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情卻似總無情,唯覺尊前笑不成。
蠟燭有心還惜別,替人垂淚到天明。
提示:“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蘇軾《水調(diào)歌頭》)盡管認(rèn)識到這一人間和宇宙的鐵律,然而,但凡有情之人,又有誰能忍得住臨歧一沾巾?為了沖淡離別的痛苦和悲傷,人們常常在送別親朋好友時,設(shè)下一桌或豐盛或簡陋的宴席,幾碟菜肴,一杯溫酒,聊以消釋心中洶涌澎湃的離情別緒。但是在宴席上,“多情”之留尚且無可傾訴,“無情”之別還須強(qiáng)顏歡笑。為了寬慰別者,送別者不得不表現(xiàn)出種種“無情”的言談舉止;而在這言談舉止中,又隱藏著多么真摯的深情厚誼!然而,“多情”的人可吞聲飲泣,“無情”的蠟燭卻沒有這種自制力,它在那里悄無聲息地“替人垂淚到天明”。有生命的人不得不違心地壓抑感情的奔瀉,而無生命的物反而能隨意地放縱心緒的流溢,真是“黯然消魂者,惟別而已矣”!短短的一首小詩,把“小杜”的多情宣泄得淋漓盡致。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