蟈蟈與蛐蛐
濟(jì)慈
[這是詩的第一節(jié),用動靜相襯的手法描寫盛夏時“蟈蟈的樂音”。]
大地的詩歌從來不會死亡:
當(dāng)所有的鳥兒因驕陽而昏暈,
隱藏在陰涼的林中,就有一種聲音
在新割的草地周圍的樹籬上飄蕩,
那就是蟈蟈的樂音!它爭先
沉醉于盛夏的豪華,它從未感到
自己的喜悅消逝,一旦唱得疲勞了,
便舒適地棲息在可喜的草叢中間。
[鳥兒“隱藏在陰涼的林中”、“新割的草地周圍的樹籬”、“可喜的草叢”,這些景物描寫展示了盛夏生機勃勃的景象,烘托了夏天白日里“蟈蟈的樂音”濃郁、喜悅的感情色彩。]
[這是詩的第二節(jié),用動靜相襯的手法,描寫冬日“蛐蛐的歌兒”并將前一節(jié)的畫面疊加起來,交織成大地的詩歌。]
大地的詩歌呀,從來沒有停息:
在寂寞的冬天夜晚,當(dāng)嚴(yán)霜凝成
一片寧靜,在爐邊就彈起了
蛐蛐的歌兒,在逐漸升高的暖氣,
昏昏欲睡中,人們感到那聲音
仿佛就是蟈蟈在草茸茸的山上嗚叫。
[“寂寞的冬天夜晚”、“嚴(yán)霜凝成”等寫出了嚴(yán)冬的寂寞冷清;“逐漸升高的暖氣”寫出了人們家中的溫馨氣氛,這兩種氛圍既形成對照又十分和諧,襯托了冬夜“蛐蛐的歌兒”的動聽!盎杌栌校藗兏械侥锹曇舴路鹁褪窍X蟈在草茸茸的山上鳴叫!保
[這是一首大自然的頌歌。它通過對盛夏“蟈蟈的樂音”和冬日“蛐蛐的歌兒”的描寫,表現(xiàn)了大自然一年四季歌聲不斷的景象,歌頌了大自然永遠(yuǎn)歌聲不斷、永遠(yuǎn)充滿生機的永恒美景,表達(dá)了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與贊美。]
夜
葉賽寧
河水悄悄流人夢鄉(xiāng),
幽暗的松林失去喧響
夜鶯的歌聲沉寂了,
長腳秧雞不再歡嚷。
[第1節(jié)描寫夜的靜謐。]
[隨著夜的降臨。自然界的萬物陷于沉寂。這些描寫中既有聽覺,又有視覺,也有與白日的聯(lián)想和對比。]
夜來臨,四下一處靜,
只聽得溪水輕輕地歌唱。
明月撒下它的光輝,
給周圍的一切披上銀裝。
[第2節(jié)接著寫在夜的寂靜之中,潺潺的溪水在歌唱,這里以動寫靜,以動襯靜,從而更顯其靜;然后由聽覺轉(zhuǎn)入視覺,引入月光的意象描寫夜的美麗。]
大河銀星萬點,
小溪銀波微漾。
浸水的原野上的青草,
也閃著銀色光芒。
[第3節(jié)進(jìn)一步描寫月光下大自然的魅力。]
夜來臨,四下一片寂靜,
大自然沉浸在夢鄉(xiāng)。
明月撒下它的光輝,
給周圍的一切披上銀裝。
[第4節(jié)又回到夜的靜謐,并再次寫到美麗的月色,這不是簡單的重復(fù),而是以反復(fù)的吟詠造成詩的節(jié)奏美和旋律美,深化夜的靜謐、美麗的氛圍,令人更深切地感受到詩人情感的波蕩和律動。]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