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教育出版社課程教材研究所
石拱橋:中國古代橋梁形式多樣,在建筑上極富特色。從結(jié)構(gòu)與造型上,可以分為拱式橋、梁式橋、索橋、浮橋、懸臂橋等。古代遺留下來的石拱橋數(shù)量很多,其中最著名的當(dāng)屬趙州橋。除此之外,還有一些石拱橋也很有名,如金代建造的北京盧溝橋,明末建造的江西南城萬年橋、永豐思江橋,清代建造的清漪園十七孔橋。
趙州橋:又名安濟橋,坐落于石家莊東南約四十多公里的趙縣洨河之上,建于隋開皇大業(yè)年間,(590年~608年)李春所建。因趙縣古稱趙州而得名,當(dāng)?shù)厮追Q為大石橋。
它是我國也是世界上現(xiàn)存最早、保存最完整的石拱橋,對世界的橋梁建筑有著十分深遠的影響。
趙州橋最大的科學(xué)貢獻,在于它的“敞肩拱”的創(chuàng)造。在大拱的兩肩,砌了四個并列的小孔,既減輕重量,節(jié)省石料,又便于排洪,且增美觀。這種“敞肩拱”的運用,為世界橋梁史上的首創(chuàng)。在歐洲,最早的敞肩拱橋比中國的趙州橋晚了近1100年。
趙州橋不僅科學(xué)水平很高,而且造型十分優(yōu)美,具有獨特的民族藝術(shù)風(fēng)格。如,以造型逼真的石雕群像,運用浪漫手法,塑造出想象中的吸水獸,寄托人們期望大橋永不遭受水災(zāi)、長存永安的愿望。宋代趙州刺史杜德源有詩贊日:“駕石飛梁盡一虹,蒼龍驚蟄背磨空!痹鷦傥跤性娰澰唬骸八畯谋逃癍h(huán)中過,人在蒼龍背上行。”
1991年,美國土木工程師學(xué)會認定中國趙州橋為世界第十二處“國際上木工程歷史古跡”,充分證明了趙州橋在世界建橋史中的地位,F(xiàn)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