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名:muntiacus reevesi
英名:reeves' muntjak
分類:偶蹄目鹿科
分布:南方大部分山區(qū)
棲息于丘陵山地的低谷、林緣、灌叢及草叢等環(huán)境中。性膽怯。以青草、樹葉、嫩芽等為食。多在冬季交配,懷孕期約6.5-7個月,每胎產1-2仔。壽命為15年。黃麂、麋鹿那樣的有蹄類都有發(fā)達的眶前腺,能分泌出一種強氣味的液體,擦在樹干上,表示它對這片區(qū)域的擁有,就像狗狗撒尿做標記一樣。
我國產三種黃麂,在廣東、廣西叫黃犭京,在臺灣叫羌或羌鹿。這三種就是:黃麂,又名赤麂;小黃麂,又叫小麂;毛額黃麂,又叫黑麂。此外,有可能在云南的哀牢山區(qū)還產第四種費氏黃麂。小黃麂和毛額黃麂是我國特產。
小黃麂廣泛地分布于華東、中南和西南10余個省區(qū),雖屬中國特產動物,但已有相當數(shù)量移殖海外。
毛額黃麂由于毛色烏褐,所以很多人叫它“黑麂”。外國只曾得到過四具標本,活的動物至今不但未曾在任何外國動物園展覽過,即使我國的動物園,似乎也只有一兩處展出過一兩只。因此國際上公認它是最稀罕的一種鹿。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