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背誦這首詩。
2.理解詩詞的意思,培養(yǎng)學生的理解能力;領悟詞人在詞中表達的感情。
3.引導學生通過多種方式理解詩詞。
4.激發(fā)對學生對古詩詞的興趣。
教學重點:
理解詞意,使學生感受詞人在詞中抒發(fā)的情感。
教學準備:
查找作者的資料和與詩詞內容有關的資料。
教學時數(shù):
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學習字詞
二、了解詞人
辛棄疾(1140-1207),字幼安,號稼軒,山東濟南人,南宋杰出的愛國主義詞人。藝術風格多樣,而以豪放為主。熱情洋溢,慷慨悲壯,筆力雄厚,與蘇軾并稱為“蘇辛”。代表作品有《破陣子·為陳同甫賦壯詞以寄之》、《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水龍吟·登建康賞心亭》、《菩薩蠻·書江西造口壁》。
三、解釋重點詞語
1. 郁孤臺:在今江西贛州市西南。清江:這里指贛江。
2. 行人:被金兵騷擾流離失所的人。
3. 長安:此借指汴京(今河南開封市)。這兩句說:抬頭向西北遠望,想看到故都汴。
4.行人:被金兵騷擾流離失所的人。
5.長安:此借指汴京(今河南開封市)。這兩句說:抬頭向西北遠望,想看到故都汴京,可惜被萬山嶺擋住了。
6.愁:我正發(fā)愁。
四、通過字詞理解句子含義
郁孤臺的下面有條清江水,江中注入多少遠行人
的眼淚?放眼朝西北望就是長安,多么可愛的無成誦。
五、課后作業(yè)
1.背誦詩詞。
2.收集古詩詞中的名句,積累、背誦。
板書設計:
菩薩蠻
郁孤臺下清江水,中間多少行人淚。
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
江晚正愁余,山深聞鷓鴣。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