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教學目標
讀懂課文內容,體會大尖和水社不畏強暴,舍已為人的崇高精神。
學會本課生字詞,并注意積累和運用。
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并能復述。
搜集有關日月潭的資料,自己嘗試編有關日月潭的傳說,培養(yǎng)學生搜集、處理信息的能力和想像力。
二 學生分析
我校屬于一所普通的公辦小學,學生多半來自農村,很少有機會外出旅游,學生對祖國名勝的了解主要來自讀書、看電視、聽別人說,但本文淺顯易懂,因此學生對它非常感興趣,而且學生通過學習《葡萄溝》、《小鎮(zhèn)的早晨》已經(jīng)對塞北江南的風景有所了解,在此基礎上再來學習關于名勝古跡的傳說,學生會更感興趣,本班學生非常喜歡個性化閱讀,善于從讀中感知、感悟、敢于質疑,因此根據(jù)學生實際,采取以讀代講的方法,給學生提供充足的讀書思考的時間。
三 教學內容及過程
(一)交流資料,感受美景
學生交流搜集有關日月潭的資料。
師:同學們,在我國的寶島臺灣有一個美麗的湖,那就是日月潭(結合談話出示中國地圖、日月潭圖,并板書:日月潭)關于日月潭你了解了哪些知識?
生:通過讀課外書我知道了日月潭中心有個小島。
生:通過讀課外書我知道了湖中心的光華島把湖分成了兩半,北邊像圓圓的太陽叫日潭,南邊像彎彎的月亮叫月潭。
生:我知道了要是下起了蒙蒙細雨,日月潭好像披上了輕紗,周圍的景色一片朦朧,就像童話中的仙境。
師:日月潭的景美,傳說更美,讓我們一起走進《日月潭的傳說》。(板書:傳說)
(學生通過匯報交流搜集的資料,感受日月潭景色的秀麗,教師由此導入新課,過渡自然。)
學生讀題質疑。
師:讀完課題后,你最想知道什么?
生:這是一個怎樣的傳說?
生:傳說中有誰?
(引導學生對課題質疑,使學生產(chǎn)生強烈的讀書欲望。)
(二)初讀,感知傳說
學生自讀。
師:同學們的腦瓜里寫滿了問號,你想不想自己來讀一讀《日月潭的傳說》呀?
生:(異口同聲)想!
師:那就一睹為快吧!讀后和大家說一說你知道了什么,好嗎?
生:通過讀我知道了這個傳說中的人物是大尖和水社。
生:我知道了大尖和水社尋找太陽和月亮,歷盡千辛萬苦。
生:我還知道了大尖和水社最后變成了一座高山。
(給學生自主讀書的時間,使學生從整體上感知課文。)
(三)抓住關鍵詞,巧設疑點
教師談話引導。
師:下面請同學們拿起筆,默讀課文,一邊讀一邊找一找哪個詞重復出現(xiàn)了,出現(xiàn)了幾次?
學生默讀課文,邊讀邊思考。
學生匯報。
生:(迫不及待)老師我發(fā)現(xiàn)了“終于”出現(xiàn)了三次。
師:你能讀一讀它們所在的句子嗎?(生讀,教師適機出示帶有“終于”的三句話,并引導學生質疑)
生:大尖和水社為什么去找太陽和月亮?
師:這是問原因。
生:他們是怎樣找?找回后又是怎樣做的?
師:這是問經(jīng)過。
生:第一句中的省略號有什么用處?
師:對標點符號質疑,了不起!
生:惡龍是怎樣被制服的,制服后又發(fā)生了什么事?
師:結果是怎樣的。
(提出問題是創(chuàng)新的開始,教師不僅引導學生對重點詞語,句子的質疑,更可貴的是給予指導、評價,這樣學生還會不斷地提出有價值的問題。)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