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起貓科動物,人們首先會想到非洲獅子。
在所有的貓科動物中,獅子的群體意識最強,它們能夠和睦相處。頭領(lǐng)雄獅的主要職責是保衛(wèi)領(lǐng)地,其它的雄獅負責保護雌獅。和所有的貓科動物一樣,雌獅比雄獅體型小。
在一個獅子群體中,大約有近20只獅子,其中包括10多只成年雌獅、四五只成年雄獅,還有幾只幼獅。獅子與其它貓科動物的生活習性相似,它們白天大部分時間都橫躺豎臥在樹蔭下休息。
獅子群體的核心是四五只雌獅,它們從小在一起生活、成長,有著密切的血緣關(guān)系。母獅允許其它母獅新生的幼獅吃自己的奶,這在哺乳動物中幾乎是很少見的。其它哺乳動物的母獸絕不會容忍非親生的幼獸。
母獅全年都能夠生育,幼獅從出生起直到6個月后才斷奶。幼獅兩歲左右,母獅又產(chǎn)下一只小獅,那時,兩歲的幼獅便可以自己獵食了。按照這樣的增長速度,一個獅群總能保持一定的數(shù)量及年齡上的差距。
在獅子群中,幾乎所有的家務(wù)事都由雌獅干;蛟S是雄獅頂上的(“鬢”下“賓”換成“獵”右旁)毛使得它目標太大、太顯眼,所以,狩獵、尋覓食物都是雌獅的任務(wù)。
獅子在逆風追捕獵物時,十有八九總能成功,同大多數(shù)貓科動物一樣,獅子的視覺比嗅覺更為重要。當幾只獅子共同追捕獵物時,它們常常圍成一個扇形,把捕獵對象圍在中間,切斷獵物的逃跑路線。
水塘是伏擊的好地方。盡管獅子的奔跑速度高達每小時60公里,但是它們的獵物往往比它們跑得還要快。為了避免過早地被獵物發(fā)現(xiàn),獅子必須悄悄地走近獵物,只有在30多米的范圍內(nèi)發(fā)起突然襲擊,獅子才有可能捕獲成功。等待良機需要花費很多時間,母獅必須具有極大的耐性。獅子的主要狩獵對象包括較大的羚羊、角馬和斑馬。當干旱季節(jié)來臨時,這些動物就遷移到雨水充足,青草繁茂的地方去了。在洪水泛濫的季節(jié),留下來的獅群會經(jīng)受很大的壓力,幼獅首先成為饑餓的犧牲品,接著便輪到母獅,它們難于與身強力壯的雄獅抗爭。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