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學目標:
1. 知識目標:
①了解有益的動物,懂得保護有益的動物。
②用標準的普通話介紹自己了解到的對人類有益的動物。
2. 能力目標:
①能在小組長的帶領下積極參加討論。在討論中能主動發(fā)表自己的意見,認真傾聽別人的發(fā)言并對別人的發(fā)言提出自己的看法。
②在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能夠創(chuàng)造性的進行口語表達。
③通過雙向互動學會與他人合作,互助學習。
3. 情感目標:培養(yǎng)對有益動物的愛心,初步樹立環(huán)保意識。
二、[教學重點難點]
1. 重點:通過引導、討論使學生說出哪些動物對人類有益,我們該怎樣保護它們。
2. 難點:討論“我們怎樣保護有益的小動物”。
三、課前準備
1、了解哪些小動物對人類有益,有什么益處。
2、各種小動物叫聲的錄音帶,小動物掛圖,動物頭飾。
四、教學過程
(一)、激趣導入
1、播放動物叫聲錄音,出示動物掛圖。學生聽錄音,看掛圖,教師敘述:在我們的家園——地球上,有上百萬種動物和我們和睦相處,它們是我們?nèi)祟惖呐笥选?/p>
2、學生自由發(fā)言。
a、說說你在錄音中聽到了哪些小動物的叫聲?
b、你知道哪些小動物對我們?nèi)祟愑幸妫?/p>
(二)、講動物,說益處。
1、學生對話,引導交際。
學生戴上自制的小動物頭飾,師生對話以采訪的形式進行。學生以第一人稱介紹某種小動物,具體說說這種小動物對人類的益處。
2、生生對話,交流互動。
a、同桌之間以采訪的形式進行對話、交際。
b、采訪自己喜歡的“小動物”,了解這種動物的外形、習性、對人類的益處等。
(三)、談談動物面臨的危險。
1、教師提供一些益蟲、益鳥或是益獸的圖案,講述這種動物對人類的益處,及其現(xiàn)在面臨的危險。如貓頭鷹、蚯蚓、七星瓢蟲等。
2、學生兩人一組,就看到的圖片發(fā)表看法,進行議論。
(四)、展開討論。
1、學生思考:怎樣保護有益的小動物?
2、小組討論。
3、邀請學生代表發(fā)言。
(五)、拓展活動。
設計一些宣傳保護有益小動物的廣告。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