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wǎng)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憫農(nóng)》教學設計資料

    新學網(wǎng) > 語文 > 蘇教版一年級下冊 > 憫農(nóng) > 憫農(nóng)課堂實錄

    教學目標:

    1、通過看圖和朗讀,使學生理解古詩意思。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進一步鞏固給熟字加偏旁的識字方法。

    4、指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1、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2、正確流利地朗讀古詩,背誦古詩。

    教學難點:

    指導學生結(jié)合生活實際理解詞句,理解古詩意思。培養(yǎng)學生的分析能力。

    教學過程:

    一、啟發(fā)談話。

    1、同學們,誰還記得《鋤禾》這首古詩?能給大家背一背嗎?

    2、這首詩選自《憫農(nóng)二首》,是唐代詩人李紳寫的,這節(jié)課我們來學習第二首,板書課題:憫農(nóng)(二)

    二、學生自學

    1、投影列出學習的步驟:

    (1)借助漢語拼音讀古詩。

    (2)借助工具書,查一查不認識的字,理解意思。

    (3)提出不懂的問題。(把問題在書中標寫出來)

    2、學生進行自學,教師深入到學生中間,回答疑難,解決問題。

    三、相互交流學習情況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粒、顆、閑、夫、餓、死”指名讓學生讀生字,對讀得不準確的地方及時提醒糾正。

    2、結(jié)合學生遇到的難字說一說記憶字形的方法,教師板書。

    死:第四筆是點,第五筆是撇。

    餓:熟字“我”加上“饣”就是餓。

    顆:熟字“棵”去掉木字旁,換上頁字旁,就“一顆星”的‘顆’。

    3、動手書空,教師進行板演,易錯的地方用彩色筆標出來。

    4、師生共同介紹作者:李紳是唐代詩人!稇戅r(nóng)二首》是李紳流傳下來的最杰出的作品,思想內(nèi)容深刻,對比鮮明,富有哲理。

    5、理解字意(結(jié)合學生提出的問題進行理解,讓學生先說一說意思,相互補充,用投影羅列出來)

    粒:像米一樣細小而成顆粒狀的東西。

    粟:谷子,小米。這里泛指糧食的種子。

    顆:小而圓的東西。

    閑:無事可做;空閑。

    夫:和農(nóng)組成農(nóng)夫,意思是:農(nóng)民。

    猶:還。

    餓:肚子里沒有食物。

    死:沒有了生命。

    四海:我國古代認為中國大地四面有大海,所以用“四海”或“四海之內(nèi)”指全國或全世界。

    6、理解每句詩的意思(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意思,教師及時進行幫助指導)

    春種一粒粟:春天種下一粒谷物的種子。

    秋收萬顆子:秋天收下千顆萬顆的糧食。

    四海無閑田:天底下沒有一畝閑荒的土地。

    農(nóng)夫猶餓死:仍然還有不少農(nóng)民吃不飽肚子而被餓死了。

    7、讓學生自己練習說說全詩的意思。(先自己說一說,遇到問題主動與同學交換意見,或者向教師請教。)

    8、請學生在全班說說全詩的意思,其他同學進行評價。(鼓勵學生開展相互間的評價,及時補充,形成生生互動的氛圍)。

    四、指導朗讀

    1、聽配樂朗讀,然后讓學生談談自己的體會。

    2、與小組成員一起練習朗讀,相互評議,推選一名同學參加班級展示。

    3、小組選派代表在全班參加朗讀競賽,然后評議出最佳選手。

    4、全體同學伴著音樂進行朗讀。

    五、練習鞏固

    1、練習按照田字格書寫漢字。

    粒:左窄右寬,“立”字略短。

    顆:左右﹑寬窄﹑高低﹑長短一樣,“果”字的最后一筆是點。

    2、比一比,再組成詞語寫下來。

    天( )拉( )一顆( )

    夫( )粒( )一棵( )

    3、背誦古詩

    (1)自己練習背誦

    (2)指名背誦

    六、總結(jié)本課學習情況

    七、布置作業(yè)1

    1、在生字本上抄寫難字。

    2、背誦古詩,讓家長評分,記錄在書上。

    附:板書設計:

    1 憫農(nóng)(二)

    李紳

    難字:顆 閑 餓 死

    第二課時

    教學目的:

    1、通過看圖和朗讀,使學生進一步理解古詩的意思,知道勞動人民是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封建社會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2、指導學生欣賞詩句,體會作者的思想感情。

    3、培養(yǎng)學生的想象力和表達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知道勞動人民是財富的創(chuàng)造者;封建社會的制度是不合理的。

    教學過程:

    一、復習鞏固

    1、教師出示生字卡片,開火車讀生字并組詞。

    2、同桌之間互相聽寫詞語,寫完后,同桌之間對照課本進行相互評議。

    3、背誦古詩:全體同學一起背誦,指名背誦。

    二、進一步理解古詩的意思

    1、讓學生說說這首詩的意思。

    2、提問:讀懂了詩的意思,你有什么感受?

    (1)學生默讀古詩,一邊讀一邊在書中畫一畫有關的語句。

    (2)自己組織語言練習說一說。

    (3)結(jié)合自己的體會說一說

    (學生可以結(jié)合詩句的內(nèi)容說明:農(nóng)民在萬物生長的春季撒下了種子,他們要為莊稼澆水﹑施肥﹑除雜草,每天是臉朝黃土背朝天,風吹日曬,到了金色的秋季,勞動人民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辛勤勞動換來了糧食的豐收,但是他們不能享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社會財富,他們吃不飽﹑穿不暖,乃至餓死﹑不能生存下去。)

    (結(jié)合插圖的內(nèi)容說明:這農(nóng)民一家人各個骨瘦如柴,穿著破舊的衣衫,那位婦人的懷里抱著一個嗷嗷待哺的孩子,農(nóng)夫站在一邊面露難色,無可奈何。)

    3、教師小結(jié):

    作者巧妙地運用了二十個字,就揭露了當時的社會,不合理的社會制度。勞動人民用自己的雙手,用自己的辛勤勞動創(chuàng)造了那么多的社會財富,他們是值得歌頌的﹑贊揚的。但是他們沒有權力享用自己創(chuàng)造的社會財富,不合理的社會使他們貧困無助、凍死餓死﹑不能生存下去。這不合理的社會制度是遭人痛恨的。

    三、朗讀古詩

    1、配樂聽老師范讀并評議誦讀情況。

    2、伴著音樂自己練習朗讀。

    3、在小組內(nèi)參與朗讀,互相學習。

    4、師生共同有感情地誦讀古詩。

    四、練習鞏固

    完成書中的第4題。

    五、總結(jié)

    六、布置作業(yè)

    1、檢查第4題,進行自評。

    2、把《憫農(nóng)二首》背給家人聽。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