讀課文,找到“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然后在閱讀課文中找到答案,以“朋友”為主線展開學習。
教學中,我還穿插梳理課文內容的“句式”訓練,同時這一句式也為之后的想象說話打基礎。孩子們沉浸在其中,樂此不疲。
“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一句時,我主要讓學生仿照句式進行仿寫。但是,由于時間和鋪墊不夠,教學的效果并不理想。所以,課后進行讀寫結合訓練時,我設計了這樣的問題:“這一句中的終日忙碌、飛行整齊、搏擊風雨去掉行不行?”學生馬上異口同聲地回答:“不行”為什么不行?我追問到。學生馬上展開了熱烈地討論。有的說:“這幾個詞分別代表了燕子、大雁、蒼鷹的特點,不能去掉。”有的說:“如果前面不出現(xiàn)這幾個詞,后面我所認識到和懂得的道理就沒有說服力。”還有的說:“正是因為燕子、大雁、蒼鷹具有這些特點,所以我們才會去學習他們的可貴精神!蹦敲,小作者還會從那些鳥的身上得到啟示呢?學生的回答豐富而富有創(chuàng)意。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