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大附中遠程教育網(wǎng)
【能力訓練一】
1、反復(fù)閱讀《敬畏自然》,找出文中表達作者觀點的關(guān)鍵語句。思考一下,作者為什么提出要“敬畏自然”?為什么說“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閱讀《羅布泊,消逝的仙湖》,說說羅布泊過去是什么樣子,現(xiàn)在又變成了什么樣子。用簡潔的語言概括一下,并歸納一下變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閱讀《旅鼠之謎》,歸納北極旅鼠的幾大奧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閱讀《大雁歸來》,說說作者對于大雁作了哪些描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哪些“失去的東西”。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喂──出來》的結(jié)尾,那奇怪叫聲以及那塊小石頭是從哪里來的?天上掉下那塊石頭以后,接下來可能還會發(fā)生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閱讀下面文段,完成練習。
一條魚順流而下
謝冕
一條魚順流而下,橋上和兩岸的人向它行注目禮。那魚游得非常愜意,驕傲如公主,活潑如飛鴻,而那份瀟灑自如,卻如舞場上飛旋的身影。
這么清的水,這么自由的魚,如今已是稀世奇珍。難怪有這么多的人____________觀賞,連連發(fā)出驚喜的喧呼。那魚愈發(fā)為之得意,它隨意地搖晃自己的身體,時而上升,時而下沉,它欹斜著身子,左顧右盼,它顯然感到自己的美麗,它似在炫耀,著意于展示這美麗。
這么清的水:從橋上望去,數(shù)十米之遙,可以清晰地看到水下的鵝卵石,還有搖曳的水草,那魚就在水草和石頭間滑動,太陽照著。夏季已經(jīng)過去,它發(fā)出溫暖的光暈。河兩岸,南方的綠樹蔥蘢,人世的塵囂頓然消失,人們?yōu)開___________的清純和靜謐所迷醉,立在艷陽下,綠陰中,為一條魚歡呼。
只有這一刻世界是純潔的,沒有世欲溷雜,沒有邪惡的念欲,只是摒除一切的對于自由生命的欣悅與禮贊。所有被這景象所陶醉的人,年長的和年少的,這時刻似乎只剩下面對美的單純的凝視。那魚仿佛也感受到人類良善和溫馨,它俯仰自如,盡情而安詳,沒有驚懼,甚至也毫不防備。
一條魚順流而下,人們以美好的目光迎接了它。這是一個親歷的真實的事件:時間是去年的早秋季節(jié),地點是諸水匯聚的屯溪,新安江柔和地流過的地方。那條水也許是從湘贛邊界的崇山峻嶺中流來,澄清、晶瑩,帶著山間的青翠與芬芳。新安江形成于此,江面頗寬。魚是大的,不然的話,橋上和岸邊的人們便不會發(fā)現(xiàn)它。
一條魚____________地順流而下,它在屯溪寬闊的水域夸耀自身的娟好。屯溪往后是什么地方,那魚要游向何處?沿江北去是徽州,那個繁華之地舟楫如織,網(wǎng)罟恢恢。過了深渡,激流漫卷,入新安江水庫。該處千島聳立,卻非安寧之處所在,有過令人震驚的殘暴劫案!況且,況且,無數(shù)的污水正日以繼夜地向浩淼而潔凈的湖區(qū)傾瀉,千島湖可能是另一個淮河,淮河已是魚群的墓穴,死亡正籠罩那污濁的江流。
這魚飽嘗新安江兩岸的晴樹繁花,它在人們嘖嘖贊嘆聲中顯得快樂,且自信。它是在清寂的山洞生活慣了,那里江花如火,那里江月如霧,那里露珠在清脆地滴落。它以為清風白水自然而有。它甚至以為江流愈是寬闊,波浪愈是湍急,便是愈進而愈入佳境。于是這條魚____________地順流而下。
魚當然不會明白,泉水悅耳奏鳴之處會埋伏著釣鉤,在繁枝覆蓋的河灣也許正窺伺著羅網(wǎng)。魚當然更不會明白,有些河流正在死去,在那里一切的波紋和渦漩,都會變成死亡的沼澤。那么魚呢,活潑地游來游去的魚呢,包括此刻供人欣賞也自我欣賞的魚呢?它也許正步步逼近那恐怖的死城。
一條魚順流而下,人們驚奇的目光也許只是忘情的瞬間的純凈。夾岸而觀的人群,他們恭迎的生命歡躍,難道竟是一種警號,難道竟是為了某種永訣!
⑴為文中加粗的字注音,并解釋整個詞語。
①靜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摒除():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章畫橫線處,依次應(yīng)填上的詞語是()
A、駐立周圍毫無顧忌泰然自若
B、駐足周圍無憂無慮安然無恙
C、駐足周遭無憂無慮泰然自若
D、駐立周遭毫無顧忌安然無恙
⑶這篇文章最突出地運用了哪幾種修辭手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文章結(jié)尾最后一句的言外之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這篇短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閱讀下面文段,完成練習。
思考著黑猩猩的思考
游北京動物園的猩猩館,里面一只蒼老雄壯的黑猩猩,給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它沉重地坐在地上,沉重地思考著。
它仰著臉,對眾多游客不屑一顧的樣子,眼睛瞅著上面。那是一對暗黑色的眼睛,很深邃,深邃得讓人感覺到那里面有著廣闊的空間,感覺到那里面仿佛容納了幾萬萬年的歷史。
據(jù)說,人和動物的區(qū)別,是人能夠思維,而動物不能。思維的符號是語言,人是會說話的,而動物不會說,因此人比動物要高級得多。所以,會說話的人才把不會說話的動物關(guān)在籠子里供消遣和欣賞。
而我寧愿相信,動物是有思想的,就像眼下的這位,肯定是在思考著。它有充分的時間去思考。它思考什么呢?不得而知。留戀大自然中風情萬種的自由自在?安于籠子里無憂無慮的生活?還是探索它生命存在的意義?
有一點可以肯定,它無法擺脫人類的征服。再兇猛的動物,都是怕人的,因為人類的思考比它們的思考要高級得多。在人類面前,它們只有懼怕和無奈。
這是因為人類掌握著科學,而動物不掌握。比方,聰明的魯班發(fā)明了鋸子,從此大片大片的森林就噼里啪啦傾倒了。人類把石頭制成了利器,后來又發(fā)明了火藥,這一切都給動物們帶來了滅頂之災(zāi)。漸漸失去生存環(huán)境的動物們,在人們的驅(qū)趕殺戮中惶惶然而不可終日。它們成了人們身上的衣服和腳下的鞋子,成了人們飯桌上的美餐。
動物之所以是動物,是因為到現(xiàn)在它們依然過著風餐露宿的生活,而人類進化的程度,達到了不可思議的水平。據(jù)說有的宴席,圓桌的中央,箍著一顆活猴子的頭顱,眾目睽睽下,一把重錘高高地舉起,啪!然后食客們便津津有味地品嘗著鮮嫩的猴腦。
由此說來,眼下這位黑猩猩應(yīng)該算是幸運兒,它不但沒有被殺戮,而且還過著飯來張口的生活。
眼下在地球上,動物們的自由領(lǐng)域是越來越小了,黑猩猩也不例外。原始森林悄然消失了,沙漠驚人地吞噬著綠洲,據(jù)說南極洲上面大氣層的中間,也都洞穿了一個偌大的窟窿。自由的人開始不自由了,沙漠、洪災(zāi)和干旱等等,開始襲擊人類的生活。人和動物一樣,也感到了生存的危機,漸漸地有了與動物同舟共濟的意識。原本要殺戮的動物,成了稀有珍奇,受到了保護。像這位黑猩猩這種現(xiàn)狀,也是一種保護的形式,只是這種保護剝奪了其自由。不過,它還可以思考。
思考不僅僅是人類的特長;\子里的黑猩猩仍在思考著……我思考著黑猩猩的思考。
⑴通讀全文,說說“思考著黑猩猩的思考”這句話中前一個“思考”的內(nèi)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聯(lián)系全文內(nèi)容,理解“它沉重地坐在地上,沉重地思考著”這句話的意思,然后看看下邊的說法哪一種不恰當()
A、鐵籠子里的黑猩猩引起了作者沉重的思考,黑猩猩的“沉重地思考”是作者的一種感覺。
B、黑猩猩不僅對自己所處的現(xiàn)實環(huán)境感到不滿,而且還擔心人類的前途和命運。
C、面對這只失去了自由的黑猩猩,作者想到了更多失去自由的動物,心情十分沉重。
D、包括眼下這只黑猩猩在內(nèi)的動物們被人類“征服”的歷史和現(xiàn)狀,應(yīng)該引起人類的反思。
⑶想一想作者寫魯班發(fā)明鋸子、人類發(fā)明火藥這兩件事有什么用意,下邊說法最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說明給動物們帶來滅頂之災(zāi)的是人們發(fā)明的鋸子和火藥。
B、暗示人們在利用科學技術(shù)推動社會進步的同時,也破壞了自己和其他生物的生存環(huán)境。
C、表明人類掌握著科學,可以征服整個世界,任何動物在人類面前,只有懼怕和無奈。
D、證明再兇猛的動物都是怕人的,因為人類的思考比它們的思考要高級得多。
⑷“所以,會說話的人才把不會說話的動物關(guān)在籠子里供消遣和欣賞”這一句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感情?你認為人和動物應(yīng)該是一種怎樣的關(guān)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聯(lián)系上下文,談?wù)勀銓Α叭祟愡M化的程度,達到了不可思議的水平”這句話的理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力訓練二】
1、給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和煦()媲美()咫尺()牟。ǎ
哂笑()凋零()緘默()挑釁()
吞噬()干涸()蓬蒿()裸露()
收斂()狩獵()蕭瑟()狼藉()
2、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錯別字,并改正在后面的括號里。
⑴自20世紀初瑞典探險家斯文·赫定闖入羅布泊,它才遂漸為人所知。()
⑵人僅有的一點小智惠也是大自然所賦予的,并屬于他自己所有,他只不過是宇宙自我認識的工具。()
⑶我希望能找到一塊直得保存的文物作紀念。()
⑷它們白色的尾部朝遠方的山丘,終于漫漫扇動著黑色的翅膀,靜靜地向池塘滑翔下來。()
3、下列句中加粗的成語使用不恰當?shù)囊豁検牵ǎ?/p>
A、犯罪分子們則把各種犯罪證據(jù)都悄悄地扔進了洞里,以為這樣就能逍遙法外了。
B、大家七嘴八舌地商量著,人云亦云,莫衷一是。
C、因為它們的視力很差,鼠目寸光,看不到遠處的東西,所以很難把大海和小河溝區(qū)別開來。
D、這么多的細胞不僅能夠相互協(xié)調(diào),而且每個細胞都有著與眾不同的特殊分工。
4、根據(jù)上下文,解釋加粗詞語在句子中的含義。
⑴要造出這樣的一個人來,讓一萬億個細胞協(xié)調(diào)工作,是人類的智慧所不能勝任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如此重要的胡楊林因塔里木河下游的干涸而大面積死亡。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它一看苗頭不對,知道出來得不是時候,便倉皇逃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喧鬧聲也漸漸低沉下去,只能聽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談?wù)摗?/p>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選詞填空,依次正確的一項是()
⑴人類的認識史仿佛是糾錯的歷史,一代一代地____________著前人的錯誤。
⑵我們沿塔里木河向西走出200公里后,綠色長城突然從眼中____________。
⑶人們研究了好幾個世紀,卻始終解不開它們的____________。
⑷他只顧瞇著眼睛得意洋洋地____________著遠處的地平線。
A、糾正失蹤奧秘張望
B、校正消失奧妙眺望
C、校正失蹤奧妙張望
D、糾正消失奧秘眺望
6、下列句子中沒有使用擬人修辭手法的一項是()
A、一個深沉的聲音算是最后發(fā)言,喧鬧聲也漸漸低沉下去,只能聽到一些模糊的稀疏的談?wù)摗?/p>
B、大地在這里已脫盡了外衣,露出自己的肌膚筋骨。
C、海洋和天空又變成了美麗的蔚藍色,遠遠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樣。
D、宇宙借我的眼睛來觀看她自己,借我的嘴來表達她自己,說出她億萬年來想說而沒有說出的話。
7、下列句子中沒有語病的一項是()
A、我們沒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B、增加質(zhì)量是語文教學改革的當務(wù)之急。
C、能否刻苦鉆研是提高學習成績的關(guān)鍵。
D、當外國友人來長沙時,受到了長沙人民的熱烈歡迎。
8、標點標注正確的一項是()
①還有一個問題②我急不可耐地打斷了他的話③如果所有的旅鼠都這樣匆匆忙忙地跳進大海去自殺了④那么它們不是早該斷子絕孫了嗎⑤
A、①“②,”③!阿,⑤?”
B、①“②,”③,“④,⑤?”
C、①“②。”③!阿,⑤!”
D、①“②!雹,“④,⑤!”
9、“救救青海湖,救救月牙泉,救救所有因人的介入而即將成為荒漠的地方!”直抒胸臆,它的作用是____________。
10、對下列句子的表達方式判斷錯誤的一項是()
A、20天后,第一胎的6對開始生育,每胎12只,一下子就可生出72只,一共可以生6胎,則為432只。(說明)
B、羅布泊像座仙湖,水面像鏡子一樣,在和煦的陽光下,我乘舟而行……(描寫)
C、此時此刻,我們停止了說笑。那一片巨大的黃色沙地深深地刺痛著我們的心,使我們個個心情沉重。(議論)
D、我們邊走邊談,慢慢地往海邊走去。剛剛走到懸崖的邊緣,他卻突然大叫一聲,縱身就要跳將下去。(記敘)
11、下列說法不正確的一項是()
A、《敬畏自然》從宏觀上議論人與自然的關(guān)系。指出人類應(yīng)該敬畏自然,愛護自然。
B、《羅布泊,消逝的仙湖》懷著極為痛惜的心情向世人報告羅布泊的今昔,報告水資源的濫用怎樣破壞了生態(tài)環(huán)境,說明羅布泊的消失是近30年來人為的悲劇。
C、《喂──出來》是一篇科幻小說,它警示世人,不從根本上處理環(huán)境問題,環(huán)境的污染終將危及人類的生存。
D、《旅鼠之謎》用說明、主要是對話的方式講述北極旅鼠的三大奧秘。并且警示人類,不應(yīng)該“毫無節(jié)制地繁衍下去”。
12、填空。
⑴《敬畏自然》的作者是____________,節(jié)選自____________。
⑵《旅鼠之謎》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他是中國____________次遠征北極點科學考察隊的總領(lǐng)隊。
⑶《大雁歸來》的作者是____________國的____________。
⑷《喂──出來》的作者是____________,他是____________(國家)人,是____________家。
13、閱讀下面文段,然后回答問題。
誰說宇宙是沒有生命的?宇宙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永恒的生命,那永恒的運動、那演化的過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體現(xiàn)嗎?如果宇宙沒有生命,怎么會從中開出燦爛的生命之花?這個宇宙到處都隱藏著生命,到處都有生命的萌芽,到處都有沉默的聲音。你難道沒有聽到石頭里也有生命的吶喊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⑴用一句話概括這一段的大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為什么說“宇宙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永恒的生命”?
⑶文末畫橫線處應(yīng)填的句子是()
A、你難道沒有用心靈聽到從那遙遠的星系里傳來的友好問候嗎?
B、你是不是沒有用心靈聽到從那遙遠的星系里傳來的友好問候?
C、你難道用心靈聽到了從那遙遠的星系里傳來的友好問候嗎?
D、你用心靈聽到了從那遙遠的星系里傳來的友好問候了嗎?
⑷“這個宇宙到處都隱藏著生命,到處都有生命的萌芽,到處都有沉默的聲音”,這句話是什么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把反問句“那永恒的運動、那演化的過程,不正是她生命力的體現(xiàn)嗎?”變換成一般陳述句。并說說哪種句式表達效果好以及好在哪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閱讀下面文段,然后回答問題。
不管是仍進去什么東西,這個慷慨大方的洞全部一視同仁,照收不誤。這個洞認勞認怨地給整個城市洗刷著各種骯臟的東西。漸漸地,海洋和天空又變成了美麗的尉藍色,遠遠地看上去就像是透明的玻璃一樣。
在這瓦藍瓦藍的天空下面,新建造的高樓大廈就象雨后春筍一般接連不斷地豎了起來。
⑴文中出現(xiàn)了四處錯別字,請把它們找出來,并改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文段中這個無論什么都“照收不誤”的“洞”象征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海洋和天空又變美麗了,作者這樣寫有什么深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文中為什么說“新建造的高樓大廈就像雨后春筍一般接連不斷地豎了起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如果你是村長,你會怎樣處置這個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5、閱讀下面文段,回答下列問題。
那條河流
我懷念那條河流。
①遠遠地看,它就像一根孤獨的琴弦繃在原野上,任風雨和歲月彈撥。
我是生長在它旁邊的一雙耳朵。當時我不覺得幸運,以為這音樂、這波濤的訴說、道不盡激情的灌注,都是理所當然的。以為這柳陰是理所當然的,洋槐潔白芳香的花絮是理所當然的,竹林里布谷鳥黃鸝鳥的啼鳴是理所當然的,兩岸濕潤的炊煙和歌謠是理所當然的。當時幼稚的心里,卻有一個與生俱來的念頭,這河流以及與它有關(guān)的一切,理所當然屬于我們。
我在河灣里學會了游泳,我把蝴蝶的姿勢、青蛙的姿勢展示給水中的魚;我仰躺在水床上,看天,在天藍和水藍之間,我是漂浮的夢。我捉螃蟹,石縫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沒有多余的惡,小小的身體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戰(zhàn)爭的恐懼里度過,最大的成功僅僅是防止過分的傷害。在橫渡河灣的時候,我遭遇過一條水蛇,小小的頭昂著,更小的眼睛圓睜著打量陌生的天空,它也在不測的水里橫渡它的命運。
我在竹林里制作了第一管竹笛,摹仿北斗的指法(它也是七個音孔),我在靜夜里向身后的村莊和遠方的歲月吹奏。
當時,我不覺得這一切都是奇跡,我不覺得我內(nèi)心的水域,有一多半來自這河流的灌溉。我那浮淺、單純、蒙昧的心里,以為這一切都是理所當然。我沒有想過這河流會有斷流的時候,我沒有想過它似乎源遠流長的水,是來自哪里;它的溫柔碧波和浩然激流,是怎樣一點一滴匯成。
帶著它的濤聲和波光,我濕淋淋地走了。我走到哪里,就把它帶到哪里,我是它站起來行走的一部分,我的記憶里流淌著它的乳汁。
我仍然覺得它理所當然存在于那里,理所當然屬于我,屬于我們,而且永遠。
年前回家,我愕然了。我再也看不到那條河流。橫臥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遺體,橫七豎八的石頭,無言訴說著滄桑;岸上的柳林、竹林、槐林、蘆葦蕩都已消失,荒灘上,有人在埋頭挖坑淘金;三五個小孩,在放一只風箏,幾雙眼睛一齊向上,望著空蕩蕩的天空,和那只搖搖晃晃的風箏。
我已找不到當年游泳的地方,那讓我感到河水深度、照過我少年倒影、用藍色的漩渦激起我最初詩意想像的地方,已被高大的垃圾堆覆蓋。
我多想,我多想找到死去的源頭,去大哭一場,讓淚水復(fù)活這條夢中的河流。
這時候,才痛徹心肺地明白:天地間沒有理所當然永遠屬于我們的事物。
理所當然,理所當然地去珍惜──這才是惟一屬于我們的理所當然。
②我們不過也是游蕩于河流中的另一種魚。我們不愿成為干魚,但我們很可能要把自己折騰成干魚。許多河流枯竭了,污染了。愛,枯竭了;我們內(nèi)心的河床,不再是碧波倒影,而是注滿了污水,堆滿了垃圾。
我該怎樣打開內(nèi)心的純潔水源,復(fù)活那死去的河流?
⑴第3段有四個由“理所當然”構(gòu)成的排比句,強調(diào)了“我”____________的心態(tài)。文中與此相照應(yīng)的句子還有幾處,請找出一句寫在橫線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結(jié)合語境,揣摩并解釋下列加粗詞語的含義及表達作用。
①我捉螃蟹,石縫里小小的反抗弄疼了我的手,而它并沒有多余的惡,小小的身體上全是武器,一生都在戰(zhàn)爭的恐懼里度過,最大的成功是防止過分的傷害。
兩個“小小的”描寫出____________,“戰(zhàn)爭的恐懼”、“過分的傷害”表現(xiàn)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我再也看不到那條河流,橫臥在面前的,是它干涸的遺體,橫七豎八的石頭,無言訴說著滄桑。
本句采用了擬人手法,“遺體”描寫出____________的慘景,“無言訴說”呈現(xiàn)出____________的氣氛,全句抒發(fā)了作者的____________感情。
⑶結(jié)合全文,簡析畫線句①和②的深層含義。
①句為什么把河流比喻成“孤獨的琴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句怎樣理解“我們也是游蕩于河流中的另一種魚”?為什么說“我們很可能要把自己折騰成干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⑷填空答問。
①統(tǒng)觀全文,作者用了對比的寫法:寫河流,當初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差強烈;寫“我”對河流的認識,當初以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現(xiàn)在意識到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變化巨大。
②結(jié)尾部分,“我內(nèi)心的河床”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作者希望“復(fù)活”的不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而且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⑸請根據(jù)你對本文的感受,以“我懷念……,它曾使我……”的句式寫一句話。(不超過20個字)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參考答案】
【能力訓練一】
1、表達作者觀點的關(guān)鍵語句是:“我們再也不應(yīng)該把宇宙的其他部分看做只是我們征服的對象,再也不應(yīng)該……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我們自己!
作者提出要“敬畏自然”,是因為人們常常把人與自然對立起來,宣稱要征服自然,這種觀點有其合理的一面,但走到極端往往違背自然規(guī)律,破壞自然,導(dǎo)致自然界的懲罰。只有認識自然的偉大,愛護自然,人類才能求得與自然的和諧發(fā)展。
“敬畏自然”之所以就是“敬畏我們自己”,是因為人類與自然都是宇宙智慧的創(chuàng)造物,都是宇宙生命的組成部分,盡管生命的存在形式不同,但都是平等的生命,所以敬畏自然,就是敬畏智慧,敬畏生命,就是敬畏我們自己。再則,敬畏自然,就是愛護自然,愛護人類生存的家園,就是愛護我們自己。
2、羅布泊過去是廣闊、美麗、充滿生機的湖泊,羅布泊周邊是牛馬成群、綠林環(huán)繞、河流清澈的生命綠洲,F(xiàn)在變成了一片死寂的荒漠,胡楊林成片死亡,寸草不生,不見飛鳥,令人恐怖。原因是:一,20世紀20年代塔里木河曾人為改道,導(dǎo)致下游干旱缺水;二,盲目濫用塔里木河水資源,致使下游河道干涸、羅布泊斷水,生態(tài)環(huán)境徹底破壞。
3、北極旅鼠的奧秘是:一,繁殖能力驚人;二,旅鼠的繁殖不但有所節(jié)制,而且一旦繁殖過多,會出現(xiàn)種種怪現(xiàn)象,好像想方設(shè)法要自殺似的;三,死亡大遷移,數(shù)百萬旅鼠奔往大海,葬身大海。
4、作者描寫了南飛的大雁、冬季的大雁、大雁歸來的情景,春雁覓食過程的鳴叫、孤雁以及4月夜間大雁群居的鳴叫。作者在大雁身上找到了善性、友情、親情,找到了聯(lián)合的觀念,找到了大自然的詩意。
5、叫聲和小石頭都是從那個深不可測的黑洞里來的。原先往洞里丟進什么,現(xiàn)在什么都將出來,原子能反應(yīng)堆的廢料,動物尸體、廢物和污水、日記本、犯罪證據(jù)都會飛將下來,飛到這座城市居民的頭頂上,讓他們飽嘗自己釀成的苦果。
6、⑴①mì安靜。②bìng排除;除去。
⑵C
⑶擬人、比喻、排比
⑷不應(yīng)只是一個警號,僅僅為了滿足某種永訣,而應(yīng)付諸行動,制止殘暴劫案,保護自然環(huán)境,維護生態(tài)平衡。
⑸對自由生命的欣悅與禮贊;對殘暴劫案、破壞生態(tài)平衡行為的感嘆與呼吁。
7、⑴地球是人類和自然界所有生物的共同家園,保護動物及其生存環(huán)境,也是保護人類自己的生存環(huán)境。要想讓人類長久地生存和發(fā)展下去,就要尊重自然,與自然和諧相處。決不能用現(xiàn)代文明的成果破壞大家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
⑵B
⑶B
⑷表現(xiàn)出對人類剝奪動物的自由生存權(quán)利,甚至驅(qū)趕、殺戮動物這一行為的不滿和憤慨。人與動物應(yīng)該成為朋友,要“同舟共濟”,共同保護地球這一家園。
⑸這句話是反語。它通過人類“進化的程度”與人類所作所為形成的反差,諷刺了人類盲目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殘酷殺戮動物的野蠻行為。
【能力訓練二】
1、xùpìzhǐmóu
shěndiāojiānxìn
shìhéhāoluǒ
liǎnshòusèjí
2、⑴遂—逐
⑵惠—慧
⑶直—值
⑷漫—慢
3、B。
4、⑴能夠承擔或承受。
⑵沒有水了。
⑶略微顯露的發(fā)展的趨勢或情況。
⑷(物體、聲音等)在空間或時間上的間隔遠。
5、D
6、C
7、A
8、B
9、發(fā)出了拯救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強烈呼聲,表達了強烈的環(huán)保意識、憂患意識。
10、C
11、D
12、⑴嚴春友《大自然的智慧》
⑵位夢華首
⑶美利奧波德
⑷星新一日本現(xiàn)代小說
13、⑴論述宇宙也是有生命的。
⑵這是擬人化的說法,就人類現(xiàn)在的認識水平,還不能看透整個宇宙,宇宙是沒有邊界的,也是永遠存在的,所以說“宇宙是一個碩大無比的、永恒的生命”。
⑶A。
⑷作者用擬人手法,說宇宙是生命,宇宙的一切都是宇宙生命的構(gòu)成部分,而高級生命形態(tài)正是從低級生命形態(tài)中產(chǎn)生的,所以,即使看起來死氣沉沉的物質(zhì)也“隱藏著生命”,也有“生命的萌芽”,即使是寂靜的大自然,也到處都存在著生命。
⑸陳述句:那永恒的運動、那演化的過程,正是她生命力的體現(xiàn)。反問句的效果好,因為反問句更能激發(fā)讀者的思考,語氣也更強烈。
14、⑴仍—扔認—任尉—蔚象—像
⑵象征著無所不包的大自然。
⑶破壞生態(tài)環(huán)境的行為,也許一時會給人們帶來利益,但人們千萬不要被蠅頭小利蒙蔽了雙眼,保護生態(tài)環(huán)境應(yīng)有長遠的眼光。
⑷說明人們不顧慮大自然的承受能力,只想到了自己。
⑸略。
15、⑴當初享受大自然美景卻不懂得珍惜!爱敃r幼稚的心里,卻有一個與生俱來的……理所當然屬于我們”,“我那浮淺、單純、蒙昧的心里……理所當然”、“我仍然覺得……而且永遠”。
⑵①小生命的脆弱,在人類的傷害下處境的危險
②河水枯竭、生命死亡悲涼、衰敗對人類破壞自然環(huán)境的憤慨
⑶①因為它哺育了眾多的生靈,彈奏著生命的樂章,卻沒有受到人們應(yīng)有的理解、珍惜和保護。
②因為人類和大自然的關(guān)系,就像魚和水的關(guān)系,如果我們不懂得珍惜和保護自己賴以生存的環(huán)境,毀壞了大自然,也必將毀滅自己。
⑷①生機盎然成了干涸的遺體理所當然地屬于我們理所當然地去珍惜
②人的心靈沒有被污染、沒有干涸的河流(充滿生機的河流)人沒有被污染的心靈
⑸略。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quán)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