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 材:冀教版小學語文教學設計
單 元:哲理故事
板 塊:教學設計
教材分析:
“盲人摸象”是大家熟悉的寓言,說的是四個盲人以各自摸到的大象的身子、牙齒、腿和尾巴為依據,說大象的形狀像墻,像棍子,像柱子和繩子等,他們都自以為是,爭個不休。這則寓言使人們在忍俊不禁之時,得到啟示:識物、知人,應當力戒“以偏概全”。以后經常用“盲人摸象”來諷諭主觀片面的人。這個成語經常為人引用。
教學目標:
知識與技能:
1. 認識本課的十三個生字,會寫田字格里的八個生字。
2. 理解課文內容,懂得“盲人摸象”字面的意思和它其中的內涵。
3. 正確、流利地朗讀課文,會講這個故事。
過程與方法:
1. 反復誦讀,在充分的朗讀中感悟理解課文。
2. 展開小組討論,對故事的思想內容及情感進行分析。
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
通過對本課的學習,引導學生認識事物要全面,在全面了解事物的情況之后再下結論。不能只看到事物的某一方面,就妄下結論,要全面觀察,才能有正確的認識。
重難點分析:
1. 學會本課生字詞,分角色朗讀課文。
2. 懂得“盲人摸象”這個成語的意思。
課前準備:
多媒體課件、生字卡片。
教學過程與設計說明:
第一課時
一、激趣導入。
1. 同學們,你們見過大象嗎?能不能說一說它們是什么樣的?
2. 課件展示大象的圖片。
3.學生認真觀察,說一說自己的感受。
4. 過渡:可是有幾位盲人,他們沒見過大象,也很想知道大象長得什么樣?于是,他們就用手去摸大象,他們摸到的大象是什么樣子呢?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學習寓言故事《盲人摸象》。
二、初讀課文,學習生字。
1. 教師出示學習要求,學生自讀課文。
(1)認識生字新詞,把課文讀通順。
(2)盲人們摸到的大象分別是什么樣子的?
(3)和同學交流你讀文后得到的啟示。
2. 認讀生字新詞。
(1)出示生字詞卡片,指名讀一讀,再集體朗讀,教師要強調要點。
(2)同桌互讀,檢查生字的認讀情況。
3. 指名分段讀文,檢查學生讀通、讀準課文的情況。
4. 學生互相評議。
5. 出示帶生字的重點句子。
一個盲人摸著了象的身子,就說:“我知道了,象原來像一堵墻!币粋盲人摸著了象的牙齒,就說:“象跟又圓又光滑的棍子一樣。”第三個盲人摸著了象的腿,就說:“你們倆說得多不對,象跟柱子差不多!弊詈笠粋盲人摸到了象的尾巴,就大叫起來:“你們都錯了!象跟繩子一個樣!”
(1)讀句子。
(2)讀句中的生字。
(3)去掉生字的讀音再讀。
6. 出示課件,用“與小象交朋友”的方式,檢查學生生字的認讀情況。
在本環(huán)節(jié)中,教師要充分信任學生,給學生足夠的空間,讓學生自己學會學習。
三、再讀課文,理解內容。
1. 課件播放課文范讀錄音,學生邊聽邊把四個盲人認為象的樣子的句子在文中勾畫出來。
2. 朗讀第二自然段
(1)填表:課件展示表格
人物 | 摸的部位 | 得出結論 |
第一個盲人 | ||
第二個盲人 | ||
第三個盲人 | ||
第四個盲人 |
3. 課件展示學習提示。
小組讀第三自然段。
畫出牽象人說的話,讀一讀。
討論、交流:盲人說的對不對?為什么?他們錯在哪兒里?
教師引導學生體會故事中的哲理。
4. 配樂分角色朗讀。
四、拓展練習
如果你面對那幾個盲人,你想對他們說些什么呢?出示課件。
五、課下練習表演課本劇。
在學生練習表演的過程中,教師要加以指導,幫助學生編演。
第二課時
一、表演課本劇。
要求:課前充分準備,有角色分工,能補充部分臺詞,表情生動,形象。最好能結合課文內容和個人理解,加入自己再創(chuàng)作的內容。
1. 在小組中進行分工,練習合作表演。
2. 以小組在班上進行表演。
3. 同學互評。
對于這一環(huán)節(jié),教師要關注前期準備,引導學生根據課文內容,做好充分的準備,既要有故事情節(jié),又要表現出人物特點,突出人物性格,進而彰顯寓言故事中蘊含的深刻哲理。不要讓表演泛化,流于形式。
二、指導生字書寫。
本課生字筆畫較多,引導學生仔細觀察,分析每個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說說在書寫中應該注意的問題。
1. 引導學生觀察分析字形、觀察筆畫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讓學生試說筆畫筆順。重點指導“象”的第六筆撇;“錯”的金字旁;“爭”的哪一筆最長。
2. 認真描紅、試寫。提醒學生寫字姿勢及握筆姿勢。
3. 實物投影學生寫字作品,師生共同評價,爭當“未來書法家”。
教師要關注學生書寫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對筆畫和間架結構不好的及時進行修改。
4. 給生字組詞或用生字說一句話。
5. 練習:邊讀邊寫。
三、學后總結。
總結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