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材分析:課文介紹了唐代大書法家懷素小時候刻苦練字的故事,對激勵學生發(fā)憤學習、苦練基本功有積極意義。
教學目標: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和背誦第二自然段;學會本課7個生字,認識6個二類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激勵學生學習懷素刻苦練字、好學上進的精神。
教學重、難點:識記本課生字,并能正確書寫。有感情地朗讀和背誦第二自然段,讓學生明白一個人的成才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經(jīng)過長時間的艱苦努力。
教學構(gòu)想:
教學時,以讀來貫穿始終。第一步是聽課文錄音,初步感知課文;第二步是學生自由讀課文,讀準生字,讀通課文;第三步是個別學生朗讀,共同糾正錯誤發(fā)音;第四步是學生再讀課文,并讓學生說說準備向他學習什么;第五步是分自然段精讀課文,讓學生明白懷素之所以成為一個大書法家,是因為他練字不僅認真,而且刻苦;第六步是根據(jù)教師出示的填空再次讀課文,嘗試背誦第二自然段,爭取人人過關(guān)。
教學準備:錄音、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
學習課文,了解課文內(nèi)容,讀寫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看圖激趣。導入新課。
1、出示圖,圖上這個人在干什么?(板書:寫字。)
2、他是誰?你能看出他是什么時候的人嗎?(板書:懷素。)
3、教師介紹:懷素是我國唐代一位非常有名的書法家。
二、錄音范讀,初步感知。
1、聽課文錄音。學生標上自然段序號,畫出課文中的生字新詞。
2、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初讀課文。讀準字音。
1、學生自由讀課文兩遍。要求:讀準字音,讀通句子。
2、讀后檢查生字讀音。(出示卡片。)
古時候 和尚 好學上進 先 這樣 日子一長
有名 書法家,指導學生從平翹舌音、前后鼻音、三拼音等方面來區(qū)分個別生字讀音的異同。
四、個別朗讀,糾正發(fā)音。
1、指名說說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2、指名分自然段朗讀課文,相機正音。
3、指導句間停頓。
(1)這句話比較長,誰能讀好這一句?
(2)教師范讀,畫出符號,指導朗讀。
五、再讀課文,理解大意。
1、(播放音樂。)讓學生在音樂聲中再讀課文。
2、說說你準備向懷素學習什么?
六、教學生字“寫、字、古、書”。
1、出示生字卡片。你用什么方法來記住它們?(相互交流。)
2、給這4個生字找朋友,看誰找的朋友最多。(擴詞。)
3、指導寫字。
(1)教師邊講解邊范寫。
寫:上下結(jié)構(gòu)。“一”禿寶蓋就像一頂帽子,扁一點,寬一點。下面的“l(fā)丁”。上橫左相連,下橫右不連。
字:上小下大。寶蓋頭扁又小。下面是個“子”。豎鉤在豎中線上,最后一橫稍長,比帽子寬。
古:上大下小。起筆橫稍長,第二筆豎中線起筆,稍向左斜。部件“口”寫得扁寬些。
書:獨體字。第一筆橫折扁些,第二筆橫折鉤寬胖些,第三筆懸針豎靠豎中線左一點,筆直豎下來,第四點在左上方。
(2)學生描紅,注意寫字姿勢。
(3)學生練習,教師巡視指導。
4、用這4個字說一個通順的句子。
懷素小時候刻苦寫字,成了古代有名的書法家。
板書設(shè)計:
懷素寫字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讀背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寫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精讀課文,分步理解。
1、指導朗讀理解第一自然段。
(1)指名朗讀,并說一說懷素是怎樣的人?
(2)教師引讀。齊讀。 .
2、指導朗讀理解第二自然段。
(1)懷素從小喜愛寫字,好學上進,這值得我們每個小朋友學習。那么懷素從小是怎樣學寫字的呢?
(2)學生自由輕聲讀課文。指名個別讀。
(3)懷素寫字的態(tài)度怎樣?(非常認真。)啟發(fā)學生練習換詞:很認真、十分認真、特別認真等。在認真前有個“非常”,說明懷素寫字認真得很,讀時要加強語氣。
(4)懷素寫字非常認真,他到底是怎樣寫的呢?
①指名朗讀,并說一說懷素寫字先做了什么?接著做了什么?最后又是怎樣寫的?
②這些動作的順序能顛倒嗎?為什么?
③懷素寫字是不是每次都這樣認真呢?從哪個詞語看出來的?(總是。)
(5)懷素這樣認真寫字,結(jié)果怎樣呢?
(6)齊讀第二自然段。
3、指導朗讀理解第三自然段。 ..
(1)傳說,懷素洗筆的池塘因用來洗筆,池水都變黑了,被人們稱為“墨池”。因為他家里并不富裕,買不起紙,所以就在木板上練習。
(2)指名讀第三自然段。
(3)從哪兒看出懷素練字不但認真、而且刻苦?
①比較“寫呀寫呀”和“寫呀”有什么不同。(讀讀試試” ~
②“日子一長’’到底有多長?要把木板寫穿,該寫多少字呀?要花多少時間呢?真有點數(shù)不清。
(4)齊讀第三自然段。
4、指導朗讀理解第四自然段。
(1)齊讀。
(2)“有名”是什么意思?
(3)懷素為什么能成為有名的書法家?
二、出示填空。嘗試背誦第二自然段。
懷素寫字——。他總是先——,——,再——這樣,懷素的字——
1、自由練說。
2、學生自己背誦第二自然段。
3、指名背誦第二自然段。
4、齊背第二自然段。
三、教學生字“先、日、長”。
1、你用什么方法記住這些字?
2、指導寫字。
(1)教師范寫,重點講述。
先:上下結(jié)構(gòu)。第三筆豎下不出頭。下面是“兒”,不是“幾”。 …
占:先里頭后封口,字形稍長。第一筆豎稍長。第二筆是橫折鉤。
長:獨體字。第三筆豎提,直通而下。最后一筆捺在右上方。
(2)學生描紅,要求做到筆筆到位。教師巡視。
作業(yè)設(shè)計:
把懷素寫字的故事講給爸爸媽媽聽。
板書設(shè)計:
懷素寫字
課后反思:
小河與青草
教材分析:本課是一則寓言,講的是小河與青草的一段對話,學生可以從中可以感受到自然界生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lǐng)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目標:
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復習和鞏固漢語拼音,學會本課6個生字,認識10個二類字,理解由生字組成的詞語;理解課文內(nèi)容,初步感知自然界中許多事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從中領(lǐng)悟到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重、難點:學會本課6個生字,并能正確書寫。有感情地朗讀課文;領(lǐng)悟課文寓意,教育學生做人要謙虛謹慎,要多看到別人的長處。
教學構(gòu)想:
教學中,教師只需重點指導第一次對話,幫助學生理解小河與青草的密切關(guān)系。第二次對話就由扶到放,讓學生通過自學來理解,培養(yǎng)學生的自學能力。另外,由于課文內(nèi)容比較淺顯易懂,在教學時,教師可安排兩次拓展練習,給學生以想像的空間,從而加深對課文的理解。第一次是以其他人的身份學著小河來贊美一下小草,理解由于小草的作用,才會有如此清澈的河水。第二次是想像一下如果小河和小草都很驕傲,那又會是一幅怎樣的情景?從而感知自然萬物相互依存的道理,同時領(lǐng)悟到做人的哲理。
教學準備:錄音、生字詞卡片。
教學時間:2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學習課文,理解課文內(nèi)容。讀寫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看圖導入,揭示課題。
1、出示圖,小朋友們,你們看圖上畫了些什么?你們最喜歡什么?
2、圖上的小河和小草的確很可愛,今天我們就來學習小河與青草的故事。
3、揭示課題:小河與青草。(指導讀準生詞“青草”。注意后鼻音與平舌音。)
二、初步指導。
1、自由讀課文。
(1)要求讀通句子,不丟字,不加字。
(2)給每個自然段標上序號。
(3)畫出由生字組成的詞。
2、檢查自學情況。
(1)(出示卡片。)指名讀,并注意正音。
小河邊 感謝 河岸
碧綠碧綠 喜愛 水分
(2)這篇課文共有幾個自然段?
(3)指名分自然段讀課文。
(4)說說課文講了一件什么事?
三、精讀訓練。
1、教學第一自然段。
(1)看圖。說說圖上的小河和小草是怎樣的?
(填空)( )的小河 ( )的小草
(2)它們是什么關(guān)系呢?(指名讀第一自然段。)
2、比較句子。
(1)彎彎的小河邊,長滿了青青的小草。
(2)彎彎的小河邊,長了青青的小草。
多了個“滿”字說明了什么?
3、指導朗讀。
4、小河為什么會這么清,小草為什么會那么綠呢?(下節(jié)課再研究。)
四、指導寫字。
1、教師邊講解邊范寫。
青: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寬扁,下面瘦長。第四筆橫較長,第五筆是豎。
草:上下結(jié)構(gòu),上小下大。草字頭扁小些,“早”寫得寬大些。
對:左右結(jié)構(gòu),左窄短,右寬長。第二筆變?yōu)辄c。
。鹤笥医Y(jié)構(gòu),左高右低。單人旁瘦長,豎底下要露一點兒,“主”寬大,緊挨左邊。
2、學生練習描紅,要求做到筆筆到位。教師巡視指導。
五、課堂小結(jié):
我們大家要學習河水和小草謙虛謹慎的品格。
板書設(shè)計:小河與青草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理解課文內(nèi)容,學習生字。
學生學習過程:
一、復習導入。
1、教師引讀第一自然段。
彎彎的小河邊,長滿了 。
2、小河為什么會這么清,小草為什么會那么綠呢?讓我們來聽聽它們的對話吧!
二、教學第一次對話。
1、(聽課文錄音。)說說小草對小河說了什么?
2、自由讀,想想小草的話該用怎樣的語氣讀?
3、同桌分角色讀第一次對話。
4、聽了小草的贊美,小河驕傲了嗎?為什么?
5、從哪兒看出小河的清水是由小草帶來的?
6、為了小河的清澈,小草就這樣用細小的根須緊緊地抱住河岸的泥土,你說小草值得小河感謝嗎?
7、指導朗讀第一次對話
8、小草保護了小河的清澈,不僅小河要感謝它,我們?nèi)祟愐惨兄x它。
如果你是愛到小河里游泳的孩子,喜歡到小河邊洗衣的姑娘,愛到小河邊淘米的大嬸,你又會怎樣感謝小河呢?
三、教學第二次對話。
1、(聽課文錄音。)說說小河對小草說了什么?
2、比較句子。
①你長得碧綠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②你長得碧綠的,真讓人喜愛!
如果你是小草,喜歡聽哪句表揚?為什么?
3、同桌互讀,討論。
(1)為什么小草要感謝小河呢?
(2)“要不”是什么意思?
4、指導分角色讀第二次對話。
四、指導寫字。
1、記憶字形。(出示卡片:分干。)
2、指導書寫,注意重點。
分:上下結(jié)構(gòu)。上面“八”蓋住“刀”。注意上邊的部件不是“人…‘人”,捺起筆要略高于撇。
干:獨體字。第二筆橫稍長。第三筆豎從第一橫下筆直地豎下來。
3、學生練習描紅。教師巡視指導。
五、課堂小結(jié)。
1、為什么小河會這么清,小草會那么綠?
2、假如小河是驕傲的小河,小草也是驕傲的小草,那會是什么樣子?
3、正是因為它們的和睦相處,所以——(齊讀第六自然段,突出“更”。)
作業(yè)設(shè)計:
把課文表演給爸爸媽媽看。
板書設(shè)計:
小河與青草
課后反思:
練習6
教材分析:本次練習安排了5個板塊。內(nèi)容包括學用字詞句,說說寫寫,寫好鉛筆字,讀讀背背和口語交際。學用字詞句和口語交際是訓練重點。
教學目標:能學著教材中的方法說說自己所知道的姓。能按先中間后兩邊、先里邊后封口的筆順規(guī)則練習寫字。引導學生認識自然,教會學生解決日常生活中的實際問題。
教學重點、難點 書寫訓練。
教學構(gòu)想:本次練習安排了學用字詞句、寫好鉛筆字和讀讀背背3個板塊的內(nèi)容。教學第一課時,充分運用教材指導學生觀察圖畫,邊看邊教學知識?刹捎脦熍c生、生與生一問一的形式,通過多次交互活動,不但使學生豐富了自己的語言積累,增加了交際能力,同目也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在學寫鉛筆字中,針對學生的年齡特點,重示范、重基礎(chǔ),進行扎實地訓練。
教學準備:多媒體課件
教學時間:兩課時。
第一課時
教學內(nèi)容:完成學用字詞句、兒歌。
學生學習過程:
一、談話導入。
我們每個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姓,你能告訴老師你姓什么嗎?(指名回答。)有的姓,別人一聽就明白;有的姓,同音字很多,容易讓人混淆。到底是哪個姓,別人一下子弄不清,我們有時就要想辦法清楚地告訴別人。
二、指導識字。
1.學生自由拼讀兒歌。
2.指名試讀。注意讀準:張章王黃吳胡李呂。
三、理解兒歌。
1.(課件顯示兒歌。)這首兒歌里講了哪些姓?(學生用筆圈出。)
2.哪些姓是音相同的?哪些姓是音相近的? ,
3.這些相同或相近的姓,是用什么方法區(qū)別的呢?(指名學生說出可利用字的結(jié)構(gòu)進行區(qū)別。)
四、指導朗讀。
1.這首兒歌是用一問一答的形式來表示的,我們要注意讀好問句和答句。
2.同桌分角色讀。男女對讀。分組讀。
五、拓展練習。
1.(課件顯示本題的第二個要求:想一想什么情況下才這樣回答呢?如果問你姓什么?該怎么回答?)學生齊讀要求。
2.誰會用同樣的方法告訴我,你姓什么?(指名說。)
3.你還知道哪些姓也可以這樣回答?(如:雙木林,美女姜等。)
4.如果有的姓不可以這樣問答,還可以用什么方法來介紹呢?(引導學生用組詞。用名人的名字等……)
作業(yè)設(shè)計:
把自己的名字介紹給同學。
把分好組的作業(yè)本,讓每組派一位代表發(fā)一下,看誰發(fā)得又對又快。
把打亂的作業(yè)本平均分成幾份,讓幾位同學進行發(fā)作業(yè)本比賽。
板書設(shè)計:
練習六
九九歌
課后反思:
第二課時
教學內(nèi)容:完成寫好鉛筆字、九九歌
學生學習過程:
一、寫好鉛筆字。
1.審題。
指名讀題,明確題目要求。
2.指導。
(1)學寫生字“小、水”。
①指名讀。
②指名按筆順書空。
③這兩個字有什么共同的筆順規(guī)則?(先中間后兩邊。)
④觀察“小、水”兩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中間高,兩邊低,右邊比左邊高。)
⑤教師范寫“小”和“水”各一個,并講解要點。
⑥學生復習書寫要領(lǐng)。
⑦學生描紅、仿影并注意寫字姿勢,教師巡視。
(2)按上面的學習過程學寫生字“廳、同”。
3.練習。
(1)學生集體書空。
(2)學生在書上臨寫,注意寫字姿勢。
(3)指名上黑板寫這4個字,并集體評議。
(4)展示優(yōu)秀作品,提出存在問題。
二、讀讀背背。
1.審題,讀題。
弄清本題有兩個要求:朗讀與背誦。
2.教師簡要介紹。
一年有二十四個節(jié)氣。一年中最短的一天叫冬至。從冬至那天起,第一個九天為一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一直到第九個九天叫九九。我們的祖先,根據(jù)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編一首九九歌。
教師再向?qū)W生介紹這九個九中的氣候變化。
3.學生借助拼音白讀兒歌,要求讀準讀順。
4.指名讀。分組讀。
5.教師范讀。學生聽清該如何停頓,并作好記號,同時練習讀好它。
6.簡單理解兒歌內(nèi)容。
(1)小組討論解疑。
(2)教師點撥“不出手…‘冰上走”是什么意思,說明了什么。從哪個九開始天氣轉(zhuǎn)暖?你從哪里看出來的?
7.練習背誦,可自由加上自己喜歡的動作。
板書設(shè)計:
小 水 廳
課后反思:
第三課時
教學內(nèi)容:口語交際
學生學習過程:
一、審題,理解題意。
1.指名讀題。
2.弄清本題要求。(一是看圖聽故事,二是練習講故事。)
二、看圖聽故事。
1.談話導人。
今天老師給小朋友們帶來了一位小客人,那就是——小貓。今天老師要把釣魚的故事給大家聽,不過有個要求,請小朋友們聽故事的時候要做到眼、耳、腦并用。眼要看畫面,耳要聽清老師的講述,腦要想像故事的情境、記住主要角色和主要情節(jié)。
2.(多媒體逐幅出示畫面。)教師講故事,學生認真聽。
3.教師再講一遍故事,學生聽完后,大概說說每幅圖的主要意思。
(1)小貓和貓媽媽一起到河邊去釣魚。
(2)蜻蜓飛來了,小貓放下釣魚竿去捉蜻蜓,媽媽釣到了一條大魚。
(3)蝴蝶飛來了,小貓放下釣魚竿又去捉蝴蝶,媽媽又釣到一條大魚。
(4)蜻蜓和蝴蝶又飛來了,小貓接受媽媽的勸告,一心一意釣魚,終于也釣上一條大魚。
4、(顯示第一幅圖)小貓看到蜻蜓飛來了,會想些什么?(先同桌討論,再指名說。)
(顯示第二幅圖。)小貓看到蝴蝶飛來了,又會想些什么?
(顯示第三幅圖。)小貓看到貓媽媽連釣了兩條大魚,會說些什么?貓媽媽又會說些什么?
(顯示第四幅圖。)小貓又看到了蜻蜓和蝴蝶,會怎么想,怎么做呢?
5.再聽老師完整地講一遍故事,重點記住小貓是怎么說,怎么想的。
三、練習講故事。
1、教師重點指導練說第一幅圖,要求學生說出時間、地點、人物,再可加上想像,說出人物的心情。(先指名說,再自由練習。)
2.學生用同樣的方法看圖自由練說其余三幅圖,有困難的舉手提問。
3.教師巡視指導,并解決疑難。
4.鼓勵學生把四幅圖連起來說說,并注意中間的銜接。
5.指名講故事。師生評議,指出改進意見。
6.同桌互相講故事,最好最后能加個完美的想像或自己的感受。
7.把故事講給自己的好朋友聽。
8.小組講故事比賽,挑選一名代表上臺講。
9.開個小小故事會,看誰的故事講得最精彩。進行發(fā)獎鼓勵。
作業(yè)設(shè)計:
把故事講給爸爸媽媽或鄰居的孩子聽。
板書設(shè)計:
小貓釣魚
課后反思: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