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對照畫面,了解課文描寫了哪些內容,感受《清明上河圖》的藝術價值。
3.培養(yǎng)“圖文對照讀懂課文”等自學方法。激發(fā)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教學重點、難點:
通過閱讀課文和觀察畫面,初步了解《清明上河圖》的內容和藝術價值,繼續(xù)培養(yǎng)學生熱愛祖國傳統(tǒng)文化的感情。
教法:引導,直觀法講解
學法:自主、合作、探究、直觀法。
教學準備:課件
課時安排: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談話導入,學習第1自然段
1.揭題:我們的祖國歷史悠久,不但有偉大的思想家老子和孔子;雄偉、堅固而且美觀的趙州橋,還有讓中國人為之驕傲的國畫作品,今天,讓我們一起走近國畫大師張擇端。
2.學生自讀課文,要求讀通順,讀準確。
在讀文的過程中,學生勾畫不理解和讀音難以把握的詞語。
3.檢查自學效果,教師隨機指導。
讀下列詞語:名揚中外 撐船 官吏 形態(tài)各異 毛驢
悠閑 溜達 甚至 拽住了 驚擾
作坊 店鋪 攤販 擺小攤 都城
特別注意多音字“作”、“都”的讀法。
4.理解 “名揚中外”的意思,用這個詞語口頭造句。引導學生知道這幅名揚中外的畫就是指《清明上河圖》。
5.交流對《清明上河圖》的印象,請你說一說。
6.能讀好第1自然段嗎?齊讀。
7.過渡,提問:這幅畫究竟有什么樣的魅力能名揚中外呢?
二、欣賞感知,明確方法
1.課件出示《清明上河圖》,讓學生自由觀賞,注意畫面的細節(jié),談談自己看后的體會。
2.老師激趣:這幅圖到底有什么特別之處?請自己學習課文。
3.方法引導:我們該用什么樣的方法自學課文?隨機板書:圖文對照。
三、看圖讀文,激發(fā)情感
1.默讀2──5自然段,對照圖畫,找一找課文寫了畫面上的哪些內容。可以在組內交流一下。
2.選一個你最感興趣的方面,細細讀一讀,體會體會,說說自己的感受。
3.交流感悟2──5自然段。
(1)讀第2自然段時,重點引導學生看圖上畫了哪些人?(選擇你感興趣的人物多讀讀,并從畫面上找出來,邊讀邊對照)
(2)想象補充省略的人物,以此體會“三百六十行,哪一行的人都畫在上面了!
(3)讀第3自然段,重點也是看圖、讀文、想象補充省略的內容,理解“形態(tài)各異”。
(4)引導朗讀:“畫面上的這些人,有的不到一寸,有的甚至只有黃豆那么大。別看畫上的人小,每個人在干什么,都能看得清清楚楚!睆亩w會畫的內容是如此豐富,張擇端的畫技如此高超。
(5)讀第4自然段,并引導學生看畫面,說說看到了什么,體會畫的生動、精彩。
(6)老師再生動地朗讀這段文字,請學生閉目想象仿佛聽到了什么,進而體會“張擇端畫的畫,是多么傳神!”
四、抒發(fā)情感,運用語言
1.仔細讀文,提問:這里所說的古都風貌指的是什么呢?請你介紹介紹,用自己的話說一說。(回顧前文,將前后內容融合起來)
2.朗讀課文第5自然段。
3.引導學生:欣賞了這樣一幅畫技精湛的神奇的畫,讀懂了這么有趣生動的課文,現(xiàn)在你想說什么?
4.把自己心里的想法記錄下來!
五、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在學習有關文物、古跡、圖畫等一類的文章,指導學生寫“資料卡”,就是一種很好的學習方法。在這兒,教師指導學生制作一張“資料卡”。如下:
師:剛才大家看看圖,讀課文欣賞了一幅了不起的畫。如果你想要把從課文搜集到的信息長久地保存下來,我們可以做一張資料卡。
資料卡
畫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年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作者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大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畫面內容_____________________
歷史價值____________________
3、請學生快速瀏覽課文,填寫資料卡,這是另外一種閱讀學習方法的指導。當要填寫相關內容時,并不需要把整篇文章一一細讀,而是快速瀏覽,尋找自己所需要的材料。
板書設計:
一幅名揚中外的畫 (北宋 張擇端)
基本情況 內容 歷史價值
長:528厘米 人物眾多 800年以前
高:24.8厘米 街市熱鬧 古都風貌
北宋、汴梁 橋北頭有趣 生活情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