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作品分三個層次描繪海濱仲夏的夜景。
第一層(1~4自然段):寫幽美、靜溫的夜色。本層緊扣題旨,是全文重點描繪之所在,所以作者不惜潑墨,從多方面展開。首先著眼晚霞。先從靜態(tài)看,寫出“桶紅”的顏色,再以晚霞與大海相互輝映,化靜為動:“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閃爍著”‘滾動著”,準確而又形象地描繪了晚霞的絢麗多彩。作者對景物的觀察是精細的,見諸文字時又是十分精確、有條理的。作者接著又描繪了繁星、燈火以及“溫柔”的海水,“清新而又涼爽”的海風(fēng)。在此基礎(chǔ)上直抒胸臆:“我的心里,有著說不出的興奮和愉快”。文章情景交融,為下文寫人了充分的鋪墊。
第二層(5~7自然段):寫人們勞動后愉快的休憩光。如果說作品的第一層主要是描繪了海濱的一幅風(fēng)景畫,那么第二層則勾勒了一幅入夜后的海濱人物速寫圖,從而充分反映了勞動人民在社會主義時代自由幸福的新生活。但生活在幸福中的人們,并沒有忘記創(chuàng)造更美好的明天。他們在勞動后的休息中,仍在談?wù)撝衲觑L(fēng)調(diào)雨順的好年景。
第三層(8~12自然段):寫?zhàn)髁恋脑铝列菰∠碌暮I勝景;作品在描寫“皎潔的月光”的同時,又描寫了人影憧憧聲鼎沸的熱鬧、歡樂的場景:人們可以在這里“ 海闊天空地盡情談笑”,“酣暢地休憩。由第一層寫景、第二層寫人,到這里把寫景、寫入、抒情融為一體,創(chuàng)造出一種清新、雋的意境,使入卒讀之余,似有一種言有盡而意無窮之感。
4.本文的寫作特色是什么?
分析:(1)線索。
所謂線索,就是貫串在整個敘事性文藝作品的情節(jié)發(fā)展中的脈絡(luò)。在一般的記敘文中,線索的作用是體現(xiàn)材料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繁多的材料由記敘線索貫串起來,將文章組織成為一個有機的整體。因此,每一敘事作品都有一條或一條以上的線索,但主要線索只有一條,其他線索則圍繞主要線索來展開。記敘文中作者常以時間的推移或作者認識的發(fā)展為記敘線索來安排材料。這叫作“縱式結(jié)構(gòu)”。《海濱仲夏夜》正是以時間推移為線索的。
(2)景物描寫。
文章生動地描繪出一幅海濱夏夜的圖畫。全文寫景既緊扣海濱夏夜的特點,又連類而及地寫了城市風(fēng)光,勾勒出一幅幅幽美的圖畫,寫出了威海這座城市特有的風(fēng)韻,給人詩的享受,畫的美感。
首先,作者注意攝取富有特色的景物。自然景物有它自己的特點 ,寫景,要抓住此時此景的特點,才能反映出特有的風(fēng)貌。《海濱仲夏夜》的寫景很注意抓當時當?shù)鼐拔锏奶攸c。比如它寫晚霞,不是籠統(tǒng)地去形容“紅霞滿天 ”,而是著意寫反照在海浪上的霞光,“ 又紅又亮”寫出霞光的色彩特點;“閃爍”“滾動”“消失”表現(xiàn)霞光映在波浪上不停地晃動閃光這個特點。接著,寫夕陽逐漸西沉的景物,著重寫了長庚星。在直接描寫星光之前,先寫天空的變化,為長庚星的出現(xiàn)作鋪墊!案叨h”“深藍色”的呈現(xiàn)一片“肅穆”氣氛的天幕作為長庚星的背景,把它映襯得更鮮明了。寫長庚星,一是抓住它“最早出現(xiàn)”、天幕上只有它一個的特點,二是抓住它“活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 ”的特色。繼而寫“夜色加濃”時的景物,著重寫燈光。“次第”一詞用得準確,寫出了許多燈光先先后后亮起來的特點!坝绕洹币辉~強調(diào)描寫的重點是“圍繞在海港周圍山坡上的那一片燈光”。其特點是倒映在海面上,隨著波浪“晃動”“閃爍”,“像一串流動著的珍珠”,把燈光的特點寫活了。寫月亮的升起,則說它是 “從那平靜的大海里涌了出來”。這些都是海濱特有的景色,有別于其他地方。
其次,作者突出描寫景物的顏色和動態(tài) 。寫景 ,可以從景物的形狀、顏色、聲音、動態(tài)等方面著筆。課文為了突出海濱夏夜的美妙多姿,特別注意寫景物的顏色和動態(tài),因而呈現(xiàn)在讀者面前的,不是一幅幅靜止的黑白圖畫,而是連續(xù)不斷變換著的一組組彩色電影鏡頭。如寫海濱傍晚的天空,起初寫它燃燒著晚霞 ,顏色是桔紅的 ,而后逐漸變?yōu)榫p紅、淺紅,而后霞光消失,出現(xiàn)的是深藍色的天幕、閃爍的星星、倒映在烏藍海面上的燈光,以及皎潔的月色、在海面上閃爍的魚鱗似的銀波,寫得變化多端。
(3)抒情。
寫景的作用有多種,其中主要的一種是“傳情”。所謂“一切景語皆情語”,說的就是這個意思。寫景是描摹客觀風(fēng)物,傳情是表現(xiàn)主觀情感,寫景以傳情,這個景物當中就寄寓著某種感情或與某種感情相關(guān)聯(lián)的氣氛。峻青熱愛他的家鄉(xiāng),對山東的一草一木都有親切的感受。作者正是帶著贊美故鄉(xiāng)的情感來寫威海夏夜的一景一物的。在他的筆下,無論燃燒的晚霞,燦爛的滿月,晚來的海風(fēng),柔軟的沙灘,明亮的星光,蔚藍的大海,都浸潤著喜悅贊嘆的感情色彩,讀來使人感到十分親切,使我們的心合著作者的脈搏一起跳動,應(yīng)著作者的胸膛一起呼吸。他那字里行間流露出的親切感情,使讀者受到了強烈的感染,產(chǎn)生了引人入勝的藝術(shù)效果。
(4)語言。
在語言運用方面 ,這篇散文突出的特點是比喻貼切生動 ,用詞準確優(yōu)美。在分析課文時抓住這些比喻和詞語來講讀,不僅能幫助學(xué)生理解課文內(nèi)容,而且可以幫助學(xué)生積累詞匯,培養(yǎng)用詞造句的能力。
(5)美學(xué)特色
①用多變的色彩描繪了海濱仲夏夜的“幽美”。
現(xiàn)實生活的紛繁復(fù)雜,決定了美的形態(tài)的多種多樣!坝拿馈笔墙橛凇俺绺摺焙汀皟(yōu)美”之間的一種美。它既有由于量的龐大,如大海、高空等景物,而產(chǎn)生的亢奮而崇高的美;又有由于表現(xiàn)對象的柔和撫媚,如霞光、啟明星、清風(fēng)等景物,產(chǎn)生的恬適從容的美。就是在這種“深遠、僻靜、昏暗”環(huán)境中,作者發(fā)掘捕捉了望寧靜美、動態(tài)美及和諧美。
寧靜美。作者仁立海濱,按時間順序描繪了三幅圖景:一是夕陽落山,海浪染紅霞;二是夕陽西沉,啟明星高掛;三是夜色加濃,燈光與星光相映。這三幅圖景,都是海濱遠眺所見,表現(xiàn)出“深遠”中的寧靜美。作者描繪出祖國海濱的寧靜美,正好反映出我們社會主義祖國各個角落的和平安定。寧靜美是“幽美”的“獨特”所在。
動態(tài)美!逗I仲夏夜》的“幽美”還表現(xiàn)在作者化靜為動,從動態(tài)方面來刻畫海濱的夜景上。夕陽緩緩下山,霞光縷縷染浪,浪頭排排涌起。浪峰涌起之處,猶如燃燒的火焰,紅霞、海浪都在“閃爍”“滾動”。形象地寫出了海的色彩、海的氣勢。作者描繪出海濱千姿百態(tài)、絢麗多嬌的美來,不僅流露出對祖國大好河山無比熱愛的感情 ,而且還旨在揭示偉大祖國的旺盛生命力;o為動,化美為媚,是“幽美”的又一“獨特”所在。
和諧美。作者運用他那靈巧的畫筆 ,在三幅圖景中調(diào)色布彩:第一幅圖是海染紅霞流金溢彩;第二幅,淡彩輕描;第三幅點染寫意。天空深藍,海水烏藍,星光閃亮,燈光通明,珍珠耀眼……五彩續(xù)紛。作者傾注全部的愛來描繪祖國的海濱 ,筆調(diào)既活潑又樸實 。多角度地描繪祖國海濱的夜景,給人以和諧統(tǒng)一的立體感。作者善于抓住現(xiàn)實生活中的各種審美對象,善于運用不同形態(tài)的美 ,使它們相互聯(lián)系、彼此滲透、互相轉(zhuǎn)化,從而構(gòu)成了一個豐富多彩的世界。和諧美就是“幽美”的又一“獨特”所在。
②情景交融寫出嶄新的“時代美”。
一輪燦爛皎潔而明亮的月亮照著海濱,“說話聲、歡笑聲、唱歌聲、嘻鬧聲,響遍了整個的海灘”。作者在文章的最后一部分里,用情景交融的筆觸,抒寫了我們?nèi)嗣癞敿易髦鞯摹皶r代美”。
5.全文描繪了哪三組畫面?
分析:第一組畫面(1-3段):描繪了從“ 夕陽落山不久 ”到“ 夜色加濃”這段時間里海濱夏夜的景色,作者以“霞光”、“啟明星”、“燈光”為主要觀察對象:第1段以“大海”為背景描繪霞光,寫出了霞光的“ 色彩 ”和“ 動態(tài) ”;第2段著重寫“ 啟明星 ”的“大”和“亮”的特點。第3段由“星”光引出對“燈”光的描繪。
第二組畫面(4-7段):描繪了在幽美的夜色中,海濱沙灘上“勞動者休憩、談笑”的情景。
第三組畫面(8-12段):描繪了從“月亮上來”到“夜深”這段時間里月光下海濱沙灘上“勞動者休憩、談笑”的情景。
抓住海濱仲夏夜的特征寫景 ,用語準確生動,是本文的主要特點 。霞光色彩的變幻,從啟明星閃爍到繁星滿天,從夜色漸濃到明月升起,正是夏夜晴空特有的景象。如“ 那映照在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簡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閃爍著,消失了”;“后面的一排,又閃爍著,滾動著,涌了過來”。準確而生動地寫出了動態(tài)的霞光,表現(xiàn)了霞光的色彩變化。作者不僅抓住了色彩、光線的變化 ,更緊扣了“海濱”這一特定的環(huán)境。借海浪寫霞光,用藍天襯明星,主映在海面的燈火與天空的星斗輝映 ,寫夜中和月光下海灘上的笑語歡聲,等等,使用權(quán)景物描繪得形象生動。
6.第3段的燈圖與“天上的市街”的意境地有哪能些相似之處?有哪能些不同?分析:相似處,都有真的燈光和天上的“明燈”,《天》用街燈引出明星,這里是用星星引出真的燈光,寫法類似。不同處,《天》重點寫天上的明星,街燈只是引子和陪襯;這里天上的“ 明燈 ”、山坡上的燈火、海面上“ 流動著的珍珠 ”三個層次 ,上中下互相輝映 ,更多彩多姿,富有畫趣。
7.文中為什么在寫啟明星之前要寫霞光由漸淡而消失的過程?這樣寫有什么作用?
分析:這一部分絕非閑筆 ,它有三個方面的作用:一是寫啟明星出現(xiàn)前的情景 ,突出霞光由淡而滅的變化過程 。二是突出夏夜晴空“ 高而遠 ”的特點,只有霞光消失,天才顯得“高而遠”。三是為下文寫啟明星作鋪墊,霞光由淡而無,創(chuàng)造了一個寧靜、遼遠的意境,對寫啟明星的“大”、“亮”起到了綠葉扶紅花的作用。
從全文來看,重點是體會第一部分描寫的自然美,難點是理解文章二、三部分蘊含的生活中的美。
三、教學(xué)過程設(shè)計:
(一)導(dǎo)入新課。
我們已經(jīng)學(xué)過朱自清的《春》,在《春》這篇課文里,我們領(lǐng)略過春天的美麗。那你想知道夏天的景色如何嗎? 今天,我們再來學(xué)習(xí)一篇描寫仲夏時節(jié)海濱景色的文章 ,看了它 ,你將被海濱那迷人的景致所陶醉。
板書課題、作者。
1.解題:
海濱(地點);仲夏(季節(jié));夜(具體時間)。
2.簡介作者:
峻青,原名孫俊卿 。山東海陽縣人。幼年貧困,曾當過徒工 ?箲(zhàn)爆發(fā) ,參加革命。主要作品有短篇集《黎明的河邊》、《海燕》、《最后的報告》、《膠東紀事》;散文集《歐行書簡》、《秋色賦》。
3.課文介紹:
《海濱仲夏夜》一文節(jié)選自散文集《秋色賦?海濱仲夏夜》。作者抓住夕陽落山不久?月到中天這段時間的光線和色彩的變化 ,描繪了夏夜海濱特有的景色和勞動者閑適 、歡愉的休憩場面,抒發(fā)了對美好生活的贊美之情。
(二)指導(dǎo)自讀。
1.出示小黑板。(要求學(xué)生運用工具書讀準字音、理解詞義)
霍霍 緋紅 廣漠 蒼穹 煞 皎潔
2.散讀課文,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1~3節(jié)):寫海濱夏夜的美景。
第二段(4~7節(jié)):寫“我”在夜色中的感受。
第三段(8~12節(jié)):寫月下沙灘。
3.播放錄音。學(xué)生看書并思考:
作者在這一部分中描繪了哪兩幅圖景?各抓住了什么特征?
提示:這一段按“夕陽落山”、“夜色加濃”的時間順序推進,以蒼穹和大海為背景,抓住海濱夏夜的景物特征,描繪了兩幅圖景:
教師邊講邊板書:
小結(jié):一天一海,一靜一動,互為映襯。讓人讀來自有一種自然美。
4.再讓學(xué)生速讀第一段。要求:邊讀邊展開想象。在具體形象中獲得美的實感。
5.學(xué)生表達各自的感受。在此基礎(chǔ)上指名學(xué)生運用抑揚頓挫、輕重疾徐、高低升降的語調(diào)朗讀這一段,使學(xué)生受到感染,進入美的意境。
6.學(xué)生默讀第二、三段。
要求帶著下列問題去讀課文:
作者是怎樣隨著時間的推移描寫沙灘上景物的變化的?作者為什么用更多的筆墨寫了沙灘上的人?
提示:以上問題的第二問有一定的難度,教學(xué)時,可啟發(fā)學(xué)生分步思考。
(1)先想一想寫的是什么人?
在各個崗位上勞動了一天的人們……
從田里割麥于歸來的人們……
這些英雄的人們……
(2)他們在怎樣的環(huán)境中?心情怎么樣?
在軟綿綿的沙灘上,休著海風(fēng),望著夜空,盡情地說笑……
點撥:作者從描繪海濱夏夜的自然美進入到描繪海濱夏夜的生活美。
7.學(xué)生齊讀:“我漫步沙灘……”到文章結(jié)尾。
8.教師歸納:這一部分,作者由景及人,從描繪海濱夏夜的自然美,進入到描繪海濱夏夜的生活美。
板書:
盡情說笑、休憩
人們:生活美
議論年景、笑聲
9.小結(jié):作者先描繪大海月色,再寫沙灘也突然明亮了起來,寫了沙灘上乘涼人們的眾多和歡鬧。隨著月亮的升高,夜已經(jīng)很深了,沙灘上的人也“變化”了,有的睡著了,有的還在談笑。最后,作者以抒情的筆調(diào)將眼前的情景和人物結(jié)合起來,以更多的筆墨寫人們在這自由的天幕下酣暢地休憩,目的在于寫生活美,從而將文章推進了美的境界。
10.學(xué)生討論本文寫作特點。
(1)抓住特征,有層次地描寫景物。(動態(tài))
(2)貼切的比喻和形容詞的運用。
課堂教學(xué)設(shè)計2
一、教學(xué)目標:
(同“課堂教學(xué)設(shè)計1”)
二、難點、重點分析:
(同“課堂教學(xué)設(shè)計1”)
三、教學(xué)過程設(shè)計:
(一)速讀測試。
1.本文題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本文作者是:___________。
3.本文選自____________中的________。
4.這篇優(yōu)美的寫景散文,依次描繪了五幅流動的畫面,這五幅畫面是:
(1)
(2)
(3)
(4)
(5)
5.文章開始既寫晚霞又寫大海,兩者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
6.文章是怎樣描寫星空的?
7.文章是怎樣描寫海濱燈火的?
8.文章是怎樣描寫沙灘的?
9.本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10.下列比喻描繪了景物的什么特征?
(1)簡直就像一片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
(2)活像一盞懸掛在高空的明燈。
(3)像一串流動著的珍珠。
測試記錄:
閱讀速度:___________字/每分鐘
理解率:__________%
閱讀效率:__________字/每分鐘
(二)激疑質(zhì)疑。
1.文章最后幾段正面寫到“人們”,但為什么只寫了人們的“聲”,而沒有寫一個個人的“形”和“貌”。
2.這篇散文在布局安排上有什么特色?各個畫面之間是什么關(guān)系?
3.這篇散文是怎樣把景寫活的?
(三)精讀導(dǎo)引。
第1題:可以著重從寫作的真實性方面,以及從全文的結(jié)構(gòu)特點來看為什么這樣寫。
第2題:主要體會作者在駕馭這么多景致時,精心安排的技巧,要體會出各幅畫面之間的內(nèi)在聯(lián)系。
第3題:應(yīng)當主要體會學(xué)習(xí)作者善于觀察、善于寫出景致的變化和動態(tài)的特點。
(四)疑難討論。
1.(1)從寫作的真實性看。人們的種種情景,作者是在幽靜的夜色中一路散步所看到的,在濃重的夜色中,在隨意的一瞥中,無法仔細觀察到人們細致的音容笑貌,而給他留下突出印象的,是人們歡樂的聲音,是這種笑語聲所透露出的發(fā)自內(nèi)心的歡樂的情緒。
(2)從全文結(jié)構(gòu)看,本篇是一篇寫景的記敘文,仲夏海濱的人們是作為濱海夜景整體的一部分來寫的,人在景中,人使景動了 ,活了,人和景融合成了一體。如果突出寫一個個人的形貌,就會顯得繁雜,豐收不這篇敘文嚴謹?shù)慕Y(jié)構(gòu)。
2.這篇散文在布局安排上的特色是,以時間為順序,由傍晚寫到深夜海濱的景物,井井有條。
文中所寫的晚霞、星空、燈火、沙灘四幅圖景雖然寫的角度各不相同,但并非各自孤立而是緊針密線、緊緊相連,結(jié)構(gòu)十分嚴謹。描寫景物或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或由靜到動,或由動到靜;或由巨到細,或由景及人,層次井然,清晰地表現(xiàn)了中心思想。
3.從本文可以看出,作者把景寫活的技巧是:(1)善于寫出景物的變化 。例如,“ 天空的霞光漸漸地淡下去了,深紅的顏色變成了緋紅,緋紅又變成為淺紅”,這是寫霞光色彩的變化!爱斶@一切紅光都消失了的時候,那突然顯得高而遠了的天空,則呈現(xiàn)出一片肅穆的神色”。這是寫天空距離與氣氛的變化!耙股訚猓n空中的‘明燈’越來越多了。而城市各處的真的燈火也次第亮了起來”。這是寫星星與燈數(shù)量的變化。
景物的動態(tài),如寫晚霞,作者借助比喻,形容它像火焰在“燃燒”,就有了動感。接著把晚霞放在大海的倒映中去寫,浪峰上的霞光又紅又亮 ,簡直就像一片霍霍燃燒著的火焰,閃爍著,消失了。而后面的一排,又閃爍著,滾動著,涌了過來。這就把晚霞寫得有聲有色,活了起來。
作者之所以能夠把景寫活,除了寫作的技巧之外,主要還依賴于對事物的精細觀察。善于觀察是把景物寫活的根本。
“速讀測試”參考答案及評分標準。
1.《海濱仲夏夜》。
2. 峻青。
3.《秋色賦》 《海濱仲夏夜》。
4.(1)夕陽落山不久,浪峰上的霞光。
(2)霞光由漸淡而消失,啟明星在深藍的天幕上閃爍。
(3)夜色加濃,海面上燈火與星光輝映。
(4)幽美夜色中勞動者休憩、暢談的場面。
(5)海灘月色。
5.寫大海是為了寫晚霞,只不過是從大海浪峰的倒映中去觀察晚霞。把海天連在一起寫,就把霞光寫活,寫得壯觀了。
6.文章描寫了一幅變化著的星空圖。先寫了霞光的消失,又在“肅穆”“高遠”“深藍色”的天幕背景上,描繪那令人注目的啟明星。這幅星空圖背景恢宏,中心突出,富于動感。
7.先寫蒼空中的“明燈”越來越多,再由天上寫到海面,寫海港周圍山坡的燈光倒映在海面上,晃動著,閃爍著的動景 ;再由海面寫到天空 ,描繪出星斗與海面燈火交相輝映的景色。
8.寫沙灘是根據(jù)“ 我 ”的感受來寫的,寫了沙灘的軟綿綿( 觸覺 ),海水的刷刷聲( 聽覺)。海風(fēng)的清新而又涼爽( 嗅覺、膚覺 ),大海和田禾混合的香味( 嗅覺 ),太陽炙曬的余溫(膚覺),綴滿星星的夜空(視覺);然后又寫“我”與鄉(xiāng)親們的談?wù)摗_@幅沙灘圖,由景及人,景美人更美。
9. 這篇散文通過對威海海濱仲夏夜色的描寫,抒發(fā)了作者對祖國河山的壯美和英雄人民不畏困難的樂觀精神的由衷的贊美之情。
⒑(1)借海浪描繪出霞光的色彩各動態(tài)。
(2)比喻了啟明星“大”、“亮”的特點。
(3)描繪了海面因燈光融入而流光溢彩的美景。
【小資料】
一、作者簡介。
峻青(1922~ ),現(xiàn)代作家。原名孫峻卿 ,山東海陽縣人。出身貧苦,只上過幾年學(xué)。最底層勞動人民的生活深深影響了他以后的文藝創(chuàng)作。他1940年參加革命,1944年后任膠東黨委機關(guān)報《大眾報》記者、新華社隨軍記者。艱苦的敵后生活為他的創(chuàng)作打下了堅實的生活基礎(chǔ)。解放后,他留在中南局新聞機關(guān)工作。
峻青的散文,向來以充滿時代感和革命性著稱 ,以清新、永的風(fēng)格而傳誦不衰 。他在新中國成立后還創(chuàng)作了大量的短篇小說,如小說集《黎明的河邊》、《最后的報告》、《膠東紀事》等,都以濃厚的地方色彩、鮮明的時代氣息和樸實雋永的筆觸贏得了廣大讀者的喜愛。
二、寫作背景簡介。
1962年,是全國人民執(zhí)行黨的“調(diào)整、鞏固、充實、提高”的八字方針,迅速扭轉(zhuǎn)三年困難時期嚴重局面的一年。這年春天,作者回到家鄉(xiāng)山東省海陽縣,并住了一段時間,看到了老革命根據(jù)地人民在三年嚴重困難時期絲毫沒有動搖對社會主義的信念,他們以一種大無畏的英雄氣概,艱苦奮斗,克服困難,使國民經(jīng)濟得到迅速恢復(fù)和發(fā)展,表現(xiàn)出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精神。作者親身感受到膠東半島革命根據(jù)地人民戰(zhàn)勝三年困難的革命精神和對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定信念,產(chǎn)生了強烈的創(chuàng)作欲望:“要把我的鄉(xiāng)親們的英勇斗爭和我的故鄉(xiāng)的嶄新面貌,用文學(xué)的形式迅速地反映出來,讓更多的人像我一樣得到鼓舞,受到教育,而這,我覺得再沒有比散文和報告文學(xué)更合適的了”。(《秋色賦?后記》)
教學(xué)目標:
1.了解“霍霍”、“緋紅”、“廣漠”、“蒼穹”等詞語的含義。
2.初步學(xué)會課文抓住景物特征細膩描寫景物變化的寫法。
3.結(jié)合課文對學(xué)生進行美育教育。
難點、重點分析:
1.課文是按照什么順序來寫景的?
分析:按時間順序,分為日落不久、夜色沉沉和月亮升起三個部分,脈絡(luò)清晰,條理分明。
2.作者寫星光的出現(xiàn),選擇了怎樣的時空背景?這對突出啟明星的特點有什么作用?
分析:時間背景是“霞光漸漸地淡下去了”?“一切紅光都消失了”;空間背景是:高而遠的廣漠的天幕。只有紅光消失才能突出啟明星的亮,以天幕為背景可以顯示出啟明星的大。
3.本文的結(jié)構(gòu)是怎樣的?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