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萬里(1127~1206)是南宋杰出詩人,字廷秀,吉水(今屬江西)人。紹興年間進士,官至秘書監(jiān)。他任永州零陵縣丞時,抗金名將張浚適謫永州,勉以正心誠意之學,因名其室曰:“誠齋”,詩集曰《誠齋集》,其中第四集名《南海集》,收淳熙七年至九年(1180~1182)在廣州、惠州、潮州期間詩作四百首,具有極高的歷史、藝術價值。
據(jù)《宋史》記載,淳熙八年潮州發(fā)生了以沈師為首的長達十月之久的騷亂,楊萬里時為提舉廣東常平茶鹽(與轉(zhuǎn)運使、提舉刑獄同列,約略相當今之省級長官),奉命“合諸郡兵討平之”。事后孝宗皇帝稱他有“仁者義勇”。入潮平亂期間,楊萬里對潮州的山山水水產(chǎn)生了深厚的感情,我們從他下面的二首記游詩中即可明顯地感受到。《登南州奇觀》(前臨大江浮橋,江心起三石臺,皆有亭):“海邊樓閣海邊山,云竹初收霽日寒?粗现萜嬗^了,人間山水不須看!薄坝駢乇着P青龍,海外三山墮眼中。奇觀揭名渾未在,只消題作小垂虹!
詩中的“南州奇觀”在韓江邊!队罉反蟮洹肪5343《潮州府·橋道》謂:“乾道七年(1171),太守曾公汪乃造舟為梁,八十有六只,以接江之東西岸,且峙石洲于中,以繩其勢,根其址。凡三越月而就,名曰康濟橋!薄按疚趿,知州朱江建登瀛門,左掖三己亥堂,右掖南州奇觀。增石洲二,與舊為三。筑亭其上,東曰冰壺,西曰玉鑒,中曰小蓬萊!边@就是楊萬里當年所見的康濟橋,詩前的小序與“玉壺冰底臥青龍”等詩句,應是可與文獻相校證的實錄資料。
詩中一句“海邊樓閣海邊山”,即為讀者展示了當日潮州一派繁華秀麗的景象。大雨初晴(云竹初收),澄江如練,登上南州奇觀,美景盡收眼底,以致楊萬里禁不住要連聲贊嘆:“人間山水不須看!”由此也可知他在《揭陽道中》所說的“舊日潮州底處所?如今風物冠南方”二語,的確是由衷贊譽而不是空穴來風之溢美之辭。
玉壺,冰鑒、蓬萊,是前人想象中的海外仙山的名字。江中的三座橋墩,在煙波浩渺中教人聯(lián)想到海外的三座仙山,它們也已經(jīng)有了美妙的名稱,但眼前的奇觀美景,還沒有一個總名呢。該叫什么?就稱它為“小垂虹”吧!
垂虹,指的是江蘇吳江縣的垂虹橋。宋人錢公輔在《垂虹橋記》中形容它“隱然長虹,往來安若復道!薄短K州府志》載:“利往橋,俗呼長橋,又名垂虹橋”。該橋建于北宋慶歷八年(1048),橋上有一亭,平而方正,九脊飛檐,前后有拱門兩道通行人,匾曰“垂虹”故名。
垂虹橋所跨的吳淞江,風光綺麗,又盛產(chǎn)肉質(zhì)鮮美的鱸魚,故文人雅士常登橋游覽并留下很多詩文名篇。蘇舜欽稱“長橋跨空古未有”;大書法家米芾則有“玉破鱸魚霜破柑,垂虹秋色滿江南”之名句。
楊萬里對垂虹橋情有獨鐘,他曾經(jīng)“三年兩度過垂虹”,在橋上觀打魚、品鱸膾、試新茶。他厭倦勞形案牘、矯飾逢迎的官場生活。“江湖便是老生涯,佳處何妨且泊家”,《舟泊吳江》其中所反映的,正是他追求閑逸自在、回歸自然的心聲。因此,當他登上南州奇觀,面對如龍臥虹跨的康濟橋時,馬上就勾起對垂虹橋的眷戀之情!
中考 高考名著
常用成語
新學網(wǎng) Copyright (C) 2007-2018 版權所有 All Rights Reserved. 豫ICP備09006221號