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遠程教育網(wǎng)
1、下列注音全對的一項是()
A、招徠(lái) 弦樂(xián) 鉗形(gān) 鐵鉉(xuán)
B、隔閡(hé) 囿(yòu) 伶俐(lì) 吹噓(xū)
C、餑餑(bó) 小鈸(bō) 雪花酪(gè) 小販(fàn)
D、秫秸(jié) 荸薺(qí) 蕎麥(qiáo) 糠(kān)
2、結(jié)合語境,解釋加粗的詞語。
⑴然后是賣青菜和賣花兒的,講究把挑子上的貨品一樣不漏地都唱出來,用一副好嗓子招徠顧客。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囿于語言的隔閡,洋人只能欣賞器樂。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甚至有的乞丐也油嘴滑舌地編起快板。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為下列多音字注音、組詞。
薺:()__________喝:()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面一段話中標點標注正確的一項是()
囿于語言的隔閡①洋人只能欣賞器樂②其實③更值得一提的是聲樂部分④就是北京街頭各種商販的叫賣⑤
A、①,②。③,④: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④:⑤! D、①,②。③,④──⑤。
5、為什么“我”聽到“賣蕎麥皮”的吆喝會嚇了個馬趴?對此分析正確的一項是()
A、因為上文已有交代“我怕聽那種忽高忽低的”,對賣荷葉糕的吆喝“特別害怕”。所以,當有人在背后突然發(fā)一聲喊,自然很可能會“嚇了個馬趴”。
B、這是夸張的說法,表現(xiàn)了作者幽默調(diào)侃的用意。
C、因為“賣蕎麥皮”的叫得太難聽,“我”趴在地上就聽不到了。
D、因為小時人家告訴我賣蕎麥皮的是“拍花子的”(拐賣兒童的),所以“我”特別害怕,“嚇了個馬趴”。
6、閱讀下面文段,回答問題。
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春天一到,賣大小金魚兒的就該出來了。我對賣蛤蟆骨朵兒(蝌蚪)的最有好感,一是我買得起,花上一個制錢,就往碗里撈上十來只;二是玩夠了還能吞下去。我一直奇怪它們怎么沒在我肚子里變成青蛙!一到夏天,西瓜和碎冰制成的雪花酪就上市了。秋天該賣“樹熟的秋海棠”了。賣柿子的吆喝有簡繁兩種。簡的只一聲“喝了蜜的大柿子”。其實滿夠了?赡菚r小販都想賣弄一下嗓門兒,所以有的賣柿子的不但詞兒編得熱鬧,還賣弄一通唱腔。最起碼也得像歌劇里那種半說半唱的道白。一到冬天,“葫蘆兒——剛蘸得”就出場了。那時,北京比現(xiàn)下冷多了,我上學(xué)時鼻涕眼淚總凍成冰。只要兜里還有個制錢,一聽“烤白薯哇真熱乎”,就非買上一塊不可。一路上既可以把那燙手的白薯揣在袖筒里取暖,到學(xué)校還可以拿出來大嚼一通。
⑴這一段的中心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這一段一共寫了幾種叫賣的貨色?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為什么我對賣蛤蟆骨朵兒的最有好感?(畫在原文上)
⑷四季的叫賣中,哪一季寫得最簡略,這樣寫有什么好處?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本段是按什么順序?qū)懙模?/p>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1、B
2、⑴招攬。⑵彼此情意不通,思想有距離。⑶形容說話油滑。
3、薺:qí荸薺jì薺菜;喝:hē喝茶,hè喝令。
4、D
5、A
6、⑴四季叫賣的貨色自然都不同。
⑵6種。
⑶“一是我買得起……吞下去!
⑷夏季。這樣寫繁簡得當,重心突出,文章結(jié)構(gòu)清晰。
⑸按時間順序。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xué)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