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的:
1、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學會本課生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會用“疏忽”、“倍感親切”造句。
3、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4、觀察一種自己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
教學重點: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課文。
2、理解課文內容,會用“疏忽”、“倍感親切”造句。
教學難點:
憑借課文具體的語言材料,懂得鳥是人類的朋友,激發(fā)學生對鳥類、對大自然的熱愛。
教具準備:
投影片、錄音機或多媒體設備
課時安排:三課時
第一課時
一、導入新課
1、激趣導入:
讀了課題,你想問些什么問題呢?(生自由提問)
板書課題:鳥語
齊讀課題。
過渡:今天,老師就和大家一起去看一看小作者從鳥的語言中聽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二、初讀課文
1、學生自學,自學流程如下:
(1)自由讀課文,力求讀得正確、流利。
學生自由練讀,亦可同桌互相聽讀。
(2)劃出生字新詞,讀準生字字音,找出自己識記本課生字的方法,嘗試理解文中新詞的意思。
學生可以借助工具書,結合上下文,或者小組討論交流,給不理解的地方做上記號。
(3)再讀課文,說說你讀懂了什么,有什么感受,嘗試給課文分段?蓵嫣岢鲎约河龅降膯栴}。
學生可以小組討論,亦可自己思考。
2、交流:
(1)指名讀課文,注意引導學生讀準字音,讀好一些較長和較難的句子。
(2)引導學生讀準生字字音,交流自己識記生字的方法,嘗試說說自己對一些生詞的理解。
通曉 矯健 催促 無拘無束 疏忽 預報 應驗 呆楞楞
(3)說說自己讀課文的所得,也可提出自己在讀課文的過程中遇到的問題。
教師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讀一讀自己喜歡或讀得好的句段。
4、分組練讀課文,加深體會課文內容。
在學生充分感悟課文內容的基礎上,引導學生給課文分段。
第一段(第1-3)自然段):“我”從小就愛鳥,愛聽鳥語,并想通曉鳥語。
第二段(第4-11自然段);“我”從鳥兒們的語言中悟出了許多做人的道理。
第三段(第12自然段)鳥是人類的好朋友。
三、布置作業(yè):
1、練寫本課生字新詞,完成課后描紅。
2、練讀課文。
3、比一比,再組詞。
治( )催( )碌( )預( )
冶( )摧( )綠( )碩( )
第二課時
一、學習第一段
1、指名讀課文第一段。
2、出示:
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啊!
小組討論:
(1)說說從這句話中你體會到了什么?
(2)從文中哪些句子還可以看出作者愛鳥,愛聽鳥語和想聽懂鳥語?
(3)你能讀出小作者的這種感嗎?
交流,相機引導學生講述自已課后搜集的關于公冶長的故事。
過渡:
于是,小作者便經常試探著和鳥兒接近,跟它們交談,那么作者又從鳥語中聽懂了些什么呢?我們來學習第二段。
二、學習第二段
1、學生自由朗讀第二段。
2、小組合作學習。
出示小組學習目標:
(1)選擇小作者和一種鳥對話的內容進行學習。
(可分為:a、布谷鳥b、喜鵲c、其他許多鳥三組進行)
(2)通過具體的語言體會小作者對這種鳥的喜愛。
(3)說說從這種鳥的語言中小作者悟到了什么?對你有什么些的啟發(fā)?
(4)練讀本小組選學的段落,讀出感情。
3、小組學習,師巡視指導。
4、交流:
(1)各小組匯報學習情況。
每組可指名一生匯報,其他同學可以進行適當?shù)难a充。
(2)交流時重點引導學生理解:
a、小作者在同布谷鳥的“對話”中懂得了要做一個“勤勞刻苦”的人。
b、小作者在傾聽喜鵲的叫聲中,懂得了人對生活和未來要充滿信心和希望。
c、小作者在從其他許多鳥的叫聲中,明白了各種道理。
(3)檢查各組的朗讀情況。
各組可采用不同的讀書方式,在讀的同時相機引導學生說說自己的內心感受,加深學生對課文內容的理解。
三、學習第三段
1、出示:
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
2、指名讀,說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3、為什么說“鳥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結合剛才的學習談談你的體會?
四、總結課文
1、學生朗讀全文,加深對課文內容的體會。
2、“鳥語”指什么?
(鳥兒的語言既指有聲的語言,也包括無聲的語言。比如文中第七自然段提到從燕子、大雁、蒼鷹那里懂得的道理,這個就可以理解為從鳥兒無聲的語言(肢體語言)當中獲得的。)
五、布置作業(yè):
1、練習有感地朗讀課文,嘗試背誦課文。
2、在日常生活中你還從哪些鳥的身上學到了做人的道理,想一想,準備下節(jié)課交流。
3、按課文內容填空。
從( )的燕子那里,我( )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 )的大雁那里,我( );從( )的蒼鷹那里,我( )……
4、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和叫聲,或圍繞“愛鳥周”的活動,寫一封愛鳥護鳥的倡議書,來呼吁大家一起保護鳥。
第三課時
一、檢查課文朗讀情況,相機進行造句訓練
1、指名分段讀課文。
2、把你讀得最好的段落讀給大家聽。
3、相機進行造句訓練。
一想起布谷鳥那充滿深情的聲音催促,我在學習上還真不敢疏忽怠慢!
(1)學生說說自己對“疏忽”一詞的理解。(讓學生在讀中體會語境)
(2)自已嘗試進行造句。
(3)交流評議。
(4)按相同的方法完成對“倍感親切”的造句訓練。
二、學習文章寫法,進行拓展練習
1、本文寫小作者從鳥的身上想到了很多,在寫布谷鳥和喜鵲時敘述詳細,而在寫其他鳥時則比較簡略。
拓展練習一:
在作者所寫的其他鳥類中選擇一個依照前文進行詳寫,如:可以寫自己同燕子的對話,也可以寫自已觀看大雁的飛行。要求寫出自已的真情實感,同時還可結合自己日常生活中的具體事例。
(1)學生練寫。
(2)交流評議。
2、本文寫了很多種的鳥,作者都能抓住它們獨特的地方,給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拓展練習二:
仔細觀察一種你喜愛的鳥,抓住特點,寫出它的樣子或叫聲。要求語言準確、通順。
(1)學生練習完成訓練。
(2)交流評議。
(本次練習可根據(jù)上課時間進行安排,亦可安排在課外完成)
三、指導背誦
1、指導背誦2、3自然段。
邊讀邊記,作者先寫什么,再寫什么?
2、第4~11自然段引導學生借助語言文字在頭腦中構成的畫面幫助記憶。
3、學生練背。有條件的可當堂試背。
四、布置作業(yè):
1、選擇兩個拓展練習的其中一個寫下來。
2、背誦全文。
板書:接近 交談
鳥語 傾聽 猜想(豐富)
人類的朋友
童話故事《獵人海力布》
附錄1:《鳥語》一課最后幾句話: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搏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 最后的省略號還可以填什么內容?
從銜石子填海的精衛(wèi)那里,我知道了人要有堅持不懈的恒心;
從反哺的烏鴉那里,我懂得了什么是親情;
從學舌的鸚鵡那里,我明白了反復練習必能成才!
從勤勞的啄木鳥那里,我知道了什么叫一舉多得!
從飛越千山萬水的鴿子那里,我學到了永往直前的精神!
從晝歇夜行的貓頭鷹那里,我看到了揚長避短,獲利多多!
……
附錄2:公冶長的故事
從前有個人叫公冶長,他懂得鳥語。所以沒事的時候,很多鳥都找他聊天。一天院子里飛來一只烏鴉,烏鴉一飛到院中就急急地叫道:“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死了個大綿羊,你吃肉來我吃腸! 公冶長一聽就三步并兩步跑到南山腳下,一看果然路邊躺著一只大肥綿羊,似乎是被什么人射死的,但奇怪似乎射死它的人還沒來得及找到它。公冶長興高彩烈地把大肥綿羊拖回了家,一家人大吃二喝一頓,一高興就把烏鴉的話給忘了,他們竟然把腸子都埋了。
烏鴉生氣了。過了一段時間,它又飛到公冶長家的院子里,急急地叫道:“公冶長,公冶長,南山死了個大綿羊,你吃肉來我吃腸。” 公冶長二話沒說就往南山跑,離很遠就看到南山腳下里三層外三層圍了很多人。他生怕別人把綿羊拖走,就一邊跑一邊喊:“別亂動,那是我弄死的,那是我的! 人們一聽,紛紛給他讓了一條路,公冶長擠進去一看就傻眼了,原來地上躺著一個路倒(老媽解釋語:路倒就是死尸,或凍或餓死的人)。這時縣官發(fā)話了,既然公冶長承認是他弄死的,來吧,把他帶回縣衙,嚴刑侍候。公冶長一路喊冤?h官問你有何冤枉?公冶長說,這全都是烏鴉害的。公冶長就把自己懂得鳥語,及烏鴉如何通風報信的事原原本本地說了一遍。其實縣官早就聽人講公冶長能聽懂鳥語,也半信半疑。今天聽公冶長自己這么說,就吩咐手下人,去爬梯子,把檐下的燕窩中的小燕子抓出兩只來鎖在縣衙的公堂上的一張桌子的抽斗里。這時母燕子回來,見不到小燕子很著急。一聽,原來在縣衙大堂上的一張桌子里傳來小燕子的啾啾叫聲。母燕子急了,飛到大堂上,沖著縣官一陣啁啾?h官問公冶長,你說吧,這母老燕子在說什么呢?公冶長說:燕子媽媽說:‘何冤何仇,為何把我孩鎖在抽斗?何冤何仇,為何把我孩鎖在抽斗?’
縣官一聽也在理,于是就把公冶長給放了。
附錄3:公治長(前519~前470),名長,字子長,春秋時齊國人,亦說魯國人。自幼家貧,勤儉節(jié)約,聰穎好學,博通書禮,終生治學而不仕。為孔子弟子、七十二賢之一,名列弟20位。因德才兼?zhèn)洌顬榭鬃淤p識。
相傳公冶長能通鳥語,并以此無辜獲罪?鬃映鲇趯χT侯開政的不滿,又因對公治長身陷囹圄而痛惜,便說:“公冶長雖在縲紲之中,非其罪也。”并將女兒許他為妻。公冶長婚后,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叫子犁,早亡,一個叫子耕。
公冶長一生治學,魯君多次請他為大夫,但他一概不應,而是繼承孔子遣志,教學育人,成為著名文士。公冶長墓,座落在諸城市馬莊鄉(xiāng)錫山子(原名公冶山)東南麓。公冶長書院,在今安丘縣城頂山。唐朝曾追封公冶長為莒伯,北寧追封其為高密侯。
附錄4:寒江雪柳
《鳥語》第四節(jié)的對話歸屬
本課語言活潑生動,富有童趣。第一課時的教學主要以讀通課文,了解文章脈絡為主。教學時進行得比較順利。不過在進行文章脈絡整理的過程中,有一位學生提出不知道第四節(jié)從哪兒到哪兒。仔細看了他們的劃分小節(jié),發(fā)現(xiàn)孩子們都把我和布谷鳥的猜想對話畫成了一個一個的自然小節(jié)。
春天,布谷鳥飛來了。它們那“布谷,布谷”的親切啼叫,分明是催促人們快快出工呢!我最喜歡跟布谷鳥對話了:
“你做什么?”
“種田織布!
“你喜歡什么?”
“勤勞刻苦!
于是就與孩子們共同討論這幾句話該單獨分節(jié),還是都應該歸屬第四節(jié)?
引導孩子們從文章內容,以及文中的標點上思考。很快孩子們就發(fā)現(xiàn),在對話的上面“我最喜歡跟布谷鳥對話了:”用的是冒號,都意識到這一段對話是“我”最喜歡跟布谷鳥對話的內容,應該歸到第四節(jié)中,不能單獨成段。
再引導孩子們思考:我們前面學過不少的以單獨對話為主的句子,都是獨立成段的。這中間有什么不一樣的嗎?想通過對比讓孩子們更清楚地認識到這樣做的原因。
和孩子們一起翻到第14課《我不是最弱小的》4、5、6節(jié),孩子們邊讀邊看邊想:得出這三節(jié)應該獨立成節(jié)。因為它們每一節(jié)都有提示語,而且意思相對完整。它們不是上節(jié)(第三節(jié))的內容,而是下面的發(fā)展。
再來看第9課《祁黃羊》中6、7兩節(jié)的對話。
仔細地讀著課文,孩子們又發(fā)現(xiàn)這兩節(jié)雖然沒有提示語,一問一答和鳥語的第四節(jié)中的對話很接近,但它們的意思相對獨立,與上一節(jié)(第五節(jié)),也沒有句式上的關聯(lián)(第五節(jié)已經講完整了,而《鳥語》第四節(jié)中是冒號,說明還沒寫完,這是不一樣的。)不附屬于哪一節(jié),所以還是應該獨立成節(jié)。
于是又順勢看了第二課《第一朵杏花》中的對話。引導學生自己思考,能不能獨成段,找出理由。
……
是誰喊得這么急?他趕忙走出書房,一看,就是前院的那個孩子。
“什么事。俊
“竺爺爺,杏花開啦!”
“什么時候?”
“剛才。”
“是第一朵嗎?”
“是!
……
學生們通過自己讀,思考,很快得出了:這里的對話應該獨立成段,因為每一句雖然沒有提示語,但都是一個完整的意思,而且不附屬于對話上面的內容。
看到孩子們如此肯定,我笑了,他們已經清楚地明白了句子之間的關系了。
做完后,我好好地表揚了那位提問題的孩子們,讓全班都向他表示感謝,因為他的問題,我們今天學到了一個新知識,那個孩子很是激動。
相信通過今天的學習,孩子們會更愛提問題的。
附錄5:鶴舞閑云在2006-5-15 11:30:00的發(fā)言:美好的事物只能打動美好的心靈。如果是一個懶漢,無論布谷怎么啼叫,他也不會覺得那是在提醒他“快快出工”的,如果人的心情相當煩躁,他怎么會覺得喜鵲“喳喳”的叫聲是在報喜呢?面對著大自然,我們需要獻出我們的虔誠,心去感受,這樣才能在平凡中發(fā)現(xiàn)美。
附錄6:
口技歷史
口技:就是演員用口齒唇舌喉等器官來模仿鳥昆蟲等動物的聲音和自然界發(fā)出的各種聲音,以及飛機大炮等軍事演戰(zhàn)場面模仿的惟妙惟肖、以假亂真的程度。再與藝術巧妙融合、以聲情并茂的口技表演藝術使觀眾聽了如身臨其境,得到藝術美好享受。
口技是中國優(yōu)秀傳統(tǒng)節(jié)目,據(jù)史書記載在公元前298年的戰(zhàn)國時期就有《孟嘗君夜闖韓谷關》的口技故事。牛玉亮先生經過五十多年繼承創(chuàng)新,形成了自己獨特的表演藝術風格。在國內,經常為中央首長和來華訪問的各國首腦及來華觀光旅游的各國華僑人演出;在國際上,曾隨中國藝術團赴亞、非、歐、美等三十多個國家演出,受到熱烈歡迎和稱贊。
附錄7:口技表演的錄音
作者:冰山
2005年不尋常的一年,我和我的學生們將完成牛玉亮大師的口技節(jié)目的錄音工作。錄制口技節(jié)目在我們國家還是第一次,錄制多聲道的口技節(jié)目應該說是世界上的第一次,嚴格的說我這樣認真的聽口技表演這也是第一次。作為一個錄音工作者我即感覺到幸運,不感覺到責任的重大。沒有錄制經驗使我們走了許多的彎路,在此向牛玉亮大師表示歉意。我們通過無數(shù)次的實踐,終于摸索出一套錄制口技節(jié)目的經驗,并且從聽覺效果上達到了一個大家認可的標準,也是為了提高我國錄制多聲道技術水平做出了一點點貢獻,我們將錄制口技節(jié)目的過程告訴大家,為研究多聲道錄音的人員提供一些參考,下面簡單的介紹我們?yōu)榱虽浿坪每诩妓龅墓ぷ鳌?/p>
口技節(jié)目大家并不陌生,但是問您口技的歷史?口技的發(fā)聲方法?口技的錄音方法?口技節(jié)目的曲目?等等,您可能就回答不出來了,于是我們從這些方面開始研究口技了。有口技節(jié)目表演的現(xiàn)場我們就去觀看,從聽各種各樣的口技表演,研究口技的表演形式。例如禽鳥的叫聲是口技表演者經常表演的節(jié)目,我們從各種鳥的叫聲中尋找聲音的特點,這些聲音聲聲吸引了我們,特別是牛玉亮大師表演的鳥叫聲使我對鳥產生了特別的興趣,我是從研究和搜集鳥的各種資料開始錄音構思的。我們購買了許多動物世界的光盤,和動物叫聲有關的節(jié)目我都看都聽,自然也不會錯過牛玉亮大師現(xiàn)場的精彩表演絕活——口技。
一次在中國科學技術會堂為全國各地的企業(yè)家慰問的表演上,禮堂里來觀看表演的人很多,應該是座無虛席,我好不容易才擠到了最前排。只聽臺上主持人曹燦在報幕過后,全場的喧鬧都消失了,周圍很靜。只見牛玉亮大師拿著麥克風,站在舞臺中間,一張口、一個話筒只此兩樣工具,表演就開始了。
先是從天空中傳來了小鳥的叫聲,聲聲不止,中間夾雜著各種鳥的叫聲。但漸漸的,把我們帶入了大森林,一個綠色的森林世界鳥的“王國”明顯起來。先是一群山雀的叫聲,好似它們在為什么話題,展開一場激烈的辯論會。黃鸝和燕雀等鳥兒,也一展歌喉,似乎在舉行一場大合唱……這時,各種聲音漸漸止了。噢,原來是全林中最美的鳥兒——百靈鳥,上場了。它先用它那獨特的歌喉上場亮相,然后,又不停地飛來飛去,仿佛在臺上跳舞。這時,在場的觀眾全都沉醉其中,都在默默地贊嘆著,我也非常敬佩他那驚人的技藝。百靈鳥的表演結束了。隨后,烏鴉、黃鸝、山雀、貓頭鷹、杜鵑鳥(布谷鳥)、山雞、蒼鷹,等,各種鳥兒,全都參加了表演,還有許多叫不出來名字的鳥的叫聲,一聲長,一聲短,一聲高,一聲低的呼應交織著。仿佛整林子的鳥兒都在表現(xiàn)著自己,都要參加這次空前盛大的聚會。聲音多而雜,但入耳卻是那么悅耳動聽,有條不紊。我在臺下,也很是興奮,似乎看到了那百鳥爭鳴的盛景。臺下觀眾們早已把自己內心的感情,通過連綿起伏的掌聲表達了出來,就這樣,一場精彩的口技表演就在觀眾的陣陣掌聲和喝彩聲中成為了整場演出的亮點。
這場表演實在是太精彩了,在我沉思回味留戀往返之跡,也不禁對表演者高超的技藝產生了無限敬佩之情。牛玉亮大師的口技表演我一定要利用錄音技術把他錄制下來。似乎把我和口技已經聯(lián)系在一起了,真可謂是功夫不負有心人,我們開始研究如何進行口技節(jié)目的錄制。
口技分為兩種表演方法,其一是利用口就可以表演的內容,如:鳥、禽、獸、嬰兒啼哭等,演員不需要擴聲設備同樣可以表演(當然是指小范圍的)。其二是利用擴聲設備進行表演的內容,如:飛機、大炮、火車、鑼鼓等,演員通過口腔發(fā)出聲音和麥克風的近場效應產生出的效果。這兩種表演都需要演員有深厚的功底。
牛玉亮大師表演的軍營的一天這個節(jié)目,就是反映軍隊軍事演練的全過程,清晨小鳥的歡快叫聲和公雞的啼鳴聲告訴我們新的一天開始了,起床號聲由遠而近,我們的軍人開始了軍事演練,集合的哨聲響起,整齊的步伐行進在祖國的大地,人民軍隊整齊劃一,是我們的堅強后盾。隨后是軍事演練開始,城市上空的警報聲一高一低的起伏響起,指揮官報告城市上空發(fā)現(xiàn)“敵機”,命令防空部隊殲滅敵機,地面部隊配合做戰(zhàn),飛機聲、火炮聲、機關槍聲、直升飛機、地對空導彈交織在一起,“對準目標,將敵人飛機擊落”,“打得好!,打得好!”。敵機被我軍殲滅。軍人高唱“打靶歸來”,一天的軍事演習結束了。
我們錄制這個節(jié)目就采用了一套擴聲設備,為了表現(xiàn)出現(xiàn)場的感覺,我們沒有使用錄音棚,而是在一個普通的教室內,大功率的音響擴聲系統(tǒng)使聲音充滿了整個房間,這個節(jié)目從聲音分布上看由三部分組成,第一部分就是演員的原聲;第二部分是擴聲近場直達聲;第三是環(huán)境效果聲音。我們分別采用多個話筒進行了拾音,并且分為多聲道軌道進行錄制,經過幾次試驗感覺還效果很不錯,比在錄音棚錄制的效果好(錄音棚中錄制沒有3d的空間效果)。經過5.1聲道的相位處理,防空警報聲、留彈炮聲、直升飛機在頭頂盤旋飛過的3d空間聲音感覺十分逼真。
另外一個代表性的節(jié)目就是百靈13套,這是一個傳統(tǒng)節(jié)目,會表演這個節(jié)目的演員在中國為數(shù)不多,百靈13套分為南北兩派,牛玉亮大師將南北兩個派別合二為一,創(chuàng)新了新的百靈13套,錄制的過程中,有許多養(yǎng)鳥的人來錄音棚看錄音的過程,通過監(jiān)聽音箱聽到牛玉亮的表演,那真是活靈活現(xiàn)以假亂真。他們表示一定要購買這個錄音光盤,他們稱贊牛玉亮大師的表演真是太精彩了!太好聽了!。
其他的口技節(jié)目基本上是在錄音棚錄制完成的,這盤節(jié)目有很多是牛玉亮大師的拿手絕活,如:百靈13套、二鳥爭食、鵝鴨之爭、推小車、群雞抱蛋、狗的故事、伐木鋸木等。為了表現(xiàn)出現(xiàn)場的感覺,我們采用了擴聲錄音和本人拾音相結合的方法,其表演的現(xiàn)場感完全可以達到以假亂真的效果。百靈13套是個傳統(tǒng)節(jié)目,是養(yǎng)鳥人壓鳥的好樣板,目前鳥市上沒有一盤百靈13套的錄音帶,更談不上cd了,這次我們錄制成為了dts-cd 5.1聲道和立體聲兩個版本采樣頻率采用的是96/24hz,完全達到了dvd的最高標準。
口技錄音的難度是很大的,關鍵是沒有可以參考和借鑒的經驗。通俗歌曲、戲曲、音樂我們都錄制過,經驗也很多?诩紡膩頉]有前人錄制過,口技現(xiàn)場表演的vcd我們看了幾個,錄音效果都很不理想。如何表現(xiàn)出口技的聲像效果和真實感是我們研究的重點,既然是口技模仿就應該是牛玉亮大師的真功夫,就不能依靠后期的效果處理,所有要采集聲音是我們研究的重中之重?诩间浺羰1年前就開始了,早期的錄制是按照傳統(tǒng)的錄音方法,錄制完成后發(fā)現(xiàn)我們錄制的素材全部不能使用,為什么呢,現(xiàn)場雜音很多、失真嚴重沒有空間感覺。錄音軟件雖然可以進行后期的降噪處理,但是感覺上還是缺少了許多真實的現(xiàn)場效果。后來我們改變了錄音方法,對每一個聲音的采集我們都要進行精心的設計,環(huán)境、話筒、音響、軟件一個都不能馬虎,經過多次的錄音實踐,我們摸索出一套可行的錄音方法,錄制的結果牛玉亮大師是滿意的。這樣我們才松了一口氣,可以踏實一些。由于經驗不足還有許多值得探討和研究的地方,希望關心和愛好口技表演和錄音的朋友聽了光盤后提出寶貴意見。錄音的方法我們將編寫“多聲道錄音實戰(zhàn)”一書,詳細介紹錄音的全過程。
最后我們希望這個口技節(jié)目能夠早日成為商品,在中國的音像市場上填補一個空白。我們還會將牛玉亮大師的口技錄制成為視頻教學光盤,為繼承和發(fā)揚中國的傳統(tǒng)的口技藝術做出我們貢獻。
雖然光盤還沒有發(fā)行就有許多養(yǎng)鳥人和口技愛好者向我們要牛玉亮大師的錄音了,音響發(fā)燒友也紛紛來電話咨詢何處能夠買到牛玉亮大師表演的口技錄音,我們正在緊鑼密鼓進入后期的出版前準備工作,希望2005年12月前能夠投入市場。 2005年9月8日
附錄8:資源提供者:高子陽
研究是我們的好朋友
——《鳥語》教學思考
《鳥語》這一課,孩子們是喜歡的,因為他們閱讀后就會自動發(fā)現(xiàn)這篇文章有意思的地方,比如公治長是通曉鳥語的專家,明白“人有人言,鳥有鳥語”;能很快找到警醒自己的那最有價值的語言:“從終日忙碌的燕子那里,我認識到勤勞的可貴;從飛行整齊的大雁那里,我懂得了紀律的重要;從抨擊風雨的蒼鷹那里,我學到了勇敢頑強的精神……”;還能與作者一起享受“我多想做一個通曉鳥語的‘公冶長’啊!即使得不到大肥羊的犒賞,能跟鳥兒談談心,聊聊天,結為好友,聽它們講講鳥類王國的趣事,也是很快意的。于是,我便經常試探著和鳥兒拉近,跟它們交談。”…… 這篇文章比較長,怎么引導學生學完這一課有著更大的收獲呢?我反復讀這篇文章,我覺得這篇文章給予學生一種研究。從這篇文章可以看出作者的確成了研究“鳥語”的專家。寫這篇文章,作者把爺爺說的故事拿來了(關于公冶長懂得鳥語的故事是非常有意思的,課文只是講了一點,公冶長也是一個名人,是孔子的女婿,他其實在故事中的角色是個不守信的人,我們可以把故事講完),作者與布谷鳥接近了(課文寫的非常詳細),作者還用了“據(jù)說”一詞,即收集了報喜鳥——喜鵲的語言,最后還有畫眉、蘇鶯、百靈、燕子、大雁、蒼鷹……我們把這些信息集中在一起,與學生共同討論,便可以得出:我們要認識某一事物,要想成為專家,不去多角度的收集信息,不陶醉于其中,不去思考自己的研究有什么好處,那肯定不能成功。也就是說,這一課其實給四年級學生一個成功公式!傍B兒的確是我們的好朋友哇!”等于什么?答案不就是作者的研究獲得的資料及自己想法嗎?
研究螞蟻,我們會從螞蟻中得到啟發(fā),研究一棵樹,我們也能發(fā)現(xiàn)到許多東西。可以這么說,任何研究,對于個體來說,都會有著收獲。研究鳥語,收獲到什么?“大肥羊”、聽趣事、快意、不敢疏忽怠慢、說不出的高興、盼著喜事降臨、希望和安慰、增添樂趣、勤勞的可貴、紀律的重要、勇敢頑強的精神……想想文中這些收獲,不就是“物質與精神”的雙豐收嗎?利用“鳥語”引領學生研究吧!因為任何一個真正的研究者,最終都會有雙豐收。
也許有人說,這樣教學是不是脫離了語文的本意?我個人認為,這樣教學不是空洞說教,而是建立在學生反復閱讀的基礎之中,也就是說,學生如果不能走進文本,不能熟悉文本,合上文本,不能用自己的語言去說、去寫,上面的教學是不好進行的。語文教學必須要考慮工具性與思想性的統(tǒng)一。我想這一課學完之后,學生剩下的應該是“研究”,才能夠真正體現(xiàn)出工具性與思想性的統(tǒng)一。過去,我聽過幾位老師上這節(jié)課,他們的教學大都集中于講解課文,讓學生理解最后兩個自然段上,其實這是一種思想的接受性教育,并不是真正的探究性教學,當然也有老師把精力放在寫布谷鳥的那一部分,這一部分寫的非常具體,對引導學生把文章寫具體有一定的好處,其實學生進行“研究”了,寫文章就更容易做到具體。另外,從數(shù)張考試卷上可以看出,好多命題者把倒數(shù)第二段命為根據(jù)課文填空題型,也許這種命題沒有什么錯,但這卻誤導了許多老師把重點放在此處,如果命題者不這么命題,從“研究”的角度來命題,我想老師一定會從“研究”的角度來思考。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