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本課是一篇科學小品文,通篇用擬人化的手法向讀者介紹了幾種動物在清潔地球環(huán)境方面的不同本領,通俗形象地說明了動物在保護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方面所起的巨大作用,反映了動物和人類之間的密切的關系。
教學目標:
1.知識目標:會寫8個生字,認識14個生字。
2.能力目標:學習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認識動物在地球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方面所起的作用。
3.情感目標:引導學生課外閱讀的興趣,感受閱讀的樂趣,豐富知識積累。
教學難點:
調動學生閱讀的興趣,在讀中感悟課文內涵。
教學媒體:
識字卡片、小動物圖片。
教學時間:
兩課時。
教學過程及設計意圖:
第一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聯系生活,激趣導入
1.同學們,你們在哪里見過清潔工?
2.動物環(huán)境保護局要招收一批清潔工,聽到這個消息,你最想知道什么?
3.揭示課題。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
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自讀課文,遇到不認識的字可以借助漢語拼音、請教學生和老師等辦法,讀準字音。
2.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教師要及時糾正學生讀錯的字。(同桌互查,教師抽查)
3.再讀課文,思考:有哪些動物前來報名?他們要當哪兒的清潔工?
三、感情朗讀,體會感悟
1.選出最喜歡的小動物,把它的話畫出來。試著讀一讀。
2. 請學生朗讀自己喜歡的小動物的話,教師相機創(chuàng)設情境,指導學生一邊讀出不同角色的語氣,一邊感悟課文內容。
四、角色朗讀,深化體驗
1.學生小組里分角色演讀課文。
2.請學生上臺分角色朗讀全文。
(老師作出點評)
五、布置作業(yè)
1.師生續(xù)演課文。
你們還知道哪些動物有當地球的清潔工的本領?
2.課下查找關于動物和地球的關系的資料。
從學生熟悉的人物入手,理解“地球的清潔工”的含義。
把握兒童的心理,創(chuàng)設情境激趣,為學生興趣盎然地思考、理解奠定基礎。
學生產生讀的興趣后,教師要及時提出讀準字音的要求,體現識字和閱讀的整合。
充分利用學生資源,讓學生在合作中互補識字。
疏通文字,整體感知課文內容,為進一步學習課文打下良好的基礎。
這一環(huán)節(jié)的重點是讀好課文。在教學中,教師創(chuàng)設情境,引導學生繪聲繪色地朗讀。使學生覺得自己仿佛就是文中的小鯽魚、小海鷗……這樣一來既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又讓學生情不自禁地走進教師創(chuàng)設的情境里,為后面的學習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在有聲有色的演讀中,深化對課文的理解。
以續(xù)演課文為引子,激發(fā)學生搜集相關資料的興趣,從而增長知識,開闊眼界。
第二課時
教學過程
設計意圖
一、我是小演員
根據課文中自己喜歡的一種小動物表演課文內容。
二、編童話
1.材料交流與展示。
還有哪些動物可以做地球的清潔工?它們都有什么本領?
2.第二屆動物招聘會上發(fā)生了什么事情?請同學們展開你們想象的翅膀,按照課文的形式編寫童話。
二、鞏固生字
1.認讀生字。
2.選擇自己喜歡的字組詞、造句。
3.指導學生寫字。
重點指導“報、菜、字”的書寫。
加深學生對課文的學習興趣。
通過交流材料,開闊學生的視野,為召開第二次動物招聘會奠定基礎。
在表演中培養(yǎng)學生的口語表達能力,為編說童話故事作準備。
以課文為憑借,以資料為基礎,指導學生編說童話,從而使學生既學習了課文的語言,又增長了知識、開闊了眼界。
指導書寫時,引導學生自己去發(fā)現應該注意的間架結構、筆順筆畫等,從而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寫字習慣。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