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修拓
一、寫同音字。
yuán bì jiàn
(緣)故 墻(壁)年(鑒)
(原)因 寶(璧)看(見)
(園)丁 未(必)創(chuàng)(建)
(圓)形 關(guān)(閉)琴(鍵)
二、默寫古詩《題西林壁》。
橫看成嶺側(cè)成峰,遠(yuǎn)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三、我能理解下列語句的意思。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識:認(rèn)識 緣:因為
我不認(rèn)識廬山的真面目,只因為我身在廬山中,視野太狹窄了。
我能寫出這句詩包含的深刻哲理:
要想對某個事物有全面的、符合實際的認(rèn)識,就必須站在客觀的立場上,正如俗語說:“當(dāng)局者迷,旁觀者清!
四、我能加偏旁組字再組詞。
排(排列)徊(徘徊)
非 緋(徘徊)回 茴(茴香)
輩(祖輩)蛔(蛔蟲)
五、我能寫出下列詩句的意思。
1.半畝方塘一鑒開,天光云影共徘徊。
半畝方塘像一面打開的鏡子,云光和云影一齊映入水塘。
2.問渠那得清如許?為有源頭活水來。
若要問方塘為什么會這樣清澈?因為源頭有活水不停地流下來。
六、對下面詩歌欣賞有誤的一項是(d)
a.此詩題為《觀書有感》,但內(nèi)文不著一“書”字,全篇借景喻理,形象地表達(dá)了一種微妙難言的讀書感受。
b.首句將書比作半畝方塘,“鑒”為鏡子,意思是讀起書來感覺特別清晰明白。
c.后兩句為議論,一問一答,形象地表達(dá)了詩人深切而獨特的讀書感受,含有豐富的哲理。
d.此詩寫得深沉含蓄,將明白的道理蘊含在深刻的描寫中。
更多本課教學(xué)資料 返回湘教版五年級下冊 古詩兩首 報錯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