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認識、會寫“突、燦、爛、固、遍、稱、贊、逗、帥、串、迷”12個生字。
2、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3、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秋天的情感。
過程與方法
利用多媒體課件輔助教學,通過觀察、想象,在讀中感悟語言美,理解課文內(nèi)容。
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
培養(yǎng)學生熱愛秋天,熱愛大自然的感情;培養(yǎng)學生探究大自然的興趣。
重點難點
重點:掌握生字的音、形、義,背誦課文。
突破方法:自主學習,合作探究;反復朗讀,熟讀成誦。
難點:了解比喻句的不同表達形式。
教法與學法
師:引導、點撥。
生:觀察、想象、自讀自悟。
教學準備
多媒體課件。
課時安排
3課時
第一課時
☆ 課時目標
1、認識、會寫“突、燦、爛、固、遍、稱、贊、逗、帥串、迷”12個生字。
2、指導學生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初步了解課文內(nèi)容。
一、談話激趣,出示課題。
1、同學們,春、夏、秋、冬,你喜歡哪個季節(jié)?
根據(jù)同學們的回答,隨機板書:
花木燦爛 春
輕松愉快 夏
白雪皚皚 冬
2、是呀,一年四季真是各有特色,那你知道現(xiàn)在是什么季節(jié)嗎?對,今天,我們就來學15課,相信你們會喜歡秋天的景色。
二、初讀課文,自主識字。
1、學生自由讀課文,要求:讀準生字的音,讀通課文的句子。
2、學生互相檢查生字的讀音。
3、老師檢查學生自主學習的情況。
出示詞語認讀。
突然 燦爛 固然 遍地 簡直 稱贊 綴滿 瑪瑙
4、指名分段讀課文。
三、再讀課文,了解課文的主要內(nèi)容。
1、學生讀課文,思考:課文主要寫了什么內(nèi)容?
2、討論上述問題。
3、默讀全文,找出課文的中心句。
“迷人”是什么意思?
這句話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指導學生讀出贊美之情。
四、指導學生書寫生字。
1、學生讀生字,選擇喜歡的方式記生字。
2、師帶領學生分析生字的間架結構。
3、學生練習寫生字。
五、小結。
通過學習,你有什么收獲?
第二課時
☆ 課時目標:
1、有感情地朗讀、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nèi)容,激發(fā)學生熱愛秋天的情感。
一、復習導入
1、指名聽寫生字。
2、指名分段讀課文。
二、品讀課文,指導學生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1、學習第一自然段。
(1)、自由讀課文,說說知道了什么?
(2)、“啊,秋色更濃了”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3)、指導學生朗讀第一自然段。
2、學習第二自然段。
(1)、指名讀課文,說說這一段寫了什么樣?
(2)、理解:“固然……更……”的意思。
(3)、齊讀第二自然段。
3、學習3—5自然段。
(1)、瓜果遍地的秋色更加使人喜歡,作者具體寫了哪些水果?自由讀4—5自然段,用筆畫出來。
(2)、分組學習,討論:作者抓住了每種水果的哪些特點?怎樣寫具體的?
(3)、全班交流。
邊交流邊出示課件幫助學生理解,邊指導朗讀。
柿子:紅得簡直像火一片火。與楓葉作比較。
蘋果:紅、艷、逗人喜愛、金光閃閃。
山楂果:紅瑪瑙似的。
葡萄:晶瑩透明、圓潤可愛。
(4)、多種形式指導學生讀相關的句子,讀出贊美之情。
(5)、完成課后練習3。
(6)、深入討論:秋色多姿多彩,作者為什么只選取了“瓜果遍地”的秋景來寫?
(7)、秋天還會有哪些迷人的景色呢?仿照課文表達方式說一說。
三、總結全文。
通過學習這一課,你有什么收獲。
第三課時
☆ 課時目標
復習、鞏固本課所學知識。
一、用課后的生字組詞。
二、寫反義詞。
增加——( )喜愛——( )
透明——( )特色——( )
三、填一填。
燦爛的( )紫色的( )紅紅的( )
四、我會造句。
更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串串……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仿照課文的寫法,寫一種自己喜歡的水果或樹木。
板書:
小學生抓重點、要點的能力比較弱。可是,抓不住重點、要點怎么還談得上課堂教學質(zhì)量呢?因此,在教學過程中,能否讓學生抓住重點、要點就成了一個至關重要的問題。如果采用口頭強調(diào)的辦法“這是重點,大家要注意”,往往效果不大,因為學生腦子里難以留下痕跡。如果在講述的同時教師把重點內(nèi)容中帶有關鍵性的詞語簡明地寫在黑板上,或者對重點段落進行單獨分析板書,那就會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學生讀讀這些重點詞語,就更能感受到秋色的“迷人”。
直觀的板書最有利于學生突破難點。這種優(yōu)勢在識字教學、寫字教學中尤為突出。如教學生寫“家”時,學生寫起來往往是重心不穩(wěn),將其中的“彎鉤”寫得太彎,又偏右,使整個字重心不穩(wěn)。一位老師先引導學生觀察“點”和“彎鉤”的位置關系,并告訴學生:只要“彎鉤”和“點”基本在一垂直線上,重心就平穩(wěn)了。然后要學生寫,學生還是寫不端正。老師又講,學生再寫,就是寫不好。這時,老師要學生放下筆,看老師在黑板上范寫兩次,接著要學生寫,學生很快掌握了要領,把“家”寫端正了。常言道:“百聞不如一見”“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說的雖不專指板書,但道出一個同樣的道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