涼州區(qū)和平中學 景青年
一、根據(jù)拼音,寫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詞語。
1.(bāo biǎn)起來著重于春風,也有道理。
2.江南的春風撫摸大地,像柳絲的(piāo fú)。
3.春風呼哧呼哧地,幫助呼哧呼哧的人們,把糞肥(pāo sǎ)勻凈。
1.褒貶 2.飄拂 3.拋撒
二、結合全文,說說作者下鄉(xiāng)之后,對北京的春風,有了怎樣的“別樣的體會”?
答:
(強勁的春風,過草原、走沙漠、撲山梁,吹開了冷森森的積雪和冰層,吹醒了冬眠著的萬物,吹勻了被拋撒的糞肥,使北方的山民心里無比痛快、歡喜。)
三、作者說,關于江南之春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你如何理解這里的“色香味俱全”呢?
答:
(這里的“色香味俱全”,是指人們可以通過各種感官去感知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長,雜花生樹,群鶯亂飛。”中有花草之香、花果之味和滿眼姹紫嫣紅、鶯飛燕舞的美景。)
四、作者這樣描寫北國的春風:“一夜之間,春風來了。忽然從塞外的蒼蒼草原,莽莽沙漠,滾滾而來。從關外撲過山頭,漫過山梁,插山溝,灌山口,嗚嗚吹號,哄哄呼嘯,飛沙走石,撲在窗戶上,撒拉撒拉,撲在人臉上,如無數(shù)的針扎。
轟的一聲,是哪里的河冰開裂吧。嘎的一聲,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間,我住的石頭房子的木頭架子,格拉拉、格拉拉響起來,晃起來。仿佛冬眠驚醒,伸懶腰,動彈胳臂腿,渾身關節(jié)挨個兒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動。”
你認為這樣的春風美嗎?說說你的理由。
答:
(作為報導春天的溫暖到來的使者的風,橫掃過蒼莽空間,經(jīng)歷了粗礪的磨煉,帶著一種豪邁的、蒼勁的氣勢。似乎能給讀者一種暗示:大地春回,萬象更新,美好和艱難是聯(lián)系在一起的。這也是一種美,不過是是另外一種美,與江南的春風春雨的柔婉的美不同,這是一種粗獷豪邁的美。)
五、作者在文末寫江南的春天“老是牛角淡淡的陽光,牛尾蒙蒙的陰雨,整天好比穿著濕布衫,墻角落里發(fā)霉,長蘑菇,有死耗子味兒。”,你認為他寫得真實么?說說你的家鄉(xiāng)的春天給你最鮮明的印象吧!
答:
(此題開放,能針對問題自圓其說并談出切身感受即可。)
⊙發(fā)展空間
閱讀現(xiàn)代著名作家老舍先生的《春風》,完成下列各題。
①濟南與青島是多么不相同的地方呢!一個設若比作穿肥袖馬褂的老先生,那一個便應當是摩登的少女,可是這兩處不無相似之點。拿氣候說吧,濟南的夏天可以熱死人,而青島是有名的(bì shǔ)所在;冬天,濟南也比青島冷。但是,兩地的春秋頗有點相同。濟南到春天多風,青島也是這樣;濟南的秋天是長而晴美,青島亦然。
②對于秋天,我不知應愛哪里的:濟南的秋是在山上,青島的是在海邊。濟南是抱在小山里的,到了秋天,小山上那黃綠的草叢,蒼翠的松樹,褐色的石層,仿佛給小山穿上了一件色彩(bān lán)的衣衫,再配上那光暖的藍空,我覺到一種舒適和安全,只想在山坡上似睡非睡地躺著,躺到永遠。青島的山——雖然怪秀美——不能與海相抗,秋海的波還是春樣的綠,綠得晶瑩(tī tòu),遠處的點點白帆在綠波上輕輕蕩漾,平時看不見的小島也清楚地點現(xiàn)在天邊。這遠到天邊的綠水使我不愿思想而不得不思想。濟南的秋給我安全之感,青島的秋給我?guī)斫z絲的甜美。我不知應當愛哪個。
③所謂春風,似乎應當溫柔,輕吻著柳枝,微微吹皺了水面,偷偷的傳送花香,同情的輕輕掀起禽鳥的羽毛。可是,濟南與青島的春風都太粗猛,把兩地的春都給吹毀了。濟南的風每每在丁香海棠開花的時候把天刮黃,什么也看不見,連花都埋在黃暗中;青島的風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時節(jié)忽然來一陣或一天的冷風,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脫,花兒不敢開,海邊翻著愁浪。
④兩地的風都有時候整天整夜地刮。春夜的微風送來雁叫,使人似乎多些希望。整夜的大風,門響窗戶動,使人不英雄地把頭埋在被子里,即使無害,也似乎不應該如此。對于我,特別覺得難堪。我生在北方,聽慣了風,可也最怕風。聽是聽慣了,因為聽慣才知道那個難受勁兒。它老使我坐臥不安,心中游游摸摸的,干什么不好,不干什么也不好。它常常打斷我的希望:聽見風響,我懶得出門,覺得寒冷,心中渺茫。春天仿佛應當有生氣,應當有花草,這樣的野風幾乎是不可原諒的!我倒不是個弱不禁風的人,雖然身體不很足壯。我能受苦,只是受不住風。別種的苦處,多少是在一個地方,多少有個原因,多少可以設法減除;對風是干沒辦法。總不在一個地方,到處隨時使我的腦子晃動,像怒海上的船。它使我說不出為什么苦痛,而且沒法子避免。它自由地刮,我死受著苦。我不能和風去講理或吵架。單單在春天刮這樣的風!可是跟誰講理去呢?蘇杭的春天應當沒有這不得人心的風吧?
我不準知道,而希望如此。好有個地方去“避風”呀!
一九三五年三月
——摘自《老舍散文選》,有改動。百花文藝出版社1984年版
一、根據(jù)拼音在文中空白處填上適當?shù)脑~語。
二、請根據(jù)對本文的理解,試寫出濟南與青島兩地在氣候上的相同點與不同點。
答:
(相同點:兩地的春天都多風,兩地的秋天都長而晴美。 不同點:夏天,濟南很熱,青島是避暑勝地;冬天,濟南冷,青島溫暖。)
三、本文是寫春風的,可是為什么前文卻用了大量的文字來寫濟南、青島秋天的美麗呢?試談談自己的認識。
答:
(寫濟南、青島兩地秋天的美麗,是為了以秋美作鋪墊,反襯春風的粗猛和寒冷,突出兩地春風的令人不快。)
四、品讀以下第③段對濟南與青島的春風的描寫,說說哪些詞語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感情?
可是,濟南與青島的春風都太粗猛,把兩地的春都給吹毀了。濟南的風每每在丁香海棠開花的時候把天刮黃,什么也看不見,連花都埋在黃暗中;青島的風少一些沙土,可是狡猾,在已很暖的時節(jié)忽然來一陣或一天的冷風,把一切都送回冬天去,棉衣不敢脫,花兒不敢開,海邊翻著愁浪。
答:
(選段中“太粗猛”“吹毀”“埋在黃暗中”“狡猾”“不敢”“翻著愁浪”這些詞語都流露出了作者對兩地春風的感情:害怕、難堪,因之愁苦卻又無奈。)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