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文言文兩則
【字詞薈萃】
1、形近字組詞。
弈( )俱( )援( )盂( )
奕( )懼( )緩( )孟( )
2、按要求寫四字詞語。
(1)意思與“專心致志”相近的四字詞語:
( )( )( )
(2)仿照“滄滄涼涼”寫疊詞:
( )( )( )
3、選字填空。
誨 悔
(1)我會牢記老師的教( )的。
(2)對以前的事,他感到很后( )。
至 致
(3)他離開后( )今還沒有來信。
(4)由于他粗心大意,( )使公司損失一百萬。
【句段集錦】
解釋帶點字的意思,并翻譯句子。
(1)弈秋,通國之善弈者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為是其智弗若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我以日始出時去人近,而日中時遠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孰為汝多知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文鏈接】
1、閱讀《學弈》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1)寫出“之”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一人雖聽之,一心以為有鴻鵠將至,思援弓繳而射之。( )( )
②雖與之俱學,弗若之矣。( )( )
(2)課文記敘了兩個人跟弈秋學下圍棋,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一個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兩小兒辯日》后,回答下面的問題。
(1)找出文中的3對反義詞,寫下來。
_________ __________ __________
(2)抄寫文中的一個比喻句,并寫出這個句子把什么比作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延伸】
1.閱讀:
家鄉(xiāng)的蒿筍
我的家鄉(xiāng)——武進市,有一種“專利特產(chǎn)”——蒿筍。它有一個奇怪的特性,就是它只產(chǎn)于江陰到丹陽之間沿長江的地段。過了這個地段,穿鄉(xiāng)過村,也難于尋覓它的蹤跡了。家鄉(xiāng)流傳著一個美麗的傳說:當年王母娘娘下凡云游人間,來到我們這魚米之鄉(xiāng)時,看到這兒物產(chǎn)豐富,風景秀麗,人民善良,心里留戀不舍,離去時便把頭上的銀簪留在了江邊。從此以后,這里就有了潔白美味的蒿筍。
每年初春,江邊的蘆葦剛剛發(fā)芽,蒿筍便隨之探出了小腦袋,到了春夏之交,蘆葦在河灘上織成青紗帳,蒿筍經(jīng)過一個春天的生長,變得白白胖胖了。它們把身子隱藏在蘆葦叢中,等待人們去采集。人們把新鮮的蒿筍剝去了一層外皮,便露出了里面潔白無瑕的筍芯,鮮嫩得仿佛吹彈可破——這便可以用來制作鮮美的菜肴了。
蒿筍的吃法很多,( )每種做法各有各的妙處,( )總少不了鮮、嫩、香、脆這四大特點。
這個季節(jié),正值長江邊上又一特產(chǎn)——籽蝦上市的時候。于是,蒿筍燒籽蝦也就成為家鄉(xiāng)的一道名菜,人們形象地稱之為“銀條托金蝦”。瞧,白嫩的蒿筍上托著鮮紅金亮的籽蝦,紅白相間,看一眼就會使人心醉;撲鼻的濃香沁人心脾,仿佛滲入了每一個細胞,使人胃口大開,垂涎欲滴;夾一段放入口中,只那么輕輕一咬,隨著“咔”的一聲脆響,一股奇特的鮮味從舌尖漸漸擴散開來,一直鮮到心里。
蒿筍( )香濃味鮮,美味可口,( )有著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它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和多種微量元素,還有降低膽固醇、防止血管硬化的功效呢!
來吧,請到我的家鄉(xiāng)來作客,勤勞淳樸的家鄉(xiāng)人們一定會讓您嘗嘗家鄉(xiāng)的珍品——蒿筍!
(1)在文中的括號里填上合適的關聯(lián)詞語。
(2)寫出下列詞語的反義詞。
美麗( )善良( )隱藏( )
(3)蒿筍生長在哪里?請用直線畫出有關的句子。
(4)用蒿筍做的菜有哪些特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話:
學習了《兩小兒辯日》這篇課文,你喜歡文中的哪一個人物?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匆匆
【字詞薈萃】
1、仿照例子寫詞語。
(1)例:赤裸裸
( )( )( )
(2)例:匆匆忙忙
( )( )( )
2、選詞填空。
愛護 愛惜
(1)他從小就養(yǎng)成了( )書籍的習慣。
(2)糧食是寶中寶,人人都要( )。
維持 保持
(3)解放前,爺爺起早貪黑地干活,可還是( )不了一家人的生活。
(4)老紅軍戰(zhàn)士始終( )著艱苦樸素的優(yōu)良作風。
3、反義詞填空。
聰明( )空虛( )伶俐( )
【句段集錦】
照樣子寫句子。
(1)例:
洗手的時候,日子從水盆里過去;吃飯的時候,日子從飯碗里過去;默默時,便從凝然的雙眼前過去。
_____________的時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時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例:
燕子去了,有再來的時候;楊柳枯了,有再青的時候;桃花謝了,有再開的時候。
____________ ,有_____________的時候;_____________,有________ 的時候;_____________,有_____________的時候。
【課文鏈接】
讀下面的句子,體會作者表達了怎樣的思想感情,寫下來。
(1)但是,聰明的,你告訴我,我們的日子為什么一去不復返呢?
從這個句子,能體會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像針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時間的流里,沒有聲音,也沒有影子。
作者把自己的日子比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把時間比作_____ ______ ,說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延伸】
1、閱讀:
毛驢和牛大哥
有一天,一只老山羊爬山時把腿摔壞了,請毛驢把它背(bēi,bèi)回家。毛驢向它要十斤山芋做報酬,老山羊拒絕了,自己一瘸一拐地走了。
過了一會兒,老山羊騎在牛大哥的背上緩緩走來,毛驢于是問:“牛哥,它出多少山芋請你背它?
“千斤。”
毛驢冷笑道十斤山芋還不干呢千斤你可別做夢了
牛大哥認真地說道:“不是我別做夢了,而是你別糊涂了!十斤山芋算得了什么?友誼的分(fēn,fèn)量重千斤呀!”
毛驢聽了牛大哥的一席話,站在那扇(shān,shàn)了扇長長的耳朵,垂下頭不好意思地走了。
(1)在短文中括號里正確的讀音下畫橫線。
(2)讀了這篇寓言故事,你最喜歡誰?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給第四自然段加上標點符號。
(4)用文中的一句話,把下面的話補充完整。
這篇寓言故事告訴我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話:
學習了課文,你對時間有什么看法?請簡單談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桃花心木
【字詞薈萃】
1、讀拼音寫漢字。
chā yānɡ kū wěi duàn liàn
( )( )( )
yōu yǎ lún fān bó bó shēnɡ jī
( )( )( )
2、形近字組詞。
秧( )鍛( )番( )勃( )
殃( )緞( )翻( )脖( )
3、近義詞填空。
偶爾( )依賴( )特別( )模仿( )優(yōu)雅( )
【句段集錦】
摘抄課文中對你有啟發(fā)的語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文鏈接】
讀句子,回答問題。
(1)奇怪的是,他來得并沒有規(guī)律,有時隔三天,有時隔五天,有時十幾天才來一次;澆水的量也不一定,有時澆得多,有時澆得少。
這句話寫種樹人的奇怪做法,有兩點奇怪:一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不只是樹,人也是一樣,在不確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較經(jīng)得起生活的考驗,會鍛煉出一顆獨立自主的心。
句子中“不確定”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這句話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延伸】
1、閱讀:
李廣巧計退兵
西漢時期,北方匈奴勢力逐漸強大,不斷興兵進犯中原。飛將軍李廣任上郡太守,奉命抵擋匈奴南進。
一天,有三名匈奴兵又來侵擾,李廣大怒,親自率領一百名騎兵前去追擊,一直追了幾十里地,終于追上三名匈奴兵,殺了兩名,活捉一名。
李廣的隊伍正準備回營時,忽然發(fā)現(xiàn)有數(shù)千名匈奴騎兵正向他們這邊前進。匈奴隊伍也發(fā)現(xiàn)了李廣,但看見李廣只有百名騎兵,以為他們是為大部隊誘敵的前鋒,不敢攻擊,急忙上山擺開陣勢,觀察動靜。
李廣沉著地對部下說:“我們只有百余騎,離大營還有幾十里遠。如果我們逃跑,匈奴部將必定追殺我們。如果我們按兵不動,敵人反倒疑心我們有大部隊埋伏在附近,他們決不敢輕易進攻。所以我們只能進,不能退!
部將們聽了李廣的話,依計而行,跟著李廣繼續(xù)前進。
到距離敵陣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廣又下令:“全體下馬休息!崩顝V的士兵卸下馬鞍,悠閑地躺在草地上休息,戰(zhàn)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將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軍官出陣觀察形勢。李廣立即命令士兵上馬,沖殺過去,一箭射死了這個軍官。然后他們又回到原地,繼續(xù)休息。
匈奴部將見此情形,更加恐慌,料定李廣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廣的人馬仍無動靜。匈奴部將怕遭到大部隊的襲擊,慌慌張張地領兵逃跑了。
李廣的百余騎兵安全返回大營。
(1)請仿照“津津有味”寫3個“aabc”形式的詞語,并用“津津有味”寫一個句子。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從短文中找出下列詞語的近義詞,填在括號里。
鎮(zhèn)定( )察看( )
(3)你認為李廣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寫話:
學習了課文,你懂得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頂碗少年
【字詞薈萃】
1、在帶點字正確的讀音下面畫橫線。
附和(hé hè)結實(jiē jié)沉著(zhe zhuó)喝彩(hè hē)
2、改正下列詞語中的錯別字。
目不轉精( )不知所錯( )驚心動破( )坐無虛席( )
3、把句子換成另一種說法,句意不變。
他把手中的碗交給少年。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句段集錦】
少年頭兩次表演失敗后表現(xiàn)如何?請找出有關的語句,抄寫下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文鏈接】
在以后的歲月里,不知怎的,我常常會想起這位頂碗少年,想起他那一次的演出,每每想起,總會有一陣微微的激動……
這是課文最后一句話,說說你從省略號中讀出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課外延伸】
1、閱讀:
我家的小院
小院的西面是花圃,一年四季花開不斷,唱主角的是紫色的月季和各色玫瑰。北面有個挺大的葡萄架。夏天,孩子們在葡萄架下乘涼、下棋,大人們在這里看報、休息。一只只蝴蝶上下飛舞,顯得非常熱鬧。到了秋天,一大串一大串的葡萄掛在葡萄架上,不時散發(fā)出醉人的香味。院子的東面種著幾棵高大的白楊,它們像巨人一樣守衛(wèi)著小院。院子南面是一片碧綠的小菜園。地里種著黃瓜茄子西紅柿還種著綠油油的青菜一眼看去,漂漂亮亮,惹人喜愛。
(1)填空。
這段話是按________順序寫的。先寫小院西面是________,北面有個_____ ________,院子東面種著___________________,南面是_________。其中寫得最多、最詳細的是_________,這段話中的第____句到第____句,都是在寫這里的景色的。
(2)照樣子寫詞語。
綠油油_________ _________ 漂漂亮亮_________ _________
(3)用“”劃出打比方的句子。
(4)給文中空白的地方加上標點符號。
2、寫話:
學習了課文,你從中受到了什么啟發(f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手指
【字詞薈萃】
1、照樣子寫詞語。
隨時隨地
直直落落
2、在括號里填上合適的詞。
平靜的( )( )的月光
刻苦地( )( )地款待
3、指出下列各句是聯(lián)想句還是擬人句。
(1)小蟲子在田野里唱歌。( )
(2)桂林的山真險啊,好像一不小心就會栽倒下去。( )
(3)我仿佛看見了一條光明大路,這條路通向遙遠的陜北。( )
(4)蜻蜓飛過來,告訴我清早飛行的快樂。( )
【句段集錦】
五根手指的姿態(tài)各是怎樣的?把有關的語句摘抄下來。
拇指:
食指:
中指:
無名指和小指:
【課文鏈接】
“手指的全體,同人群的全體一樣,五根手指如果能團結一致,成為一個拳頭,那就根根有用,根根有力量,不再有什么強弱、美丑之分了!闭f說你對這句話的理解。
【課外延伸】
1、閱讀:
追趕風箏的孩子
在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里,兩個孩子猛追著在晴空中越飛越遠的一只斷線風箏……
“你倆要是帶翅膀的小天使就好了!”
“快變成一只能遠走高飛的老鷹吧!你們就準能把風箏逮住!”……
幾個過路人,見到這番情景,竟哈哈大笑地挖苦這兩個氣喘吁吁的孩子。
“對,人們?yōu)槭裁床荒芟聒B兒似的長出一雙翅膀在空中飛翔呢?”一個
“飛”向天空的幻想在這兩個幼小的心靈里萌發(fā)了。從此,他們開始留心觀察鳥類高飛和滑翔時雙翅的變化,并精心制作各種會“飛”的玩具。他倆長大后,仍然繼續(xù)研究飛翔的原理。
科學的幻想經(jīng)過人們的勤奮努力,終于變成了現(xiàn)實。1903年,世界上第一架飛機誕生了。這架螺旋槳飛機的發(fā)明家,正是二十年前,奮力追逐飄蕩在空中斷線風箏的兩個美國孩子——萊特兄弟。
(1)填空。
①“追趕風箏的孩子”是指。
②“幾個過路人,見到這番情景”這句話中“這番情景”是指。
(2)短文說“科學的幻想經(jīng)過人們的勤奮努力,終于變成了現(xiàn)實!比R特兄弟的科學幻想是。
(3)萊特兄弟的幻想變成了怎樣的現(xiàn)實?
2、寫話:
五根手指中,你最喜歡哪一根?說說為什么。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