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人久久亚洲综合大香线蕉|国产一级中文字幕|午夜福利资源片在线|欧美亚洲综合在线

    新學網首頁 語文 數(shù)學 物理 化學 作文 感動 心靈雞湯 人生感悟 名著知識 成語大全 唐詩 宋詞 名人名言 英文詞典 登錄

    《古詩兩首》教學設計

    山西省太原市五一路小學 李秀英

    新學網 > 語文 > 人教課標本四年級上冊 > 語文四年級上冊 古詩兩首 > 人教課標本四年級上冊 古詩兩首導學案

    教學內容

    《黃鶴樓送孟浩然之廣陵》《送元二使安西》

    教學目標

    1.認識5個生字,會寫7個生字,能深入理解“故人”“煙花三月”“盡”“唯”等詞語的豐富內涵。

    2.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兩首古詩,背誦第一首詩。

    3.理解詩句意思,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人李白和孟浩然依依惜別之情,培養(yǎng)審美情趣。

    4.強化語感訓練,提高鑒賞能力。

    教學重點、難點

    準確理解詩意,想象詩歌所描繪的情境。體會詩中情,讀出詩中情。

    教學準備

    教師:多媒體課件。

    學生:預習課文,并搜集相關資料。

    教學過程

    一、情境導入,揭示題意。

    1.播放名曲《送別》,引導學生回憶讀過或學過的幾首送別詩。

    2.初讀本課兩首古詩,大致了解異同。

    3.引導先學第一首詩。板書詩題,了解有關“送”的內容。

    4.師生互動,了解黃鶴樓:課件展現(xiàn)黃鶴樓雄姿;板畫長江圖,明確黃鶴樓、廣陵的地理位置;交流資料,了解李白和孟浩然真摯友誼的故事。

    (評:在師生交流中,通過畫面──黃鶴樓雄姿、簡筆畫──黃鶴樓及廣陵位置、故事──李、孟交往的生動內容,使學生如見其形、如臨其境,拓展了學生想象的空間,達到了解題入境的效果。)

    5.要求學生完整表達詩題的意思。

    二、初知詩意,質疑梳疑。

    1.自由練讀全詩,注意讀準字音,認清字形。

    2.指讀正音。

    3.自讀自悟,引導學生利用工具書或注釋了解詩的大意,并激勵學生質疑。

    4.集體交流。

    (1)結合板畫弄懂“西辭”的含義,理解“下?lián)P州”“孤帆”“盡”“唯”的意思。

    (2)提出疑問,并梳理出需要重點探討的問題。

    三、賞析佳句,入境悟情。

    1.師講述李、孟真摯友誼的故事,為理解李白與孟浩然依依惜別的深情作好鋪墊。

    (點評:講解李、孟之間交往的生動故事,為學生理解后兩句詩埋下伏筆,可謂講在“關鍵處”,有畫龍點睛之妙。)

    2.賞析“煙花三月”的含義。

    (1)喚起學生生活體驗。引導想象鮮花盛開的春天是怎樣一幅美景。

    (2)師生共議“煙”的豐富意蘊,肯定學生富有創(chuàng)意的個性化理解。如:江邊水氣繚繞,籠罩在淡藍色的薄霧中,霧氣時聚時散令人產生無限遐想。

    (3)師生共同在音樂中想象,感受“煙花三月”令人神往的美景。

    (點評:抓住“煙花三月”的“煙”,引發(fā)學生對春天美景的想象,聯(lián)想長江兩岸的一片春意,“形真”而“意遠”。先讓學生感受、理解,再表達美的感受,融理解運用為一體。)

    (4)拓展理解:“煙花三月”不僅僅指黃鶴樓所在的武漢,還有揚州,乃至整個長江兩岸沿途都是春意濃濃,一派“千里鶯啼綠映紅”的美好春景。這句詩表達了詩人愉悅的心境。

    (5)指導朗讀前兩句。

    3.品析“碧空盡”“唯”的含義。

    (1)品第三句,各抒己見,談談對“碧空盡”的理解,體會詩人仁立凝望遠帆的情景。

    (2)體會李白目送帆船遠去時間之長,對朋友感情之深。

    (3)從最后一句中,體會詩人寄情于浩蕩的一江春水,對摯友的一片深情。

    (4)指導朗讀后兩句。學生自讀,自評,評后再讀。師引讀,板書:情深意長。

    四、賞讀全詩,背誦全詩。

    1.自由組合練習讀。

    2.展示個性指名讀。

    3.師生互動背誦讀。

    (評:自由組合讀,讓學生自讀自悟,讀中悟情;教師引讀,可點撥學生如何讀出抑揚頓挫,觸發(fā)學生深入體會;展示個性讀,可引發(fā)學生展示自身獨特體會,因此多樣化的反復誦讀,是培養(yǎng)語感的必由之路。)

    五、回顧全詩,歸納升華。

    1.歸納總結全詩情景交融的表達方法。

    2.略讀第二首詩。

    3.激發(fā)學生體會第二首詩及其他送別詩的興趣。

    總評

    古詩教學是小學語文教學的難點,如何讓學生從凝練簡潔的詩句中,馳騁想象,領會詩情,確實不容易。李老師的教學設計以師生互動為主線,以學生的自讀自悟為基點,相機引導,教學風格清新明快。通過解題,初讀,引導學生整體把握詩意,初步進入詩的意境;通過品析文眼、儷句,揣摩體會詩人的思想感情,境中悟情;通過多種誦讀方法,培養(yǎng)良好的閱讀習慣,培養(yǎng)語感。“導”在師生交流互動中,“導”在聲情并茂的情境中,“導”在關鍵詞句的賞析中,“導”在抑揚頓挫的朗讀中,較好地體現(xiàn)了古詩教學的特點,收到了良好的教學效果。

    全國第五屆青年教師閱讀教學觀摩一等獎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