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實驗小學 黃宗耀
一、教學目的要求:
1、學習小紅軍在長征途中一心為別人著想,把困難留給自己的高尚品質;學習陳賡同志關心戰(zhàn)士的美德。
2、學會本課生字新詞。
3、能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二、教學重點:
通過理解小紅軍和陳賡的動作、神情、語言的描寫,學習他們的優(yōu)秀品質。
三、教學難點:
讓學生體會到小紅軍的表現(xiàn)是和陳賡同志有著密切聯(lián)系的。
四、教具準備:課件、掛圖、文字框。
五、教學時數(shù):2教時
第一教時
導入新課,簡介時代背景;自讀課文,劃出生字新詞;
再讀課文,初步感知課文內容;學習課文第一、二自然段。
第二教時
一、提出目標,引入新課:
通過學習,我們知道這個感人肺腑的故事發(fā)生在荒蕪人煙的草地上,我們再來感受一下當時的環(huán)境。(放一段錄象,展示紅軍過草地時的情景)
課文講的故事就是發(fā)生在這樣惡劣的環(huán)境中,這節(jié)課我們學習課文第3——15自然段,要求抓住描寫人物的重點詞句邊讀邊想邊表演,體會人物的品質。
二、情境表演,自悟自得:
1、快速默讀3——10自然段,邊讀邊劃出陳賡、小紅軍的動作和神態(tài)。
2、各小組進行情境表演的排練:
以學習小組為單位,大家一起研究人物的語言、動作、神態(tài)等重點詞句,推選2人作為演員,其他同學一起做導演,給他們提提意見,你認為哪些語句能體現(xiàn)小紅軍的倔強,要怎么演?把課文反映的情境表現(xiàn)出來。待一會兒,老師要請合作得最好的小組上臺匯報。
3、各小組代表匯報排練成果,其余同學重點從兩個方面去評價:一是語言生動不生動?二是表演得逼真不逼真?
4、相互評價,重點點撥,體會人物品質。
(1)看完了表演,你有什么看法?哪里演得好,哪里有不足?
(2)通過觀看表演,你加深理解了哪些句子?
其間穿插點撥以下句子:
1)小鬼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盯著陳賡同志長著絡腮胡子的瘦臉,微微一笑。
a.齊讀這段話。
b.“盯”是什么意思?小鬼“盯”出了什么?
c.他“微微一笑”,就是圖上的表情,他可能在想什么?
(眼前是一位比自己年長的老同志,身體也十分瘦弱,我怎么能騎他的馬呢。
相機指點:把別人的身體看得比自己的身體更重要。
d.他為什么要擺出一副“滿不在乎”的樣子呢?
(“滿不在乎”就是一點兒也不在乎。事實上這樣的艱難,這樣的饑餓,這樣的疲憊不堪,是一點兒也不在乎嗎?這里的“擺出”告訴我們小紅軍是為了讓陳賡同志放心,相信他行,故意做給他看的。真是一個倔強的小鬼。
e.讀出小鬼倔強的語氣。
2)他說著把腰一挺,做出個準備賽跑的姿勢。
小紅軍為什么“把腰一挺”,做出準備賽跑的姿勢?
3)小鬼把身上的干糧袋一拉,輕輕地拍了拍,說:“你看,鼓鼓的嘛。我比你還多呢!
他為什么把干糧袋一拉,還“輕輕地”拍了拍?
5、男生讀陳賡的話,女生讀小紅軍的話。(指導朗讀、評議)
6、分組分角色朗讀3——10自然段。
三、抓住細節(jié),深入領會。
1、過渡:實際上,我們已經(jīng)知道小紅軍的干糧袋里裝的是青稞面嗎?
(這是一只早已空癟的干糧袋,里面裝的不是青稞面,也不是窩窩頭,而是一塊燒得發(fā)黑的牛膝骨,一塊硬邦邦的一點兒肉也沒有的骨頭。)
2、(投影:一塊牛膝骨)
看著這塊牛膝骨上的牙印,可以讓我們想到怎樣的情景呀?
(饑餓折磨著小紅軍。他一點兒力氣也沒有了。餓呀,他伸出小手在干糧袋里摸出一塊牛膝骨,他使勁地咬著,他多么希望能咬下一口呀!但是骨頭太硬了,他只得失望地把它重新放進干糧袋里。)
3、饑餓就是這樣折磨著小紅軍,但是當陳賡同志給他青稞面的時候為什么不收下,還說自己的干糧多,這是為什么?
(他想到的是老同志。自己年紀小,餓一點可以忍一忍,可不能餓壞了老同志呀。他已經(jīng)累成這樣了。在草地上,糧食就是生命,我收下老同志的青稞面,他吃什么!于是小紅軍產(chǎn)生了一個堅定的想法:寧可自己餓死在草地上,也不能餓壞了老同志呀。
過渡:學到這里,我們每個人都被小紅軍倔強的性格、自我犧牲的精神深深地感動了,讓我們把內心的感動通過朗讀表達出來。)
4、朗讀課文第13自然段。
5、這時的陳賡“全明白了”,陳賡同志究竟明白了什么?
陳賡同志全明白了。
(進行兩次反饋:第一次理解陳賡“明白”了干糧袋里裝的是牛膝骨;第二次理解“還明白”了小紅軍“騙”陳賡同志的原因是他一心為他人著想,不想拖累別人。)
過渡:正當陳賡同志“明白”時,小紅軍停止了呼吸,陳賡的心情是多么的沉重。
6、理解最后一段話。
陳賡同志一把摟住小鬼,狠狠地打了自己一個嘴巴:“陳賡啊,你怎么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啊!”
(1)陳賡同志這時為什么不叫他“小鬼”,而稱他為“小兄弟”呢?
(a. 小鬼的犧牲,對陳賡來說,像失去了自己的親兄弟一樣的悲痛。可以從哪個動作看出來?
(b. 小鬼年齡小,精神卻崇高,令人感到敬佩。
(c. 由于自己的疏忽,沒有及早救小紅軍而感到悔恨,我們從那里可以看出來?)
(2)是的,一聲“小兄弟”,表達了陳賡的悲痛、敬佩、悔恨之情,讓我們懷著這種感情讀好這個自然段。
(3)討論:你認為陳賡同志對得起這個小兄弟嗎?
(突出“命令、只好、無可奈何、終于”等詞。)
(4)再次朗讀這段話。
四、整體回顧,自我小結:
1、合上課本,回憶故事發(fā)生的時間、地點、人物,事件的起因、經(jīng)過、結果,說說課文的主要內容。(六要素法)
2、請一個同學為這節(jié)課作個簡短的小結。
五、布置作業(yè):
1、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把這個故事講給別人聽。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