蒼南五鳳中學 侯營翰
一、教學目標:
知識與能力:理解詩的內(nèi)容、主題和主要表現(xiàn)手法,通過反復誦讀培養(yǎng)學生的朗讀能力、通過主題和難點探究培養(yǎng)學生賞析詩歌能力和想象能力。
過程與方法:創(chuàng)設情境讓學生走進文本,產(chǎn)生與文本對話的欲望。通過“尋找詩眼、把握詩情;揣摩飾語、體驗詩情;叩問意象,品賞藝術”,讓學生學會閱讀、品析詩歌的方法。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培養(yǎng)學生愛母親、愛祖國的感情,激勵學生保持一顆天真純潔的心。
二、教學重點:理解詩的主題,品味詩中的情感,體驗詩人思念之中的愛和悲哀。會背誦部分詩分。
三、教學難點:領會詩歌是借助具體形象來抒發(fā)感情的手法,并在情境中運用這種方式進行簡單地表達訓練。
四、教學方法:情境法、誦讀品賞法、探究體驗法
五、教 具:錄音、千紙鶴 相關背景材料
六、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走近文本。
1、高爾基說:母愛是世界上最偉大的一種愛。誰能說說自己收集的有關母愛的詩歌、母愛的歌曲、母愛的名言等和大家分享。
學生口述,激勵評價,適當點撥。
2、投影出示:游子吟 孟郊
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
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
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
師生齊誦〈游子吟〉。
啟發(fā):母愛就是那衣裳上密密的針腳,是那遠行之前的一聲聲叮囑,是那失意時鼓勵的眼神,是那村口企盼的身影……做兒女的又會如何對等母親呢?
讓學生說說自己的想法……
3、出示課題:紙 船——寄母親
4、學生簡介詩人的生平及代表作,及詩文的寫作背景,最后投影出示加以補充。
寫作背景:1923年初夏,冰心畢業(yè)于燕京大學,8月17日她從上海乘船赴美國留學,本詩寫于太平洋上的旅途之中。粼粼的波光,澎湃的海潮,復蘇了詩人的童心,碧綠的海水,飛翔的水鳥讓詩人親近了大自然,只有母愛愈來愈遠,無法親近。在詩人的早期的人生觀“愛的哲學”中的三個要素:母愛、童心、自然。因此旅途之中詩人格外地思念母親,甚至于因思念而得病,也因夢中見母親而病愈。
(設想:“母愛話題的交流和古詩〈游子吟〉的為文章內(nèi)容兒女對父母的愛蓄勢。)
(二)初步朗誦,整體感知。
1、用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
要求:(1)運用工具書和課文注釋讀準字音
(2)劃出自己的疑難詞句
(3)劃出詩句朗讀的基本節(jié)奏和重音
2、穿插重點詞語學習:妄棄 無端 至愛
3、教師有感情范讀,學生對照給詩句劃分節(jié)奏和停頓,及確定的重音情況。
4、學生有停頓、有節(jié)奏,有重音的讀課文。注意關鍵重音確定及點撥。
啟發(fā):我們讀得怎么樣,在朗讀技巧上我們有了停頓、節(jié)奏和重音,還缺少什么呢?
(情感)
過渡:(或課文用什么一個形象來表作者自己怎樣的情感呢?)
(用紙船來表達對母親的思念和愛)
三、抓點題之筆,領悟詩情
1、你印象最深的是什么?詩文中的點睛之筆是哪句?(你認為哪句最能體現(xiàn)詩人要表現(xiàn)的情感)
(這是你至愛的女兒含著淚疊的,萬水千山求他載著她的愛和悲哀歸去。)
啟發(fā):你對這句話有疑問嗎?(引導學生自主探究,可用“為什么說這句是點睛之筆? 詩句中有不懂的嗎? 詩中你認為最重要的詞語是什么?你如何理解?”作為補充啟發(fā)的問題)
(關鍵啟發(fā)學生探究為什么含淚?為什么悲哀?從而領悟詩情)
四、揣摩語言、體驗情感
1、再讀全詩,圍繞中心意象各用一個詞語或短語來概括詩歌每個小節(jié)的主要情節(jié)。
(疊紙船 放紙船 夢紙船 )
2、設問:三個小節(jié)都是表現(xiàn)詩人對母親的思念和愛,但具體程度上有何不同呢?我們自主探究的學習方法進行探索。
投影出示學習方法及示例:
探究主題:探究修飾語,品悟詩中情
步驟:
1、尋找能表達情感的句子
2、尋找句子關鍵的修飾語
3、圍繞關鍵詞自我發(fā)問
4、自我解答
5、小組內(nèi)交流(問題要精選、要有記錄)
6、小組代表報告學習成果
示例:1、找到句子:我從來不肯妄棄了一張紙
2、確定詩句中關鍵的修飾語:為“從來不肯”
3、自我提問:(1)“從來”什么意思?(2)“從來不肯”體現(xiàn)了詩人怎樣的情感?(3)在朗讀中這個詞應如何處理才能表現(xiàn)情感?
4、自我探究:(1)從來是一直都這樣,從不破例。(2)“從來不肯”了體現(xiàn)詩人對母親的深情由來已久,不是一時的沖動。(3)這句話的重音也應放在“從來不肯”,“從來不肯”的語氣要堅定而深沉。
自主探究:尋找一句詩,利用關鍵修飾語,進行自主探究。
學生自主發(fā)現(xiàn)、自主探究:
總是留著——留著:(同例)一只一只:表明所疊紙船之多,對母親思念之深。
每天、總希望:體現(xiàn)思念的執(zhí)著、誠摯和永不改變
含著淚 求:體現(xiàn)了思念之強烈已達頂點。
啟發(fā):三個小節(jié) 在表達思念之情上有何不同?
討論小結并板書:思念之深——執(zhí)著誠摯——強烈
(四)叩問意象,品賞藝術。
1、詩人總喜歡用具體形象的事物來寄托自己的情感,即借物抒情、托物言志。
投影出示:a、相見時難別亦難,東風無力百花殘。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抒寫愛情心理,悲傷、痛苦之中寓有灼熱的渴望和堅忍的執(zhí)著精神
b、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里。 抒寫自己博大的胸懷。
c、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抒寫自已亡國之恨,猶如濤濤江水,連綿不絕。
發(fā)現(xiàn):你在這三句詩中的寫法上有何發(fā)現(xiàn)?(借物抒情)
投影出示:
探究題:作者為什么選紙船作為抒情的憑借,而不選擇千紙鶴、紙飛機呢?
(紙船可以象征漂泊無依的孤獨、可以象征詩人的純潔之心,符合當時海上的情境,紙船帶著童稚氣,適合兒女表達思念母親之情。學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結論:詩人往往選擇最能表達自己情感的事物進行借物抒情。
2、體驗情感:讓我們用手中的千紙鶴、紙飛機等來表達一下對父母兄弟、親朋好友的情感。在自己折的事物上寫上一首詩、一句話、或一個能表達情感的詞。
讓學生說說送給誰?為什么選擇這個事物?贈語有何有意思?
3、重讀〈紙船〉加深體驗。
五、課外延伸。冰心的〈繁星·春水〉以一個充滿愛心、充滿童趣、充滿和諧的文學世界,讓以其為代表的小詩體盛為流行,使許多的讀者愛不釋手。究竟魅力何在?請讀《繁星·春水》下面我們先睹為快一下:
用小黑板出示:
春水
一○五
造物者——
倘若在永久的生命中
只容有一極樂的應許。
我要至誠地求著:
“我在母親的懷里,
母親在小舟里,
小舟在月明的大海里。”
繁星
一五九
母親呵!
天上的風雨來了,
鳥兒躲到他的巢里;
心中的風雨來了,
我只躲到你的懷里。
六、作業(yè):1、背誦全詩 2、讀〈繁星·春水〉3、為父母做一件力所能及的事,給將課堂上所寫的心愿和祝語送給或寄給相關的對象,讓他們知道你在想著他們。
結 束 語:愛情是自私的,友情是相互的,而親情總是無私
七、板書設計:紙 船 ——寄母親
冰心
我 紙 船 母親
疊 愛 深沉
放 和 執(zhí)著
入夢 思 強烈
念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