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目標:
1、能結合“次次不落”等重點詞句批注、想象,了解小男孩們?yōu)閷崿F(xiàn)夢想而不懈努力。
2、能用“因為……所以……”的句式表達作者態(tài)度轉變的原因。
3、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做一件事要想獲得成功,就要有堅持不懈、自強自立的精神。
教學重點:理解課文內容,體會做一件事要想獲得成功,就要有堅持不懈、自強自立的精神。
教學難點:聯(lián)系課文內容理解文中最后一句話的意思。
教學過程:
這節(jié)課我們繼續(xù)學習第22課《收易拉罐的小男孩》。
一、復習導入,建立聯(lián)系
學習課文前,咱們也來收收易拉罐。提醒你:集中注意力,看好后大聲叫出它的名字。
1、出示詞語:拖摞拉追
附近折騰
唧唧喳喳整整齊齊蹦蹦跳跳
你收了多少個易拉罐?你們真棒!
看!易拉罐們排者整齊的隊伍又來了,再讀讀。
2、回憶全文,感知大意
下面,請同學們快速打開書回憶一下:這篇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根據提示說說,把課文主要內容說得簡練一些。
(打出填空提示,再指名說一說。)
課文講的是:
小哥倆每個星期天( ),次次不落。他們想靠( ),擁有一輛汽車是小哥倆的一個夢想。
提問過渡:他們想用收易拉罐的錢買汽車,當你第一次聽到這件事時,你有什么想法?你為什么懷疑?課文中的“我”和你一樣,也很懷疑,快讀讀課文,找一找,哪句話寫出了我此時的想法?
二、細讀課文,品味語言
(一)整體感知,品情感變化
1、懷疑
出示句子:
賣易拉罐買汽車?這中間的距離在我看來無疑比從地球到月球還遠。
(1)讀一讀,讀出不可思議的感受。
(2)說說自己的感受。引導學生抓住“比從地球到月球還遠”,談感受,指名讀。
(3)我知道,在美國回收易拉罐不會比中國更賺錢。
在美國1個易拉罐最多也就1角錢,一輛最便宜的汽車約3萬左右。這哥兒倆要收集30多萬個易拉罐。30萬多么驚人的數(shù)字呀!
出示課件:展示易拉罐。我怎么能相信呢?讀:
過渡:我的態(tài)度一直都是懷疑的嗎?后來我什么態(tài)度?
2、支持
出示句子:
突然,我涌上一個念頭,于是追上這哥兒倆,沖著他們說:“嘿,男子漢們,將來你們這輛車就叫‘易拉罐號’吧!”
對比這兩句話,你有什么問題?(為什么有這么大的變化?)
(二)細讀課文,自主學習
過渡:從開始的懷疑、不相信,到后來支持他們,是什么打動了我的心,讓我有如此大的轉變呢?
1、默讀課文6-10自然段,找一找。
預設一:朋友講這是哥兒倆,就住在附近,每個星期天收集鄰居家的易拉罐,已經一年多了,無論是刮風下雨,還是大雪紛飛,次次不落。
(1)默讀這句話,談理解。(抓重點詞句“每個星期天”“已經一年多了”“無論”“還是”“次次不落”,體會小哥兒倆堅持不懈的精神。)
(2)小哥倆們,你們在這種惡劣的天氣下,會遇到什么困難呢?
課件:聽!大風呼嘯而來,路邊的小樹被吹得東倒西歪。此時,你們會遇到什么困難?
外面又下起了大雨,雨點不住的打著大地,打在你們的身上。此時,你們會怎么想?再讀一讀。
(3)每個星期天,其他小朋友在做什么呢?
課件出示圖:他們有的在公園里玩耍,有的在游泳,有的在跳舞,有的畫畫……
引讀:而你們無論是刮風……
(4)想一想,是什么打動了作者,改變了當初的看法了呢?(毅力、堅持不懈、追求自己的夢想的精神)
預設二:他們說是仔細算過的,哥哥達到駕駛車的法定年齡時就能買上車了。
(1)你們知道美國駕車的的法定年齡嗎?(16歲)
對比句子:
他們說哥哥達到駕駛車的法定年齡時就能買上車了。
他們說是仔細算過的,哥哥達到駕駛車的法定年齡時就能買上車了。
(抓重點詞句“仔細”“算”,體會小哥兒倆計劃的周密。)
(2)讀一讀,想想如果你們就是小哥倆,小哥倆你們都會算什么?互相說一說。
出示:他們仔細算過( ),還仔細算過( )……
你有什么體會感受?(為了夢想,定了周密的計劃)
(3)小結:看來,這哥兒倆做事并不盲目,而是經過周密計劃的。
(4)如果媽媽給小哥倆錢,他們會要嗎?為什么?(靠自己,相信自己)
(5)想看看這小哥倆嗎?(出示圖片)他們拉著裝滿易拉罐的車,多么辛苦,為什么還這么高興呢?從哪兒看出來的?讀一讀第10自然段。為什么這么高興?(收獲的喜悅追求夢想的快樂)想象當時的情景,再有感情的讀一讀。
三、升華情感,拓展延伸
1、引讀:課件出示
我看著他們的背影,想起了朋友的話:朋友說……
哥倆的夢想在我心中是那么不可思議:他們說……
但當我聽到小哥倆清脆的童音在靜靜的街上回蕩時,我感受到了他們的快樂和成功的喜悅,于是沖著他們說:嘿,男子漢們,……
2、聽到哥倆的用易拉罐買汽車的夢想,作者前后為什么會有這么大的變化?是什么打動了作者呢?
3、小結:作者眼前的小男孩也變成了男子漢,還給小哥倆的汽車起名叫“易拉罐號!”咱們也來給他們的車取個名字吧!特殊的名字融入了特殊的感情,這里有祝福、有贊美、有敬意,帶著感情再來讀一讀。
四、小結全文,點明中心。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