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傳漢高祖劉邦是赤帝之子下凡,他斬蛇起義定下漢朝四百年基業(yè),雖是沿襲秦制,卻在地名命名上自有一套規(guī)矩。當(dāng)時這個規(guī)矩就是以陰陽五行、二十八宿定方位。以“赤”色為上乘。漢高祖六年治沙羨縣,縣令梅赤就著手調(diào)查境內(nèi)山川河流,發(fā)現(xiàn)許多無名地名,于是就按朝廷旨意命一批地名。當(dāng)時,朝廷以陰陽五行之金、木、水、火、土加以擴(kuò)大推演,以天人相應(yīng),將星空與地面配合,將二十八宿對準(zhǔn)地面九州,各有所指,分出星野。按星野,沙羨當(dāng)屬東南朱雀的翼、軫之間。那么一個小方城內(nèi),如何以五行、星宿命名呢?梅縣令于是拜訪陸水南岸修持百年的老道長駱文聰,他上知天文,下窮地理。道長擺開羅盤、八卦,推演一番后,描了地形,標(biāo)注了名號,中央一山屬金,名曰金紫山,五行以金為首。金紫山之東為蒼龍之象,取其坑,“坑為疏廟,主疾”,取其名曰:“石坑”。南為朱雀之象,取其柳,“柳為鳥注,主草木”,在金紫山之南取了地名“柳林”。西為白虎之象,取其“奎”、“觜”,稱“奎曰封豸,為溝瀆”,“觜為虎道”,于是在金紫山之西取了地名為“奎觜”。北乃玄武之象,取其壁,“玄武之壁也”,取了個地名為“赤壁”,四方的四個地名各距金紫山六十里,就這樣,“赤壁”的地名就出現(xiàn)了。漢高祖崇尚赤色,除了“赤壁”外,駱道長又取了幾個帶赤字的地名,如赤博林、赤博林湖、赤岡畈、赤馬港等。梅縣令就根據(jù)老道長的這幅帛子圖,定了縣境內(nèi)的重要地名。就這樣,“赤壁”一名載入了歷史史冊,僅《三國志》一書就有五十多處提到赤壁。其后代史籍、方志更是屢屢出現(xiàn),這不能不說是梅縣令和駱道長的一大功勞呢。
“赤壁”二字的由來:
“赤壁”二字位于赤壁磯頭臨江懸?guī)r,南距市區(qū)38公里。《湖北通志》載:“赤壁山臨江磯頭有‘赤壁’二字,乃周瑜所書!毕鄠鳀|漢建安十三年(公元208年)冬月十三日,孫、劉聯(lián)軍借助風(fēng)勢,動用火攻,大火一炬,葬送了曹操二十六萬兵馬,東吳和劉備的軍隊(duì)乘勝追擊,直到南郡,曹操率殘部北歸鄴城。周瑜大軍高奏凱歌,回軍赤壁,在那大帥部樓船上舉行得勝宴會,把酒慶功,酒醉之余,拔劍起舞,邊舞邊歌曰:
臨赤壁兮,敗曹公,安漢室兮,定江東,此山水兮,千古頌,刻二字兮,紀(jì)戰(zhàn)功。
歌罷,提劍在懸崖上深深刻下了“赤壁”二字,這一劍刻過萬重山,據(jù)說江西廬山有反寫“赤壁”字樣。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