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莊小學 張春英
一本課特點分析:
《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是冀教版第二單元的一篇略讀課文,是美國作家格拉迪·貝爾的作品。此文是一篇隨筆.作者以第一人稱的形式,首先站在"我"的獨特視覺,回憶了自己八歲時在一個春天夜晚,偎依在母親的懷抱里,坐在門廊石階上感受萬籟俱寂的鄉(xiāng)村夜色時對生命——這種神秘東西的獨特體驗,然后回到現實生活中,以一個成人的視覺,詮釋了一個孩童看到的生命之形,聽到的生命之音,觸到的生命之感.
文章以“人,在他的一生中總有一段最美好的時刻”引題,可謂是巧妙到了極處。在行文上,此語使下文出來得水到渠成,無修飾造作之感。在感知上,此語一處,讀者不免進入了記憶中自己那段最美好的時刻,進而進入作者營造的感情氛圍。同時,也引起人們的好奇心,想要知道作者最美好的時刻是什么。因此在好奇心引導下,在恰如其分的環(huán)境中,文章的理解就變得容易了。作者認為最美好的時刻就是在母子相偎無語時的寧靜中體味那“不那么寧靜”的生命。本文行文流暢,意境優(yōu)美,欣賞價值很高。其敘事簡單,文字質樸,語言輕快流暢,洋溢著積極樂觀情懷并能使人有所感悟。此文作為略讀課目,其旨應該在培養(yǎng)學生的閱讀審美能力。
二教師學生特點分析:
作為一名教師必須具備駕馭課堂的能力,了解和掌握學生,讓學生在閱讀中體會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充分利用課堂有限的時間,讓學生收獲更大的效益。對于學生來說,對課文理解程度已經達到一定水平,已經有了自己的感悟,以及對文字獨特的理解。應放手讓孩子自己去學習,去體悟,多給學生朗讀、思考、發(fā)表自己見解感受的機會,從而進一步培養(yǎng)他們的獨立閱讀和思考的能力。但是,由于孩子們多數都是獨生子女,再加上生活條件的優(yōu)越,很多孩子對親情的體驗不是很深刻,把家長對自己的關心看作是理所應當的,這就要求老師在教學設計上把學生情感的激發(fā)出來,讓他們用心靈去感悟,作者最美好的時刻是什么。
三目標設置
1. 知識與能力目標:
(1).默讀課文,有一定的速度。
(2).讀課文,了解作者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指的是什么。
2. 過程與方法目標;
(1).結合上下文,或借助工具書理解詞語“萬籟俱寂”“烤炙”“莫名其妙”等詞語的意思。積累自己喜歡的語段。
(2).學習運用抓重點詞句,體會理解課文內容,結合生活實際,領悟文中所蘊含的感情的學習方法;并且寫上批注。
3.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體會作者對母親的懷念之情,能引起學生的共鳴,感受生活中的美好瞬間。
四、教學重、難點
引導學生領悟第四至第六自然段中蘊含的意思.
五、教具使用:
彩色粉筆、圖片.錄音機
六、教學過程設計:
(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
出示課文插圖,播放舒緩的音樂
同學們,你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音樂和畫面把孩子們引入了一個自主感悟的境界。同學們看到了一位母親和一個孩子在享受幸福和溫馨的時刻。
這是一幅多么溫馨的畫面啊!美國作家回憶了自己八歲時在一個春天的夜晚,偎依在母親的懷抱里,坐在門廊世界上感受萬籟俱寂的鄉(xiāng)村夜色時的獨特體驗。今天,老師將和你們一起走進格拉迪.貝爾的《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板書課題)
(二)、檢查自學情況
1.指名分段朗讀課文.
2.指名輪讀課文中的二類生字.
(三)、回憶方法,自學課文
回憶我們學習前兩篇課文的方法:
1.抓重點詞句,體會理解課文內容。
2.結合生活實際,領悟文中所蘊含的感情的學習方法。
3.在感受深的地方,寫上批注。
4.默讀課文,說說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
5.說一說文中“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指的是什么?找出文中的相關詞句,讀一讀,了解文中描寫的畫面,體會作者情感。
6、想一想,作者都感受到了誰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
7、文中所描寫的作者的感受,哪些是“我”當時的體會,哪些是“我”后來的認識?
(四)、自主學習,小組交流。
1.學生運用上節(jié)課學習課文的方法,自主學習,找出自己對課文感受最深的地方,寫下感受。
2.小組同學交流。
(五)、全班交流,領悟情感。
1.在學生交流時相機板書:“我”、動物、植物
2.“我”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
1)在一片寧靜的氣氛中,“母親一只手拉著我挨她坐下,另一只手就勢把我攬在懷里”。
此時作者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提示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來理解。
(結合文字指導學生看圖理解,深刻感受那種溫馨的場景,動人的畫面。)
2)、小結:這是多么溫馨的母子相依圖呀!(板書:母子相依),大家都來讀一讀,讀出那種幸福、美好的感覺,可千萬別打破這寧靜的畫面呀!
3.“我”聯(lián)想到的動物、植物。
1)、師:小格拉斯?貝爾沐浴著月光,偎依在母親懷抱里,感受著鄉(xiāng)村月夜的寧靜,這是多么美好的時刻呀!那么,那些動物、植物們呢?(指生讀文中描寫動物、植物的文字)
2)、交流對這段文字的理解,在學生交流中指導體會讀書。
在這種寧靜的氣氛中,卻依然蘊含著一種生機,從文中“奔跳”“歡笑”“悄悄生長”可以看出小動物們的活躍,而那些桃樹、梨樹、野李子樹等也都顯示了生命的成長。(出示小動物們的活躍,和那些桃樹、梨樹、野李子樹的生長的動態(tài)畫面來感受生命的律動。)
“那些紅的桃花、白的梨花,很快就會飄散零落,留下的將是初結的果實;……你看見的將是一個個甜瓜,而不再是這些花朵了。
“啊,在這無邊無際的寧靜中,生命——這種神秘的東西,它既摸不著,也聽不見,只有大自然那無所不能、溫柔可愛的手在撫弄著它——它在活動,它在生長,它在壯大!
(可出示這些植物花謝結果的圖片,讓學生感受這一個個鮮活的生命,經過大自然的撫愛,不斷的成長壯大,這是自然的奇跡,是自然孕育了世間這么多可愛的生命。
3)、師:這是多么熱鬧而富有生機的畫面呀!同學們,文字是有聲音的,它在告訴我們,動物在奔跳、歡笑(板書:奔跳、歡笑),植物在萌發(fā)、生長(板書:萌發(fā)、生長),你怎樣把這種聲音通過你的朗讀來傳遞出來呢?(指生朗讀)
4.“我”解釋的生命。
(1)、教師通過過渡語言,引導學生接讀第六自然段。
(2)、引導學生理解生命。
當他看見一顆星星掛在雪松的樹梢上時,他也被迷住了;當他聽見一只小鳥在月光下婉轉啼鳴時,他心里有一種說不出的高興;當他的手觸到母親的手臂時,他感到自己是那么安全、那么舒坦.
星星雪松——被迷住了
小鳥啼鳴——說不出的高興
母親的手臂——安全、舒坦
(這一幅幅畫面講述著一個共同的結果: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就在我們身邊。)
小結:當你發(fā)現生命力在涌動時,你就已經找到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這無邊無際的寧靜,這迷人的夜晚,這美好的感情使八歲的孩子模模糊糊地意識到:這就是生命。在母子相偎無語時無邊無際的寧靜中體味到那“不那么寧靜”的生命,因此八歲的那個晚上,那段“待了很久,誰也沒有說話”時間就成了作者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
(六)、回顧全文,拓展寫作
1、引導學生回顧全文,配樂誦讀課文。
2、談談學習本課后的感受。
3、師:孩子們,我們的生活往往是有許許多多的生活細節(jié)組成的,我們應該像作者那樣,從生活的細節(jié)中感悟生活。其實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就在我們身邊,當你發(fā)現生命力涌動時,你就已經找到了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那么在你的記憶里有沒有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值得回味?
預設:
有的談到生病時媽媽把他抱在懷里;有的談到寫作業(yè)時奶奶為他輕輕關上房門;有的回想起生日那天和家人一起吹蠟燭……
師:其實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就在我們身邊,你感受到了嗎?它又引起了你的哪些聯(lián)想呢?請把你此時的感受寫下來。
(七)隨堂練習
1.在括號里填上恰當的詞.
( )的目光 ( )的躺者
( )的清香 ( )的走來
( )的生長 ( )的舉起
2.根據意思寫詞語.
(1).手腳動作很輕,盡量少發(fā)出聲響. ( )
(2).指遭受狂風大雨的襲擊.也比喻遭受磨難.挫折或遇到危險. ( )
(3).沒有人能說明它的奧妙,表示事情很奇怪,使人不明白. ( )
(4).形容四周非常寂靜,沒有一點兒聲音. ( )
(5).沒有邊際. ( )
3.根據課文內容填空.
(1).“在無邊無際的寧靜中,生命——這種神秘的東西,它既( ),也( ),只有大自然那無所不能、溫柔可愛的手在撫弄著它_____( ),( ),( )。這句話說明( )。
(2).文中“這就是生命,這就是最美好的時刻!敝傅氖( )。
4.體會句中“既……也……”的用法,照樣子寫一句話。
生命這美好的東西,既摸不著,也看不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選詞填空。
僻靜 寧靜 幽靜 安靜
(1).啊,在這無邊無際的( )中,生命——這種神秘的東西,它既摸不著,也聽不見。
(2).請你們不要在病房里大聲喧嘩,病人需要( )。
(3).不知什么時候,雨悄悄的停了,風也屏住了呼吸,山中一下子變得非常( )。
(4).彎曲的小路,通到幽深( )的地方。
板書設計
生 開篇點題:人的一生中總有一段最美好的時刻
命
中 “我”:母子相依
最
美 美好回憶:動物:奔跳 歡笑
好
的 植物:萌發(fā)生長
時
刻 總結全文:發(fā)現生命涌動,找到最美好的時刻
九、課后反思:
有效的語文教學,就是經過教學,使學生在知識和能力,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獲得進步與發(fā)展,使語文素養(yǎng)得到提升,并親歷學習過程和掌握學習方法.
“過程和方法”成為三維目標之一有著重要的意義。因為教學的意義不在于傳授給學生知識,而是教給學生學習的方法,讓學生終身受用。所以這節(jié)課更加重視“過程和方法”目標的達成,并滲透于各個教學環(huán)節(jié)之中。在教學中注重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首先由學生自由朗讀課文,了解這篇課文寫了一件什么事?然后引導學生注意對文章題目的理解,從而引出課后的問題“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指的是什么”,統(tǒng)領全文,同時,針對這一問題,要求學生展開激烈的討論,并再次閱讀課文,在交流的過程中,要體會作者當時的心情,在一片寧靜的氣氛中,“母親一只手拉著我挨她坐下,另一只手就勢把我攬在懷里”,此時作者的心情會是什么樣的?同時,也提示學生結合自己的實際來理解。結合文字指導學生看圖來理解,深刻感受那種溫馨的場景,動人的畫面。在這種寧靜的氣氛中,卻依然蘊含著一種生機,從文中“奔跳”“歡笑”“悄悄生長”可以看出小動物們的活躍,而那些桃樹、梨樹、野李子樹等也都顯示了生命的成長,應該要求學生抓住文中相關的詞句來理解,結合最后一段的內容,最后提示文章的中心,同時,指導學生發(fā)表對課首問題的看法!
最后,指導學生有感情的朗讀課文,并談一談自己讀后真實的感受,并把自己真實的感受寫下來!
成功之處
1、導入部分情境的創(chuàng)設很成功,學生都能迅速進入狀態(tài),為本課的教學奠定了基礎,收到了較好的效果。
2、讓學生交流“記憶里值得回味的生命中最美好的時刻,并讓學生談自己聯(lián)想到的”這一設計很好地引導了學生結合實際體會生活,感悟文中的情感,很好地解決了中難點突破的問題。
3.小組合作學習的有效性。
4.課堂充滿了“語文”的味道
課后,我自認為這節(jié)課達到了我預期的目的,屬于比較成功的一節(jié)課。其實,沒有新鮮花樣,多投入點時間,多思索思索,找到一個合適的切入點,抓住一條線順藤摸瓜,實效課堂也能真正實效起來。
不足之處:
1.對文章的整體感知不夠全面
2.板書設計的欠缺
3.學生個性化閱讀的缺失。
不斷的反思會警醒自己,使自己不斷進步.提高, 在今后的教學中,要更加全力以赴,精益求精,力求課堂教學少一些遺憾,多一些欣喜。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