設(shè)計理念
新課程要求我們轉(zhuǎn)變在課堂上的主體地位,以生為本,和學生共同學習,根據(jù)學段目標,在設(shè)計本課時,本著“和學生一道走進去,再和學生一道走出來”的教學理念,將這篇節(jié)選自當代著名女作家的《呼蘭河傳》的課文刪繁就簡,學生能讀得懂的不講,學生有困惑、有疑問,可思考、可想像的是課堂上的主旋律。通過蕭紅筆下的童年生活的美好回憶,使學生產(chǎn)生共鳴;并由了解作者的感情基調(diào)產(chǎn)生對文學作品的閱讀期待,拓展學生閱讀空間。
教學目標
1、能夠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
2、通過多種方式的自主讀課文,學生能感受到童年生活的自由與快樂;
3、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學生理解蕭紅之所以難以忘卻童年生活的原因,更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教學重點
通過自主學習課文,感受童年生活的自由與快樂,懂得珍惜現(xiàn)在的幸福生活。
教學難點
通過對文本的解讀,學生理解蕭紅之所以難以忘卻童年生活的原因。
教學流程
一、介紹導(dǎo)入:
簡介作者及《呼蘭河傳》,板書課題。
二、詩意讀文:
1、自由讀文,讀通句子,看看課文寫了什么?
2、認讀詞語:
(正音)三組詞有規(guī)律,你們發(fā)現(xiàn)了嗎?通過讀詞,發(fā)現(xiàn)課文的兩條主線:一條是直接描寫花園的,一條是寫我還有祖父在花園里的活動。
3、默讀課文,想一想:文中哪幾個自然段直接寫花園的?哪幾個自然段寫我和祖父在花園里活動的?
4、學習寫花園的段落。(指讀)
引導(dǎo)學生走進花園,反復(fù)讀。
你的腦海里蹦出了哪些詞語來形容這花園?
出示原文中的描寫花園的句子,讓學生體會。
5、在我眼里,這還是個怎樣的花園?(指讀第15自然段)
自由讀一讀,看看從哪些地方感受到了這份“自由”?
師:一切都活了,都是怎么活的?這個“活”怎么理解?在祖父的精心侍弄下,還有什么是活的,怎么活的?這個“活”還有什么意思呢?誰來讀出這種自由的心情?
哪個句式用得最多?不覺得啰嗦嗎?怎么能把這份隨心隨性的自由讀出來呢?
比賽讀,比比誰更有生命力,誰更自由?
如果給這段文字配上音樂,你覺得用上怎樣的旋律呢?齊讀感受(配樂引讀)
6、這花園里如此多的小生命,你愛哪一個,就是哪一個:(幻燈出示“在這個園子里,我是……我愿意……就……”)
也請你們讀讀課文的其它段落,你就是小蕭紅啊,你還愿意做什么?
花園里的一切景物都在傳達著我的自由!這種寫法教借景抒情,融情于景!
7、同學們剛才捕捉了許多在園子里自由自在的畫面,也就是第4-14自然段,請你用心讀讀看:哪個鏡頭最吸引你?
我能在花園里享受這份自由,正是因為祖父的——( ),正是祖父的寬容,祖父的疼愛,還有他的勤勞、善良,給了我這么多的自由,所以我眼中看到的一切也是——(自由的)。
三、品讀感悟:
1、其實蕭紅的童年并不像我們在第三章中讀到的這么快樂,母親早早去世,父親和祖母對她冷漠,祖父成了蕭紅生命中最重要的人,就像他在一片文章中寫的:“從祖父那里……”讀到這里,你能明白為什么事隔二十多年,蕭紅還是念念不忘那個園子,是在那后花園里,蕭紅的到了——(溫暖和愛),是這溫暖和愛讓蕭紅“忘卻不了,難以忘卻”,在《呼蘭河傳》的尾聲中,她再一次提到了這個園子(幻燈出示)。
再看看課題,不是我的花園,也不是祖父的花園,而是——(我和祖父的花園)
2、當我們輕輕走出這個園子,回眸看它的時候,你的心中留下了什么?
3、課前那些心中的疑問,現(xiàn)在有沒有都解決了?帶著這些疑問,走出課堂,去解決它,相信你的閱讀視野也會不斷拓展。(建議:記下愛和溫暖的故事,你也可以像蕭紅那樣寫出好文章來。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