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
這首詞是宋朝著名詞人辛棄疾的名作。辛棄疾的畢生志愿就是要北伐中原,恢復大宋江山的統(tǒng)一。他有將相之才而無從施展,不管何時何地,無論所見所聞,種種物象,都會激發(fā)他的報國之志和悲憤之情。建炎三年(1129),金兵南侵,直入江西,隆太后在造口棄船登陸,逃往贛州。47年后,辛棄疾途經(jīng)造口,想起從前金兵肆虐、人民受苦的情景,不禁憂傷滿懷。況且中原至今仍未收復,舉頭眺望,視線卻被青山遮斷;但浩浩蕩蕩的江水沖破重重阻礙,奔騰向前。這既是眼前實景,又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意志,也增強了他爭取最后勝利的信心。但一想到南歸后的遭遇,又愁上心頭,而那“行不得也哥哥”的鷓鴣啼聲,更使他愁上
加愁。全詞一波三折,極盡回環(huán)宛曲之美;善于運用比興手法,筆筆言山水,處處有興寄。
教學目標
1.認識3個生字,會寫2個字。
2.有感情地朗讀并背誦這首詞。
3.結合資料,理解詞的意思,體會詞人的愛國情懷和壯志未酬的愁苦之情。
(一)教學準備
1.了解辛棄疾生平,并拓展閱讀他的愛國詩詞作品。
2.結合資料,大致了解本首詞的意思。
(二)教學過程
1.激情導入
解題并介紹寫作背景,讓學生整體把握詞的情感基調(diào)。
2.檢查預習,指導讀流利。
采用抓尾巴游戲、男女比賽讀。
3默讀,用詞中的一個字來形容作者的心境。
“愁”(板書)
4指導學習詞的上闕和下闋。
抓住重點詞理解,讓學生展開想象。如:郁孤臺 行人淚 望
可憐 遮不住 畢竟 愁余 鷓鴣
這首詞表達的是詞人的愛國情懷,朗讀的過程中要以理解詞句為基礎,了解詞人此時胸中那種悲涼、悲憤的情感。在此基礎上,引導學生試著通過感情朗讀來表現(xiàn)這種感情。(1)“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是千古名句,學習課文時可以從這個句子入手
,引發(fā)對全詞意境的感悟。
(2)辛棄疾此首《菩薩蠻》用極高明之比興藝術手法,表達了深沉的愛國情思,堪稱詞中的瑰寶。
上闋頭句“郁孤臺下清江水”起筆橫絕。由于漢字形、聲、義具體可感之特質(zhì),尤其郁有郁勃、沉郁之意,孤有巍巍獨立之感,郁孤臺三字劈面便呈現(xiàn)出一座郁然孤峙之高臺。詞人調(diào)動此三字打頭陣,顯然有滿腔磅礴之激憤,勢不能不用此突兀之筆。進而寫出臺下之清江水。《萬安縣志》云:“贛水入萬安境,初落平廣,奔激響溜。”寫出此一江激流,詞境遂從百余里外之郁孤臺,順勢收至眼前之造口。而造口,詞境之核心。接著又縱筆寫出:“中間多少行人淚!薄靶腥藴I”三字,直點造口當年事。詞人身臨隆太后被追之地,痛感建炎國脈如縷之危,憤金兵之猖狂,羞國恥之未雪,乃將滿懷之悲憤,化為此悲涼之句。在詞人之心魂中,此一江流水,竟為行人流不盡之傷心淚。行人淚意蘊深廣,不必專言。在建炎年間四海南奔之際,自中原至江淮而江南,不知有多少行人流下無數(shù)傷心淚呵。由此想來,便覺隆祐被追至造口,又正是那一存亡危急之秋之象征。無疑此一江行人的淚中,也有詞人之悲淚。“西北望長安,可憐無數(shù)山!遍L安指汴京,西北望猶言東北望。詞人因回想隆祐被追而念及神州陸沉,獨立造口仰望汴京亦猶杜甫獨立夔州仰望長安。遙望長安,境界頓時無限高遠。然而,可惜有無數(shù)青山重重遮攔,望不見也,境界遂一變而為具有封閉式之意味,歇拍雖暗用李勉登郁孤臺望闕之故事,卻寫出自己之滿懷忠憤。 下闋頭兩句“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寫眼前的景色。贛江原是北流,詞人為抒發(fā)胸懷,不受拘泥,在這里言東流。無數(shù)青山雖可遮住長安,但終究遮不住一江之水向東流。此處若言有寄托,則難以指實。若言無寄托,則“遮不住”與“畢竟”二語,又明顯帶有感情色彩。此詞句句不離山水。試體味“遮不住”三字,將青山周匝圍堵之感一筆推去,“畢竟”二字更見深沉有力。反觀上闋,清江水既為行人淚之比喻,則東流去的江水也有所喻,當喻祖國一方。無數(shù)青山,詞人既嘆其遮住長安,更道出其遮不住東流,則其所喻當指敵人。在詞人潛在的意
識中,當并指投降派!皷|流去”三字尤可體味。故以江水東流喻正義所向。然而時局并不樂觀,詞人的心情也很不輕松!敖碚钣,山深聞鷓鴣!痹~情詞境又作一大頓挫。江晚山深,此一蒼茫暮色又具封閉式意味,無異為詞人沉郁苦悶之孤懷寫照,而暗應合上闋開頭的郁孤臺意象。正愁余,語本《楚辭?九歌
湘夫人》:“目眇眇兮愁予”實為詞人的肺腑之言。楚騷哀怨要眇之色調(diào),愈添意境沉郁凄迷之氛圍。更哪堪聞亂山深處鷓鴣聲聲:“行不得也哥哥!薄肚萁(jīng)》張華注:“鷓鴣飛必南向,其志懷南,不徂北也!卑拙右住渡晋p鴣》則云:“啼到曉,唯能愁北人,南人慣聞如不聞!柄p鴣聲聲,大概是呼喚詞人莫忘南歸的懷抱,也許會勾起他的志業(yè)未就的忠憤,或如山那畔中原父老同胞的哀號吧?結尾兩句寫朝廷一味妥協(xié),久未光復中原,作者心中滿懷愁苦,表現(xiàn)得極其悲涼。
5配樂范讀,學生想象,換角色感悟。
6配樂練讀。
7展示讀
三總結,布置作業(yè)。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