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頤和園》教學設計

    新學網 > 語文 > 人教課標本四年級上冊 > 頤和園 > 頤和園課堂教學實錄

    教學要求:

    1.了解頤和園美麗的景色,培養(yǎng)我們的愛美情趣,增強民族自豪感。

    2.按照課文所記敘和游覽順序,練習給課文分段。

    3.學會本課的14個生字。理解詞句。會用“聳立”“隱隱約約”造句。

    4.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第二、四自然段。

    重難點:

    1.理解描寫頤和園景物優(yōu)美的詞句。

    2.學習隨觀察是轉移而有順序地,并抓住事物特點進行描述的方法。

    學習方法

    1.初讀課文,想想每個自然段主要講了什么。

    2.深入理解描寫每一景點的部分,思考,作者抓住景物的什么特點怎樣描寫。

    3.按作者游覽頤和園的順序給課文分段。

    3.有感情朗讀課文。

    教學過程:

    第一課時

    教學目標:

    1、掌握生字詞。

    2、理解課內容,學習頭尾段。

    3、理清文章順序。

    教具準備

    頤和園的光盤。

    教學過程

    一、導入

    1、播放光盤,欣賞頤和園的風景。

    2、讓學生憑搜集到的資料上臺介紹。

    3、師歸納總結。

    二、掌握生字詞。(見課件)

    三、整體感知。

    1、第一段(第1自然段)

    段落設問:頤和園的印象怎樣?

    ——頤和園是個公園,地點在北京;頤和園的特點是又大又美

    2、第二段(第2—5自然段)

    段落設問:

    頤和園的長廊是什么樣的?登上萬壽山,眼前呈現(xiàn)怎樣的景色?昆明湖上有哪些景物,十七孔橋是什么樣的?

    ——綠漆的柱子,紅漆的欄桿,一眼望不到頭。長廊有700多米長,分成273間。每一間的橫檻上都有五彩的畫,畫著人物、花草、風景,幾千幅畫沒有哪兩幅是相同的。

    ——登上萬壽山,頤和園的景色大半收在眼底。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玻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

    ——昆明湖圍著長長的堤岸。堤上有好幾座式樣不同的石橋。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卻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tài)不一,也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解詞:

    神清氣爽:形容人頭腦清醒,精神爽快。

    橫檻:本課指橫嵌的長方形欄板。

    玻璃瓦:內層用較好的黏土,表面用玻璃燒制成的瓦,形狀像半邊粗竹簡,外部多是綠色或金黃色,鮮艷、發(fā)光,多用來鋪宮殿或廟宇的屋頂。

    宮殿:帝王居住的高大華麗的房屋。

    遠眺:往遠望。

    畫舫:裝飾華美,專供游人乘坐的船。

    蔥郁:青翠茂密。

    金碧輝煌:形容建筑物異常華麗,光彩華麗,光彩奪目。

    姿態(tài)不一:樣子各不相同。

    3、第三段(第6自然段)

    段落設問:

    課文結尾告訴了我們什么呢?

    ——從“說也說不盡”告訴我們課文寫的只是頤和園的部分景點,還有許多美麗的景色沒有寫出來,這就更使我們向往了。)

    四、小結課文

    作者按方位順序游覽了:長廊(萬壽山腳下)(登上萬壽山)(昆明湖)(十七孔橋)

    五、作業(yè)

    1、抄寫生字詞。

    2、讀25自然段,抄出好句。

    ,第二課時

    學習目標:

    1、學習課文第4——6自然段,能回答課后1(2)(3)兩個問題,能給課文分段。

    2、能用“隱隱約約”造句。

    3、掌握背誦的方法。

    4、能有感情朗讀課文,煥發(fā)民族自豪感。

    學習重點:目標1

    學習難點:目標2

    教學過程:

    一、師生共同制定目標。

    1.上一節(jié)課我們學習了課文的1、2、3自然段,掌握了課文的生字詞的讀音,理解了課后的第①個問題,用“聳立”造了句,練習背誦了第二自然段。這一節(jié)我們繼續(xù)把剩下的4——6自然段學完,請同學們看看課后要求,想想還有哪些任務需要完成的。

    (根據(jù)學生回答,教師引導歸納。)

    2.出示目標樹,并板貼。

    ⑴能回答問題,能給課文分段。

    ⑵能用“隱隱約約”造句。

    ⑶掌握背誦的方法。

    ⑷能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前提測評

    1、哪位同學還記得我們用什么方法學懂第二、三自然段。板貼在目標樹的樹根部:學習方法:⑴明地點。⑵看景色。⑶理解欣賞。三、導學達標

    (一)用學習第二、三自然段的方法學習第四自然段。

    聽課文錄音。

    練習:①用“”畫出地點變換的句子。

    ②用“∽∽∽∽∽”畫出登上石壽山,眼前呈現(xiàn)怎樣的景色的句子。

    2.學生回答,師生共同訂正,并板書:

    宮墻、昆明湖、城樓和白塔。

    3.出示句子,并理解欣賞。

    “蔥郁的樹叢,掩映著黃的、綠的、琉璃瓦屋頂和朱紅的宮墻!

    指名讀。

    出示從萬壽山上看到的景色的視頻、圖片。

    體會顏色美:a、蔥郁的樹叢是什么顏色?(一片綠色)

    b、一片綠色中出現(xiàn)了什么顏色?(黃色、綠色、朱紅色)

    ④體會形態(tài)美:a、掩映是什么意思?

    b、掩映一互相遮掩、互相襯托。

    c、指導看圖:什么和什么相互掩映?

    ⑤指導朗讀。要求掌握好:掩映、黃的、綠的、朱紅的這幾個詞的語速和語調,把綠樹與宮殿互相遮掩相互襯托的顏色美、形態(tài)美讀出來。

    4、出示“正前面,昆明湖靜得像一面鏡子,綠得像一塊碧玉游船、畫舫在湖面慢慢地滑過,幾乎不留一點兒痕跡!

    指點名讀。

    出示昆明湖的視頻、圖片。

    把昆明湖比作什么?(把昆明湖比作一面鏡子、一塊碧玉)這兩個比喻寫了昆明湖什么特點?句子中哪兩個詞概括了這兩個特點?(靜、綠)

    “滑”是什么意思?(——在光溜溜的表面上溜動)

    為什么課文寫游船,畫舫在湖面上前進,用“滑”而不用“劃”?滑——游船、畫舫輕輕地在光滑的湖面上溜過,使湖面保持平靜。劃——用力揮槳使船前進,水漾起波紋,打破了昆明湖的平靜。

    指導朗讀:要求讀得舒緩,讓人感到昆明湖的靜。

    出示:向東遠眺,隱隱約約可以望見幾座古老的城樓和城里的白塔。

    遠眺是什么意思?(遠眺——往遠處看的意思。)

    隱隱約約是什么意思?(隱隱約約——看得不太清楚。)

    “隱隱約約”和“遠眺”有什么關系?

    隱隱約約與遠眺有因果關系。因為遠眺,所以遠處的景物只能看得隱隱約約,作者用詞注意前后的照應,用詞是多么準確啊!

    ④齊讀句子。

    (二)學習第五自然段

    導入:從萬壽山下來,作者又到了什么地方?看到了哪些景物呢?帶著這些問題,我們一起學習第五自然段。

    出示練習:

    用“”畫出作者游覽地點變換的句子。

    昆明湖上主要有、等景物。

    十七孔橋是什么樣的?請用“∽∽∽∽”畫出有關句子。

    自由朗讀,同位討論共同完成練習。

    4.提問檢查:①從萬壽山下來,就是昆明湖。

    ②板書:昆明湖、長堤、小島,十七孔橋。

    5.出示句子:這座石橋有十七個橋洞,叫十七孔橋:橋欄桿上有上百根石柱,柱子上都雕刻著小獅子。這么多的獅子,姿態(tài)不一,也沒有哪兩只是相同的。

    齊讀

    出示投影十七孔橋的視頻、圖片。

    這個句子介紹了十七孔橋的什么特點?

    (橋洞多、石柱多、獅子多)

    思想教育:這是勞動人民智慧的結晶。

    指導朗讀:讀出民族自豪感。板貼:民族自豪感。

    (三)學習第五自然段

    齊讀

    這一段在全文中有什么作用?

    (總結全文,與開頭照應)

    充分利用板書,總結全文,給全文分段。

    全文有幾個自然段?

    每個自然段寫什么?

    作者主要游覽了幾處地方,哪些自然段是介紹同一地方的景物?

    課文應分幾自然段,怎樣分段?請同學們按作者的游覽順序用“‖”給課文分段。

    要求:先獨立思考,再四小組討論。

    師生共同板書訂正:1————一段

    2————二段

    3三段

    4、5————四段

    6————五段

    四、達標測評

    (一)用“隱隱約約”造句。

    理解詞語:隱隱約約——看得不太清楚。

    齊讀課文例句。

    3.補充句子完整。

    ①我站在白云山向西遠眺,隱隱約約可以看。

    ②初冬的早晨,晨霧迷漫,我走在上學的路上,隱隱約約。

    ③夜幕降臨,萬家燈火,我站在陽臺上,隱隱約約看見。

    ④清晨,我走在林間的小路上,隱隱約約聽到樹叢中。

    4、小結哪幾種情況下用“隱隱約約”一詞。

    看遠處的景物。

    煙霧影響視線。

    光線不足的情況下。從遠處傳來的聲音或傳來的聲音很微弱。

    5、口頭造句。

    (二)指導背誦方法。

    我們用什么方法背誦第二自然段?

    板貼在目標樹根部分:理清順序,分層記憶。

    第四自然段有幾句話,可分層進行記憶。

    根據(jù)回答歸納,第四自然段有五句話,可分四層記憶:

    第1句:交待地點,總概括。

    第2句:向下望。

    第3、4句:向前望。

    第5句:向東遠眺。

    4、自由分層練習背誦。

    五、小結學習情況,布置作業(yè)。

    在造句本上,用“隱隱約約“造句。

    背誦課文第四自然段。

    附全文板書:

    10、頤和園

    長廊:長、美、奇、

    佛香閣、排云殿

    萬壽山

    宮墻、昆明湖、城樓和白塔

    昆明湖:長堤、小島、十七孔橋。

    同步訓練

    一、寫出下列各字的筆順、筆畫。

    殿

    二、在括號里填寫意思相近的字,組成詞語,再理解它們的意思。

    1.湖( )山( ):

    2.( )臺( )謝:

    3.神( )氣( ):

    4.( )雕( )刻:

    三、按下列要求填空并回答

    1.頤和園的“頤”字,讀作yì是否正確?應讀作?套值淖蟀氩糠质,它與“臣”字有什么區(qū)別?

    2.神清氣爽的“爽”字,用部首查字法應查( )部。該字的筆順是:

    3.蔥郁的“蔥”字,用音序查字法應查的音節(jié)字母是( )。該字的下半部分容易和( )字相混淆。

    四、用下列詞語造句

    1.聳立

    2.隱隱約約

    五、課外趣題

    1.讀下面一段話,概括段意。

    頤和園擁山抱水,絢麗多姿。濃綠的萬壽山聳立在昆明湖的北畔。在一片湖光山色

    之間,點綴著許多殿堂、樓、閣、謝、亭、橋等精美的建筑。這些建筑的風格各具特色。全園布局可分為政治活動區(qū)、生活區(qū)、居住區(qū)和風景游覽區(qū)。

    2.按下面的順序,向家人介紹頤和園的景色特點。

    長廊(長、美)

    萬壽山腳下(仰望)佛香閣,排云殿

    近屋頂、宮墻

    山上(府視)中昆明湖

    遠城樓、白塔

    昆明湖長堤垂柳、石橋

    小島綠樹、宮殿

    十七孔橋石獅

    3.按一定順序寫出家鄉(xiāng)的景色特點(照第2題樣子寫)。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