必修作業(yè)模版內(nèi)容
1.教學設計學科名稱
2.所在班級情況,學生特點分析
3.教學內(nèi)容分析
4.教學目標
5.教學難點分析
6.教學課時
7.教學過程
8.課堂練習
9.作業(yè)安排
10. 附錄(教學資料及資源)
11. 自我問答
雨港基隆
學生分析:該班學生有良好的學習、行為習慣。發(fā)言積極,喜歡提問,喜歡積累。老師可以展開互動學習,培養(yǎng)學生獨立學習能力。
教材分析:作者以親身體驗寫下了臺灣基隆天氣千變?nèi)f化。運用細致的觀察,豐富的聯(lián)想把看聽到的雨聲,看到的雨景從不同角度描繪出來,向我們展示了大自然的美。
教學目標:1.能正確讀寫、理解“詛咒、蔚藍、朦朧、籠罩、應接不暇、萬分著急、千變?nèi)f化”等詞語
2.通過景物學習,體會文中優(yōu)美的句子;體會文章的思想感情,感受大自然之美。
教學重難點:通過有感情地朗讀和理解重點詞句來體會雨港之美。
教學課時:一課時
教學過程:
一、情景導入
1.過渡:我們的家鄉(xiāng)少雨干旱,每當下一場雨時,我們都怎樣的快樂呢?就讓我們說一說雨的美麗吧!
2.導入課題:同學們對雨的表達非常豐富。下面有一篇文章也是有關雨的,語句優(yōu)美,雨景千變?nèi)f化,那么我們一起來閱讀,再一次感受雨的快樂吧。
二、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同桌互動認讀、理解字詞:詛咒、蔚藍、應接不暇、朦朧、籠罩、萬分著急、千變?nèi)f化。
2.通過閱讀,說一說作者告訴你了什么?
(引導學生概括課文主要內(nèi)容,培養(yǎng)學生有序的歸納方法)
3.說一說印象深的部分并談感受。
(幫助指導學生理解課文重難點)
二、細讀課文,重點品析
1.閱讀課文第1~2自然段,用文中句子來形容該段內(nèi)容。
(指導學生抓關鍵詞句表達意思)
2.閱讀課文第3~8自然段,說一說這些段之間的聯(lián)系,分析作者從哪些方面來寫雨景的。
* 第3和第5自然段在文中的作用
* 學修辭(劃出優(yōu)美的語句與同學分享)
* 學“的”字詞組
* 第四、第六、第七、第八自然段分別寫了雨的哪些景色。
三、總結全文
本文以總分的方式緊緊圍繞“雨”,寫下了雨在不同時刻、不同場景留下的美麗。遣詞用句優(yōu)美、形象,使我們對基隆印象深刻。希望同學們通過學習獲得新知,提高寫作能力。
四、課堂練習
1.仿詞填空并說一說對這些句子的體會
它們在( )、( ),它們在( ),它們在( ),它們在( )
2.仿寫句并體會聲音之美
雨點打在( )上的聲音,山洪( )的聲音,小溪( )的聲音
3.詞語積累
( )的軀干 ( )的浪濤 ( )的水珠
五、作業(yè)安排
搜集有關寫雨或自然景色的文章
板書設計:
千變?nèi)f化
雨港基隆 1.電線上的雨
雨景 2. 傾盆大雨 3.雨忽然停住
4.晚上雨景
六、自我問答
找出文中你另有體會句子告訴同學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